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微弧氧化处理Ti6Al4V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4 05:33

  本文选题:微弧氧化 + 钛合金 ; 参考:《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与背景:钛及钛合金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历史久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植入人体内代替关节、牙齿等硬组织结构。但钛和钛合金表面生物活性较低,骨整合能力较差。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是近年来材料表面改建的热点,是在电化学、热化学、等离子体化学法的共同作用下,在材料表面生成陶瓷膜层并与基底材料冶金结合的方法,工艺相对简单,适合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通过微弧氧化法在Ti6Al4V表面直接生成多孔粗糙的生物陶瓷膜,膜层内含有大量羟基磷灰石,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ALP是成骨细胞早期分化的重要的标志性酶,代表成骨分化的开始。SP7是在早期成骨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有诱导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有调控相关基因转录的作用。SP7能调控COLL-I、OPN等相关的成骨因子。成骨因子COLL-I、OPN、OCN都是与成骨矿化密切相关的因子。COLL-I是骨组织的主要结构蛋白,在诱导骨形成中起作用。OPN是成骨细胞分化的重要标志,OCN是骨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成骨细胞成骨的唯一特异化决定因素,其基因调节需在胶原合成的基础上进行,这些因子都与成骨细胞分化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一步微弧氧化法在Ti6Al4V表面生成生物膜层,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评价生物相容性、同时观察ALP、SP7、COLL-I、OPN、OCN等因子的表达情况,对膜层的生物活性进行初步评价。实验方法:1.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一步法微弧氧化技术,在Ti6Al4V表面生成含有羟基磷灰石的生物膜层。2.通过扫描电镜检测材料的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仪对表面进行晶相分析。3.微弧氧化改建后的表面材料提取浸提液与成骨细胞共同培养,CCK-8实验测定材料的细胞毒性。4.实验组是通过微弧氧化处理的Ti6Al4V,对照两组分别为未处理的Ti6Al4V和喷砂酸蚀处理的Ti6Al4V。三组分别与成骨细胞共同培养,分别测定细胞增殖、ALP活性以及Real-Time PCR法测定SP7、COLL-I、OPN、OCN的m RNA相对表达情况。实验结果:1.表面特征:材料表面呈火山口样结构,膜层表面有一定数量的陶瓷烧结颗粒,这些陶瓷小颗粒主要分布在膜层的小孔内壁上,其中羟基磷灰石是主要成分。2.微弧氧化改建后的表面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表示对细胞生长无毒性。3.三组材料的细胞增殖结果表明经微弧氧化处理的Ti6Al4V的细胞增殖率高于其他两组,而未处理的Ti6Al4V表面细胞增殖表现较差;三组材料表面细胞内的ALP结果表明经微弧氧化处理的Ti6Al4V细胞内ALP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未处理的Ti6Al4V表面细胞内ALP的活性较差;RT-PCR结果表明经微弧氧化处理的Ti6Al4V表面细胞的SP7、COLL-I、OPN、OCN的m RNA相对表达均高于其他两组,而未处理的表面m RNA相对表达量较小。结论:1.本研究采用一步微弧氧化法在Ti6Al4V表面直接生成多孔的生物陶瓷膜,膜层表面为火山口样形貌,主要成份为羟基磷灰石。2.通过微弧氧化法在Ti6Al4V表面生成的陶瓷膜对成骨细胞的生长无毒性作用,符合GB/T 16886.12-2005标准,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3.与未处理的Ti6Al4V、喷砂酸蚀的Ti6Al4V表面相比,微弧氧化处理的Ti6Al4V表面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增殖。三种表面的ALP活性检测、Real-Time PCR检测四种成骨相关基因SP7、COLL-I、OPN、OCN的结果提示,通过微弧氧化法在Ti6Al4V表面生成的膜层对成骨细胞分化较好,有相对较好的生物活性。
[Abstract]:In this study , we used one - step micro - arc oxidation to study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osteoblasts .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 1 . Surface features :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has a crater - like structure , and the surface of the membrane layer has a certain quantity of ceramic sintered particles .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activity of ALP in the surface cells of Al4V treated by micro - arc oxida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groups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领洲;张玉梅;魏艳萍;李健学;;近β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处理对成骨细胞早期行为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李健学;张玉梅;赵铱民;;钛微弧氧化处理后的抗菌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蒋百灵;;轻合金微弧氧化处理的产业化现状与展望[A];首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论文集[C];2002年

2 张伟;杜克勤;严川伟;;微弧氧化处理纯钛表面生物活性陶瓷膜的电化学行为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3 郭洪飞;徐莘;霍慧彬;安茂忠;;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处理及其耐蚀性研究[A];2004年全国电子电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江宁;纯钛表面微弧氧化处理对人牙龈上皮细胞及变形链球菌早期行为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2 李健学;卤素在钛经皮植入种植体表面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夏振翔;镍钛合金表面三氧化二铝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鞠昊;微弧氧化处理Ti6Al4V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3 张勇;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耐蚀性及疲劳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陈凯敏;Q235钢表面电镀铝层微弧氧化处理后的组织结构和性能[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5 胡冬生;高强铝合金复合温挤压成形与微弧氧化处理工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夏永平;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及膜层组织和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47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747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2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