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载NGF海藻酸凝胶-聚乳酸复合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5 15:11

  本文选题:神经导管 + 面神经缺损 ; 参考:《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4年02期


【摘要】:目的观察载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s,NGF)海藻酸凝胶-聚乳酸复合导管修复面神经缺损的作用。方法建立白兔面神经缺损模型,将面神经断端植入制备好的载NGF海藻酸凝胶-聚乳酸复合导管内2 mm,使面神经两断端之间距离为10 mm,将导管两端与神经固定缝合皮肤。再随机将12只大白兔分为术后4、8、12周组。实验结束后切开大白兔面神经吻合部位,选取神经导管近、中和远端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神经生长及导管降解情况。结果实验白兔手术伤口Ⅰ期愈合,无局部坏死、移植物排出及全身不良反应。术后4周导管壁有巨噬细胞浸润,导管近端雪旺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新生小血管丰富;8周可见导管壁变薄,有成纤维细胞附着,巨噬细胞浸润,导管内有神经束样结构,束间纤维分隔,外层纤维包膜增厚,新生小血管减少;12周可见神经导管壁进一步分解,胶原纤维增生,导管内神经纤维结构接近正常,轴突样结构增粗,外层纤维包膜变薄。结论载NGF海藻酸凝胶-聚乳酸复合导管能较好的引导面神经再生,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erve growth factors (NGF) alginate gel and polylactic acid compound catheter on the repair of facial nerve defect. Methods a rabbit facial nerve defect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broken end of the facial nerve was implanted into the prepared NGF alginate gel - polylactic acid compound catheter, 2 mm,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facial nerve was 10 mm. At the end of the catheter, the skin was sutured with the nerve. 12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12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 facial nerve anastomosis site was cut through the rabbits. The nerve conduit was selected and the distal tissue was stained with HE, and the nerve growth and catheter degradation were observed. 4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catheter wall was infiltrated by macrophages,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ductus Schwann cells, fibroblasts proliferated, the newborn small blood vessels were rich, and the catheter wall was thinner in the 8 week, the fibroblasts were attached, the macrophages were infiltrated, the intraductal fiber was separated, the outer fibers were thickened, and the outer fibrous capsule thickened. The decrease of the small vessels, the further decomposition of the nerve conduit wall, the proliferation of collagen fibers, the near normal nerve fiber structure in the catheter, the thickening of the axon like structure and the thinning of the outer fibrous capsule in 12 weeks. Conclusion the NGF alginate gel - polylactic acid compound catheter can guide the rebirth of the facial nerve better and have good histocompatibility.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基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A2010350)
【分类号】:R318.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施勇;周梁;田洁;汪洋;;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神经导管修复大鼠面神经缺损的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束明阳;刘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颅颌面修复重建中的应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6期

2 施勇;周梁;田洁;汪洋;;RNA干扰神经干细胞中NgR基因的表达修复大鼠面神经缺损的体外实验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年10期

3 Huawei Liu;Weisheng Wen;Min Hu;Wenting Bi;Lijie Chen;Sanxia Liu;Peng Chen;Xinying Tan;;Chitosan conduits combined with nerve growth factor microspheres repair facial nerve defects[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3年33期

4 Xiangdang Liang;Hongfei Cai;Yongyu Hao;Geng Sun;Yaoyao Song;Wen Chen;;Sciatic nerve repair using adhesive bonding and a modified conduit[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4年06期

5 夏思文;陈世彩;黄益灯;李孟;李晓雨;郑宏良;;不同浓度的GDNF对运动神经元诱向生长作用的研究[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4年01期

6 汤育森;李强;齐鹏;练克俭;;强的松龙纳米微球缓释膜的生物安全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51期

