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仿真假体视觉下基于视觉显著性计算模型的物体识别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3 11:41

  本文选题:视觉假体 切入点:仿真假体视觉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现今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老年黄斑色素变性的失明患者的视觉功能修复主要集中在视觉假体的研究。视觉假体通过对视觉神经系统进行电刺激,在视觉中枢产生光幻视,从而实现视觉功能修复。 物体识别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任务。而帮助盲人识别常见生活用品是视觉假体的主要功能之一。在现今,由于可植入微电极数的限制,假体植入者在日常室内生活场景下的物体识别率较低。目前视觉假体的研究热点之一就是寻找最佳的图像处理策略以优化有限分辨率下的光幻视阵列呈现的信息。适当的图像处理策略可以从摄像头获取的丰富的图像信息中提取出有用的视觉信息,并在低分辨率的限制条件下用最优的方式呈现给假体植入者。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基于视觉显著性计算模型的物体识别模型,引入Itti提出的基于视觉显著性的注意机制计算模型,通过FCM聚类算法确定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再对图像进一步分割处理(Grabcut)以提取出图像的前景,进而结合不同的图像处理策略将前景与背景重新组合,应用光幻视点呈现图像,提高图像的识别率。 实验结果表明,在65张随机采集的带背景的实验素材图像中,80%的图像通过Grabcut算法后可以达到良好分割的结果。32×32分辨率下,前景与背景分离的图像处理策略(8-4SP与BEE)的识别率显著高于DP组,特别是BEE策略在不理想分割的情况下的识别率仍然显著高于DP组。另外,,这两种前景与背景分离的图像处理策略下,被试能够准确描述出物体的比率显著地高于DP组。
[Abstract]:Nowadays, the repair of visual function in the blind patients with retinitis pigmentosa and senile macular pigmentosa mainly focuses on the visual prosthesis, which produces optical illusion in the visual center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visual nervous system. In order to achieve visual function repair. Object recognition is a common task in daily life. Helping blind people to identify common objects is one of the main functions of visual prostheses. The object recognition rate of prosthetic implants in daily indoor living scenes is low. At present,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visual prosthesis is to find the best image processing strategy to optimize 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by optical illusion array with limited resolution. Appropriate image processing strategies can extract useful visual information from the rich image information obtained by the camera, It is presented to prosthesis implants in an optimal manner under low resolution constraints. In this study, a bottom-up object recognition model based on visual salience computing model is proposed, and a visual salience based attention mechanism computing model proposed by Itti is introduced. The region of interest in the image is determined by FCM clustering algorithm. Then the image is further segmented and processed by Grabcut) to extract the foreground of the image, and then the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are recombined with different image processing strategies, and the image is presented with the optical viewpoint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the imag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80% of the 65 randomly collected experimental images with background can be segmented at a good resolution of .32 脳 32 by Grabcut algorithm.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image processing strategies (8-4SP and beep) separated from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P group, especially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BEE strategy is sti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P group when the segmentation is not ideal. Under these two image processing strategies, the ratio of accurately describing objec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P group.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18.1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亮;;不同级别乒乓球运动员感知觉能力与竞技水平的关系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李言俊,高阳;仿生技术及其应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刘伟,袁修干;视觉——目标拾取认知技术的研究及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景晓军,李剑锋,张苏慧,杨义先;图像智能化的目标检测技术(Ⅰ)——目标-背景视觉模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5 景晓军,李剑锋,张苏慧,杨义先;图像智能化的目标检测技术(Ⅱ)——数据流程与背景感知[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6 张春玲;邱振戈;;基于人类视觉特性的影像匹配策略[J];测绘通报;2006年09期

7 王玲;尧德中;;运动方向对深度运动知觉的影响——ERP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张学军;;决策者有限理性的心理根源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3期

9 董立娟;练秋生;;基于视觉显著性和视觉信息处理模型的特征提取方法[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1期

10 王群;何永强;周云川;;基于中值滤波和生物仿生学的图像增强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哲;;LSC-1型弱视增视治疗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龙生;视觉信息处理中注意机制计算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向遥;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处理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居家奇;照明光生物效应的光谱响应数字化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徐蔚;基于瞳孔收缩的非视觉感光系统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哲;基于初级视觉机制的图像编码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卓筠;自由立体图像深度图提取算法的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张巧荣;视觉注意计算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林克正;基于小波分析的焊缝图象处理与识别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

9 庾农;基于形态学理论的目标检测技术[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10 张华宁;语言认知功能的磁源成像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丽辉;SD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少次提取和神经元放电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钟伟;飞行技能形成规律的计算机仿真与验证[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冯水锋;超声检测图像处理和数据压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胡宁;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服饰平面广告[D];东华大学;2010年

5 崔有刚;仿生视网膜信息平行处理的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程丙寅;仿生脑初级视皮层超柱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凯;仿生脑V2视皮层超柱结构及若干工作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孟寒;仿生脑外侧膝状体模型及若干工作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江梅;基于生物视觉感知模型的目标识别[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董静远;复杂背景下的手势分割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60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560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4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