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医用镁合金激光熔覆羟基磷灰石涂层生物相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4 11:45

  本文选题:医用镁合金 + 羟基磷灰石涂层 ; 参考:《应用激光》2014年06期


【摘要】:为提高医用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镁合金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生物陶瓷涂层。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羟基磷灰石涂层与基体镁合金呈牢固的冶金结合,涂层相组成为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的HA和Ca3(PO4)2(β-TCP);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涂层的凝血酶原(PT)时间约为19.508s,而镁合金的PT值约为11.025s,涂层的抗凝血性能远远高于镁合金;细胞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成骨细胞呈长条形和多角形均匀地铺在HA涂层表面,多见成群聚集状,这表明所制备的HA涂层是适宜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材料,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medical magnesium alloys, hydroxyapatite (HA) bioceramic coatings were prepared on magnesium alloys by laser cladd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pared hydroxyapatite coating has a strong metallurgical bond with magnesium alloy, and the coating phase consists of HA and Ca _ 3PO _ 4C _ 2 (尾 -TCPO _ 2) with good biocompatibility. The PTT time of the coating was about 19.508s, and the PT value of magnesium alloy was about 11.025s. the anticoagulant property of the coating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magnesium alloy, and the results of cell culture showed that the osteoblasts were evenly coated with HA coating in long and polygonal shapes. The HA coating is suitable for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osteoblasts and has good cytocompatibility.
【作者单位】: 东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
【基金】:东北电力大学青年学术骨干科研促进计划项目
【分类号】:TG174.4;R318.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温波,黄颖,徐勇忠;氧化铝生物陶瓷骨细胞相容性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2 张雅静;张丹;习小慧;贾海龙;;AZ31仿生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3 贾理男;梁成浩;黄乃宝;段峰;;镁基羟基磷灰石/微弧氧化层制备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13年01期

4 顾艳红;宁成云;赵杰;刘淑晶;窦艳涛;熊文名;;AZ31镁合金微弧氧化涂层在仿生液中的腐蚀抑制机理[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3年05期

5 李涛;张海龙;何勇;张金玲;王西涛;;生物医用镁合金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13年20期

6 赵萍;赵冬梅;孙康宁;任学华;王峰;储新宏;;碳纤维/碳纳米管增强磷酸钙生物复合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10期

7 郑玉峰;顾雪楠;李楠;周维瑞;;生物可降解镁合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材料进展;2011年04期

8 秦海明;陈渝宁;宋福林;崔彤;管仁国;;新型羟基磷灰石涂层镁合金生物学毒性及相容性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波,黄颖,徐勇忠;氧化钛生物陶瓷骨细胞相容性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3期

2 裔婷婷;;动物丝蛋白及高聚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上的应用[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3 高家诚;胡德;宋长江;;医用镁合金降解及其对人体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2年19期

4 吕一鸣;柴益民;韩培;嵇伟平;;生物可降解镁合金作为骨科植入物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2年05期

5 张雅静;左丽静;邢晓乐;王帆;;Mg-Zn-Ca合金的性能及降解速率控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7期

6 赵虹;刘西伟;侯理达;Sergey PAVLINICH;李新林;李珍;李莉;;医用镁合金生物降解行为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19期

7 郭光辉;江静华;马爱斌;宋丹;何青;;等通道转角挤压制备超细晶镁合金腐蚀行为研究进展[J];腐蚀与防护;2014年05期

8 贾理男;梁成浩;段峰;黄乃宝;;微弧氧化/溶胶-凝胶法制备镁基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及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4年14期

9 黄凯;蔡舒;任萌果;王雪欣;张睿悦;;镁合金表面介孔45S5生物玻璃陶瓷涂层的制备及体外降解性能[J];硅酸盐学报;2014年07期

10 鲁闯;朱利萍;王志锋;亢彪;;镁合金抑弧氧化膜层的结构及性能研究[J];表面技术;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妍;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工艺及成膜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张彬;微波场中氢氧化铝煅烧工艺及氧化铝晶型转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3 肖星;镁合金(AZ60)Ca-P涂层的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李艳辉;微纳米结构氧化铝粉体合成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程咏卉;不同金属基底与纳米陶瓷结合强度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2 巢f:轩;水溶液沉淀法制备超细球形氧化铝的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沈银环;不同喷砂粒度对纳米陶瓷与普通陶瓷金瓷结合强度影响的对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4 郑自芹;模拟体液环境下TZNT钛合金微磨粒磨损研究[D];重庆工学院;2008年

5 朱梅琴;超细氧化铝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6 刘冬;新型多孔生物活性玻璃修复羊腔隙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淑芬,张先锋,蒋百灵;溶液电导率对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J];材料保护;2004年04期

