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基于磁声电耦合的电导率测量实验系统

发布时间:2018-06-06 23:18

  本文选题: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 + 超声波 ; 参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年06期


【摘要】:为了验证磁声电非接触式电导率成像检测方法,研制了一种基于电磁场和声场耦合效应的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实验系统。论述了电磁场和超声波耦合的基本原理,设计并实现了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实验系统。针对激励脉冲干扰强、信号微弱的特点,研制了微弱电磁信号检测系统和屏蔽式电磁检测实验平台,同时还研制了高压、窄脉冲超声激励源。将8种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制成不同电导率的明胶仿体,利用上述自制实验平台对其进行了磁-声-电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实验,测量结果与标定电导率基本吻合。利用磁声电效应对低电导率仿体进行了非接触式测量实验,验证了其在生物组织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方面的有效性。
[Abstract]:A non-contact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coupling 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sound field was developed to verify the method of magneto-acoustoelectric non-contact conductivity imag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electromagnetic and ultrasonic coupling is discussed, and a contactles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system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interference and weak signal of excitation pulse, a weak electromagnetic signal detection system and an experimental platform of shielded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are developed. At the same time, a high-voltage and narrow-pulse ultrasonic excitation source is also developed. Gelatin replicas with different conductivities were prepared from 8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The magnetic-acoustic-electric non-contact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self-made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the measured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alibrated conductivity. A non-contact measuremen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imitating body with low conductivity by magnetoacoustoelectric effect, which proved its effectiveness in the measurement of non-contact conductivity of biological tissue.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40151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改革项目(JY-B201247)
【分类号】:R3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亮;刘国强;夏慧;刘宇;陆敏华;;Conductivity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for magneto acousto electrical tomography with piston transducer in scan mode[J];Chinese Physics B;201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霜;刘国强;夏慧;李士强;黄欣;李艳红;;三维磁声电成像技术的仿真分析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4年03期

2 夏慧;刘国强;郭亮;黄欣;陈晶;;二维磁声电图像重建及成像影响因素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3 郭亮;刘国强;夏慧;刘宇;陆敏华;;Conductivity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for magneto acousto electrical tomography with piston transducer in scan mode[J];Chinese Physics B;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顺起;基于频域的磁声耦合成像方法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房大伟;磁感应磁声纳米传感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伟军;王秀明;张海澜;;倾斜地层中的井孔声场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2 LIU GuoQiang;HUANG Xin;XIA Hui;WU ShiZeng;;Magnetoacoustic tomography with current injection[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3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鼎兴;胡良;李成毅;;血液净化装置电导率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J];中国医学装备;2010年06期

2 王聪,秦明新,董秀珍,尤富生,李世俊;磁感应方式电导率测量基础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3 秦明新,焦李成,李世俊,王聪,吕华,董秀珍;MIT单通道测量的电磁关系及脑组织电导率测量参数计算[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1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毕延;谭华;经福谦;;冲击压缩下铁的高压电导率测量[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2 金莉;;铝合金圆棒、管材电导率的曲率修正[A];陕西省第九届无损检测年会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小刚;黄晓葛;白武明;;高温高压下矿物岩石电导率的实验研究进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杨丽珍;郝燕萍;杨莉;周震;;溶胶系统中固体颗粒大小的变化对溶胶电导率影响[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茆越;茆金祥;;酸雨观测异常数据的试验分析和处理[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山川;双频正弦信号电导率测量仪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效玮;智能电导率测量系统的研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苏瑞东;基于电涡流法的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测量系统研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叶泓;低电导率标准溶液的研制[D];天津大学;2012年

5 俞宏波;以电导率测量为核心的多参数水质检测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吴元亮;基于双频测定法的水电导率仪研制[D];苏州大学;2009年

7 纪灿萌;甜菜含糖量检测中AlCl_3溶液浓度与温度的检测与控制[D];东北大学;2010年

8 黑吉昌;基于FPGA的磁感应式电导率测量系统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9 向波荣;工业电导率测试系统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兰敬辉;溶液电导率测量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88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988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3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