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纳米颗粒的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黑色素纳米颗粒 切入点:特性 出处:《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7年06期
【摘要】:黑色素纳米颗粒除了具备黑色素固有的优良性质如金属离子螯合性、光热转换性等之外,还具有高分散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且易于表面改性或负载功能性物质来增强性能,从而用于靶向特定部位和治疗疾病。本文对黑色素纳米颗粒的特性、制备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其应用提供参考,为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In addition to the inherent excellent properties of melanin, such as metal ion chelation,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and so on, melanin nanoparticles also have high dispersion stability,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It is easy to surface modify or load functional substance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thus targeting specific sites and treating diseases.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elanin nanoparticles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elanin nanoparticle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actice in biological and medical fields.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40311008-7) 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FCM201603)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2012021027-3,2014021027-3)
【分类号】:R318.08;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飞;一维氧化钨纳米材料无催化剂生长的原位透射电镜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刘敬东;铜纳米颗粒合成及其低温烧结互连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3 潘金彬;生物活性蛋白导向简易构建新型高效安全的纳米探针用于肿瘤的诊疗[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4 戴清源;基于乳清分离蛋白修饰的低环境敏感型纳米颗粒构建与稳定机制[D];江南大学;2017年
5 赵婕;基于单根金属氧化物一维微/纳米线的双电极结构器件的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6 吴捷;PET基材纳米吸墨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7 刘方;纳米颗粒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8 袁文涛;外场环境下纳米晶表面行为的原位电子显微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9 严冰;CuO纳米结构的形貌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10 刘旭松;锗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秀娟;金纳米簇的合成与性质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7年
2 孙怡文;铜锌锡硫纳米结构的制备、相变与光电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3 朱笑天;金纳米棒的制备与修饰及其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7年
4 刘晓慧;硅表面纳米结构设计与计算[D];青岛大学;2017年
5 张杏;纳米尺度下离子液体水滴电润湿行为的分子模拟计算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6 崔行恒;磁性元素掺杂氧化铟锡纳米结构的制备与物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7 赵鹏飞;二氧化硅纳米棒的制备、荧光功能化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8 任健;面向太阳能燃料制备的纳米异质结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9 胡倩;浸润性可调的纳米ZnO表面蛋白吸附规律及其在蛋白分离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10 葛亮皓;零维纳米光电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青岛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700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700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