2 赵晴;章志友;刘月娥;;电流密度对MB8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J];材料保护;2008年09期

3 耿芳;谭丽丽;张炳春;郑丰;杨柯;;多孔镁作为新型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探索[J];材料导报;2007年05期

4 袁青领;阎钧;郑起;;可降解镁合金材料的研究新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05期

5 刘通;张永君;;医用镁合金降解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21期

6 丁雨田;郭兵;胡勇;纪国庆;柴利强;;医用Mg-Zn-Ca-Mn合金在PBS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J];材料导报;2012年06期

7 ;Study on β-TCP Coated Porous Mg as a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 Material[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9年01期

8 梁芳慧,王克光,周廉;预钙化处理后的钛表面磷灰石涂层的形成[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4期

9 高家诚,李龙川,王勇,乔丽英;表面改性纯镁的细胞毒性和溶血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06期

10 郭磊;刘魁;张世亮;黄晶晶;谭丽丽;杨柯;;氧化镁膜AZ31B镁合金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彤;崔欣;侯雨;张琳;杨梅;;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J];应用化工;2013年05期

2 ;《制备导管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J];橡胶译丛;1989年04期

3 姚秀;;生物相容性树脂[J];聚氨酯工业;1990年03期

4 刘起秀,张桂环;关于碳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J];碳素;1993年01期

5 曹跃进;;美国展出耐磨的生物相容性合金[J];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93年03期

6 邹健梧,周兴泰,,战德松,杨彦昌;i-C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应用前景[J];炭素技术;1995年05期

7 战德松,杨彦昌,周兴泰,邹健梧;钛表面涂覆类金刚石碳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材料研究学报;1999年04期

8 王卫民,李佐臣,那晓菲,唐农轩,阮狄克;外科植入物用Ti-5Al-2.5Fe合金的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J];稀有金属快报;2004年01期

9 王亮;陈红;宋巍;吴仲岿;王艺峰;;有机硅弹性体表面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7年10期

10 李宁;张琦;张庆庆;宋琴;齐琳;王龙;唐明亮;靳刚;程国胜;;双亲性氧化石墨烯的合成及生物相容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潂鹏;向慧玲;李亚静;吕晓龙;;聚偏氟乙烯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建琴;刘振;;聚烯烃中空纤维膜生物相容性改性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3 张鹏;苏佳灿;许硕贵;;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表面改性对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A];2008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彭灿;胡杰;袁磊;柯鹏;许佳;赵品;;比较不同鼠龄来源的脱细胞真皮的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年7月第31卷第4期[C];2013年

5 匡晔;赵智平;徐赛龙;;静电纺丝法制备水滑石复合纤维薄膜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李箭;陈莹;;不同表面形状的可吸收材料在兔肌肉中的早期生物相容性研究[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杨苹 ;周红芳 ;冷永祥 ;王进 ;陈俊英 ;万国江 ;孙鸿 ;黄楠;;非晶碳膜的表面润湿性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8 吴汉江;张文斌;姚本栈;胡广伟;周艺群;张文斌;;脱细胞牛心包引导骨再生膜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降解性研究[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弋峰;陆建巍;郭朝霞;于建;;可溶性鸡蛋壳膜蛋白共混改性及其复合膜生物相容性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小红;;Ⅱ型胶原基质海绵和基质膜的材料特性与生物相容性比较[A];第九届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徐铮奎 编译;研发植入新材料应关注生物相容性[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徐铮奎;医疗器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沈颖 苏京平;北京友谊医院推出评价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实习生 范圆圆;人类未来会不会变成“芯片人”?[N];科技日报;2013年

5 沈颖;准确掌握血液透析[N];北京日报;2000年

6 通讯员 周兴龙 韦承金 记者 冯国梧;新型水凝胶能包裹和缓释各类药物[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勃;两性离子嵌段共聚物结构设计、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翁晓军;多孔钛铌合金表征及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李泳;多孔钛铌合金的表征、生物相容性及在缺损性植骨中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赵之明;新型人工肝材料—丙烯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刘金成;新型聚氨酯材料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研制及生物相容性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6 韩平;兔膀胱细胞外基质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周康;可携式人工泵肺的生物相容性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8 干德康;巩膜内型人工视觉假体的开发可行性、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刘军;国产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生物相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嫦君;干眼症缓释泪道栓设计关键技术及其相关性能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林静;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孟祥翔;阶跃式微弧氧化镁合金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3 刘魁;HAP/AZ31B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4 夏学颖;异种肌腱基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5 梁延省;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3-羟基己酸)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6 陈紫谦;氨基酸/磷酸钙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丽;红粘土/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生物稳定性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王海涛;生物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程海霞;医疗器械的细胞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李强;砭石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28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928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1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