7 Ana Maria Blanco Martinez;Camila de Oliveira Goulart;Bruna dos Santos Ramalho;Júlia Teixeira Oliveira;Fernanda Martins Almeida;;WJSC 6~(th) Anniversary Special Issues(2):Mesenchymal stem cells Neurotrauma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eatment:From experimental studies to clinical trials[J];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汤欣;组织工程化神经的体外构建及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汪海滨;成年小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3 Elkhalifa Mahjoub Elkhalifa Ahmed;植入羊膜上皮细胞的化学去细胞肌肉组织工程支架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机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任明明;联合应用IGF-1与b FGF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孙翔;预制神经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影响的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3 马富凯;胶原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胶原支架促进坐骨神经横断伤修复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董文;含石墨烯纳米纤维在神经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宝凤;董明敏;任秀花;;豚鼠神经干细胞修复兔面神经缺损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3期

2 施勇;周梁;田洁;汪洋;;携带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转染[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强;莫秀梅;范存义;;神经导管研究与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年07期

2 高振;王华;罗晓婷;;神经导管生物材料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31期

3 张万里;王伟;;甲壳素类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47期

4 唐杰;胡静;戚孟春;赵强;;常规静脉与内翻静脉移植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对比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6年05期

5 杨华林;;神经导管生物材料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实验[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29期

6 余畅;邱彤;严琼娇;殷义霞;李世普;;PNGF复合材料对PC12细胞GAP43和β-TubulinⅡ基因的调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张炜;闫玉华;;组织工程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7年05期

8 张森林,孟昭业,寿柏泉,许建辉,杨震,马捷;神经生长因子几丁质管促进兔面神经再生[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0年01期

9 朱庆棠,朱家恺,程钢;人工神经的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0年06期

10 张俊锋,张佩华,王文祖;编织型神经再生导管的研制[J];产业用纺织品;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刘文广;May Griffith;;基于重组人胶原构建角膜替代物[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2 姜国华;黄建华;刘忠敏;;~(125)I-NGF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过程[A];第四届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元;王琦;;外源性NGF对骨愈合中骨密度及力学强度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世普;;生物医用复合材料诱导神经组织生长的机理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王光林;吴辉;;联合静电纺丝法和转筒接收法制备PLGA—胶原—丝素纳米神经导管[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邵梅玲;杨庆;沈新元;;有序PHBV/PCL纳米纤维支架及神经导管的研制[A];2011年第十一届上海地区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进展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李士;曾晗冰;徐华梓;李万里;;改良法制备神经生长因子微球及其体外释药研究[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赵文;朱亚琴;孙坚;郑家伟;蒋欣泉;张志愿;;碳纳米管增强型几丁糖/胶原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张润;;生长因子控释载体的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刘海英;美开发神经修复新型复合材料[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徐瑞哲;虾蟹壳变身多功能生物材料[N];解放日报;2009年

3 记者 戴丽昕;虾皮蟹壳皆有用[N];上海科技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董立万;甲壳素开发医用前景广阔[N];中国海洋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晨;静电纺管状支架的制备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3年

2 肖裕华;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胡应乾;组织工程材料制备、支架构建与评价的若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曹正兵;丝素蛋白自组装行为及其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锋;静电纺丝构建蚕丝蛋白基支架及其应用于神经修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阎作勤;ABBS修饰纳米纤维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志涛;RGD复合材料神经生长因子缓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蒋华军;不同浓度FK506对雪旺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3 郭超;组织诱导性神经导管的构建与功能评价[D];兰州大学;2010年

4 张哲;组织工程周围神经的构建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吕运转;编织型神经再生导管孔隙率的表征及对神经导管性能的影响[D];东华大学;2008年

6 周佳;复合BMSCs的经等离子体处理PLGA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初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高娟;聚已内酯/壳聚糖神经导管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郑磊;壳聚糖神经导管及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余畅;PRGD/PDLLA/β-TCP/NGF复合材料对PC12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调控[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朝中;PDLLA/β-TCP/PRGD/NGF复合材料诱导PC12细胞ERK1/2蛋白磷酸化表达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92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892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9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