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循环加载下关节软骨的棘轮应变及理论预测

发布时间:2018-06-02 08:01

  本文选题:关节软骨 + 循环压缩 ; 参考:《医用生物力学》2017年03期


【摘要】:目的获得不同加载条件下关节软骨的棘轮应变,建立预测棘轮应变的理论模型,并对软骨的棘轮应变进行预测。方法将猪股骨远端滑车部的新鲜关节软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接触式数字图像技术,测试循环压缩载荷下关节软骨的棘轮应变;建立预测棘轮应变的理论模型,对不同应力幅值和加载率下软骨的棘轮应变进行预测,并比较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结果随循环圈数的增加,软骨的棘轮应变先快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定加载率下,软骨的棘轮应变随应力幅值的增大而增大;定应力幅值下,棘轮应变随加载率的增大而减小。实验结果与建立的理论模型预测结果吻合良好。结论关节软骨的棘轮应变与应力幅值成正比,与加载率成反比。建立的理论模型可以预测软骨的棘轮行为,同时为组织工程软骨的构造提供指导。
[Abstract]:Objective to obtain the ratchet strain of articular cartilage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and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model to predict the ratchet strain and predict the ratchet strain of articular cartilage. Methods the fresh articular cartilage of the distal femoral trochlear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atchet strain of articular cartilage under cyclic compression load was measured by non-contact digital image technique, and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ratchet strain was established. The ratchet strain of cartilage under different stress amplitude and loading rate was predicted, and the predict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sults with the increase of cycle number, the ratchet strain of cartilage first increases rapidly and then tends to stabilize; at constant loading rate, the ratchet strai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ess amplitude, and under constant stress amplitude, ratchet strai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loading rat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edicted results of the established theoretical model. Conclusion the ratchet strain of articular cartilag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tress amplitude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loading rate. The theoretical model can predict the ratchet behavior of cartilage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issue engineered cartilage.
【作者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市先进机电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572222,11432016)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JCYBJC28400)
【分类号】:R318.01;R68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序全;转化生长因子-β与关节软骨[J];重庆医学;2005年07期

2 刘玉刚;初同伟;周跃;钱奕明;付建军;;幼年新西兰白兔损伤关节软骨再生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分析[J];重庆医学;2008年10期

3 王祖玉;蒋青;;运动对关节软骨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4 李德达,李世民,尚天裕;关节软骨愈合和再生研究的现代进展(二)[J];中国骨伤;2001年09期

5 张洪斌;关节软骨的损伤与修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2期

6 朱宝林,亓建洪,于连祥;关节软骨磁共振研究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王序全,李起鸿,许建中,周强;兔肢体缓慢牵伸延长对相邻关节软骨代谢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5期

8 陈崇伟,卫小春;关节软骨浅表层的透射电镜观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谭琪;田清业;;关节软骨冷冻保存异体移植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年14期

10 何斌;史晨辉;王永明;蒋新忠;孙建华;石辉;;关节软骨破坏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声宇;左汝铎;钱玲玲;王克宁;;关节软骨的立体结构研究[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鲍岩;张春秋;刘海英;李江;张述卿;;压缩载荷下关节软骨修复区机械力学特性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3 邢时通;王丹;石麒麟;武中庆;钟建明;;平衡消肿灌洗液对关节软骨影响的实验研究[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尹建华;肖芝燕;;关节软骨主成分的红外光谱学分析及表征[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5 夏军;俞永林;杨丰建;任志伟;乔健;王静;;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2抑制对家兔关节软骨保护作用的研究[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桑伟林;马金忠;;骨缺损修复后关节软骨的形态学研究[A];第二届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研讨会暨上颈椎伤病新理论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玉主;刘海英;门玉涛;高丽兰;张春秋;;探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用于关节软骨实验时边界效应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马志坤;傅志俭;;医用臭氧对兔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郭治平;刘金丰;肖梦强;;关节软骨MRI进展[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10 梁碧玲;宋玲玲;;关节软骨MR生理成像[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专家: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 张一民 记者 李鹏;长时间玩手机磨平关节软骨?[N];北京科技报;2012年

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 李儒军 林剑浩;关节软骨 拿什么修复你[N];健康报;2014年

3 钱毅;个体化人工关节软骨用于临床[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吴玲娟;快给关节软骨“减负”[N];保健时报;2005年

5 黄遂柱;半月板损伤 关节软骨“遭殃”[N];家庭医生报;2006年

6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教授 赵金忠;中老年朋友如何保护您的膝关节[N];家庭医生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自维;力生长因子参与兔关节软骨原位再生修复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陈凯;仿生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生物摩擦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杨朝湘;猪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的3.0T磁共振T1ρ和T2 mapping成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哲;优化递送FGF2促进关节软骨修复的基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5 冬冬;膝骨关节炎MRI半定量评估及软骨T2 mapping、T1ρ定量成像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孙安玉;关节软骨生物力学特性的超声测量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7 包家鹏;Vaspin在骨性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黄恺;脱氢表雄酮对兔骨关节炎关节软骨形态学改善作用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刘军;人原发性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10 陈延文;炎性关节软骨及正常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韬;滚压载荷下软骨传质行为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寇博;核磁共振T2-star-mapping成像软骨定量分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翱翔;温度敏感性瞬时受体通道M4在人类膝关节软骨退变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梁青福;关节软骨下骨缺损植入不同填充物对关节软骨早期组织形态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5 贾昊若;上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对维持表层关节软骨及抑制骨关节炎进展的作用[D];石河子大学;2016年

6 金梅;正常踝关节软骨厚度的低场MRI测量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7 钟立森;磁共振成像对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后移植软骨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8 杨绿林;核磁共振T2-star-mapping成像软骨定量分析与γ-glutamyl carboxylase在膝骨性关节炎病情评估中的相关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9 徐立岩;制动和PTH对动物关节软骨自我修复能力的影响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10 张学喜;关节软骨的红外光谱显微成像及偏最小二乘法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68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968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7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