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编码微载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发布时间:2018-05-01 21:07

  本文选题:编码微载体 + 编码策略 ; 参考:《化学进展》2017年10期


【摘要】:高通量分析技术在生物检测、药物递送、材料评估和防伪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这些应用通常依赖于多元分析来实现。编码微载体技术为多元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策略。编码微载体通过赋予不同微载体不同编码信息来实现编码,编码方式通常为图形编码、光学编码等的一种或多种,并通过每个微载体编码信息的不同来实现对生物分子、细胞和材料的区分和检测。本文总结了编码微载体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微载体常用的编码策略,并重点阐述了基于编码微载体的分析技术在多元检测、细胞培养与捕获、药物评估、药物递送和防伪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我们总结了编码微载体的优缺点,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Abstract]:High-throughput analytical techniques 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biological detection, drug delivery, material evaluation and anti-counterfeiting. These applications usually rely 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Coding microcarrier technology provides a feasible strategy for multivariate analysis. Coding microcarriers encode by giving different coding information to different microcarriers, usually one or more of the graphic coding, optical coding, and so on, and through the different encoding information of each microcarrier to achieve the biological molecules. Differentiation and detection of cells and material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coded microcarriers, introduces the common coding strategies of microcarriers,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technology based on coded microcarriers in multivariate detection, cell culture and capture, drug evaluation. Drug delivery and anti-counterfeiting applications. Finally, we summari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ding microcarriers and prospect their development prospects.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市环境与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1473029,51522302) NSAF基金项目(No.U1530260) 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资助~~
【分类号】:R3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圣,陈西广,刘晨光,刘万顺,郎刚华;甲壳质及其衍生物作为贴壁依赖性动物细胞生长微载体的研究现状[J];海洋科学;2000年10期

2 房青;徐波;徐梅;向青;李红艳;陈志华;赵天德;唐劲天;;细胞太空无源搭载装置中的微载体技术初步研究[J];科技导报;2007年01期

3 马萧;杨春;庄逢源;;壁式慢回转培养器中的微载体运动特点[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0年06期

4 李志强,王妍,官桂范,李云富,张兴义,叶世德;微载体再生的研究[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4年03期

5 吴晨;潘继伦;包志明;俞耀庭;;微载体糖基化修饰及培养基中添加果糖对大鼠原代肝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6年05期

6 周倩;周燕;叶朝阳;谭文松;;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微载体动态培养体系中的扩增和成骨诱导分化[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7 朱德厚;陈尊器;陈瑞铭;;微载体大量培养动物细胞的实验研究[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2年02期

8 乐威,叶林柏,张捷,刘静;微载体灌注培养制备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J];中国病毒学;2004年04期

9 徐殿胜,王国政,顾小华,俞俊棠;Vero细胞在微载体上的附着研究[J];生物工程进展;1988年04期

10 韩宝三;沈柏用;彭承宏;施敏敏;程东峰;王小明;王兆海;周光文;李宏为;;微载体cytodex 3大量扩增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初步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董树沛;;大规模微载体系统细胞培养[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2 鞠智好;刘天庆;崔占峰;马学虎;;微载体颗粒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的运动与受力分析[A];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孙李靖;周炜清;王佳兴;马光辉;苏志国;;魔芋葡甘聚糖微载体的制备及其在贴壁细胞培养中的应用[A];生物颗粒与粉体制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晨;潘继伦;包志明;俞耀庭;;果糖对大鼠原代肝细胞体外培养作用的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路菊;陶忠芬;黄文琪;可金星;;Cytodex-3微载体负载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与观察[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刘守信;王忆娟;房喻;金岩;姜宇;黄沙;;作为细胞微载体的明胶微球的化学交联、光交联和热交联的评价[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功能高分子科学前沿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洪奕;可注射性聚乳酸细胞微载体/壳聚糖水凝胶复合支架的构建[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31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831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3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