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可负载并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高分子微球与复合三维支架的制备及成骨分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5 05:55

  本文选题:骨组织工程 + 骨形态发生蛋白 ; 参考:《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目前,骨缺损是常见临床病症,其传统的治疗方法,如骨移植存在大量的问题,譬如供体来源有限、潜在的并发症,尤其是对于大段骨缺损的修复。组织工程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改变了骨缺损修复的传统模式,改善了传统疗法的缺点,有望成为解决临床上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手段。骨组织工程修复支架材料是目前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之一。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应具有三维多孔结构、机械耐受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性等,但大部分用于组织工程的高分子材料不具有骨诱导性。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一种骨诱导性的生长因子,可与高分子材料结合。因此,需要研制出可负载和缓慢释放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复合高分子材料,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应用研究。第一部分 可负载并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目的:研制出负载和缓慢释放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乳酸-羟基乙酸-乙二醇共聚物微球(PGLA-PEG MS),可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应用研究。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W1/O/W2)分别制备负载BMP-2和BMP-7的两种PGLA-PEG微球,并检测微球的粒径大小、BMP包封率及BMP-2和BMP-7的缓释效果。人来源的成骨细胞与所制备的微球共培养,研究微球的细胞增殖能力及其成骨分化能力。结果:所制备的负载和缓慢释放BMP-2和BMP-7的乳酸-羟基乙酸-乙二醇共聚物微球(PGLA-PEG MS)具有较高的BMP包封率,且能缓慢地释放两种BMP。在细胞培养的第10天,添加微球的细胞活性与细胞培养板对照组接近。同时添加微球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和Ⅰ型胶原蛋白、骨钙素和骨桥蛋白三种成骨基因表达都大于未负载BMP的微球对照组。结论:成功地研制出一种可负载并缓慢释放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PGLA-PEG微球,本支架可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应用研究。第二部分 可同时负载并缓释两种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高分子复合支架的制备目的:研制一种可同时释放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三维的生物活性支架,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应用研究。方法:首先,分别采用乳化法和相分离法,制备出负载BMP-2和BMP-7的PGLA-PEG微球和三维多孔的PCL支架。采用改良的二氯甲烷熏蒸法,将微球粘附在支架上,形成同时负载BMP-2和BMP-7的复合支架,并检测两种BMP的缓释效果。将人来源的成骨细胞种植在复合支架中,研究支架上的细胞增殖能力,及其成骨分化能力。结果:所制备的复合支架能同时缓慢的释放两种BMP。在细胞培养的第10天,复合支架上的细胞活性明显优于传统支架,细胞形态正常。同时复合支架上细胞碱性磷酸酶和Ⅰ型胶原蛋白、骨钙素和骨桥蛋白三种成骨基因表达都高于传统的PCL支架。结论:成功的研制出一种可同时释放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生物活性支架,本支架可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应用研究。第三部分可大量负载并长期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磷脂/高分子复合支架的制备目的:研制一种可大量负载且能长期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聚己内酯复合支架,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应用研究。方法:首先,利用磷脂(PL)修饰BMP-2,形成BMP-2/PL混合物(BMP-2/PL),使其能分散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再与PCL混合,采用相分离法制备出负载BMP-2的三维的PCL支架,并检测BMP的缓释效果。将人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复合支架中,研究支架上的细胞增殖能力,及其成骨分化能力,并与传统的支架进行对比。结果:与传统的支架对比,所制备的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BMP-2缓释能力。在细胞培养的21天里,复合支架上的细胞活性明显优于传统支架。同时复合支架上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和Ⅰ型胶原蛋白、骨钙素和骨桥蛋白三种成骨基因表达都高于传统的PCL支架。结论:我们成功地制备出一种可缓释BMP-2的高分子复合支架在,本支架可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并优于传统支架。
[Abstract]: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 2 ( BMP - 2 ) an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 7 ( BMP - 7 ) microspheres ( PGLA - PEG MS ) have been used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 Th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 2 ( BMP - 2 ) an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 7 ( BMP - 2 / PL ) i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 2 ( BMP - 2 ) have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 .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318.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伟,夏仁云;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新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2 刘群;氟对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直接作用[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0年17期

3 ;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胶原颗粒复合型的制造方法[J];药物生物技术;2001年01期

4 高峰;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形成与修复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01年09期

5 刘明,宁长富,刘莹;骨形态发生蛋白临床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02年11期

6 陈建伟,许骏,曹玉广;氟对骨形态发生蛋白在成骨细胞中表达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11期

7 吴双庆;骨形态发生蛋白-6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3年06期

8 王敏,韩金祥;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科的应用现状[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3年02期

9 武永刚,王自立;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研究现状[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苑晓勇,孙慧敏;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眼[J];国际眼科杂志;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保立;葛鲁娜;王世立;韩金祥;;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工程菌的高密度培养[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陈国庆;王军志;饶春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质量标准的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周辉;詹旭;夏志敏;赵万军;何永江;;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中的表达[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安新玲;王志宇;刘肖帅;葛鲁娜;朱有名;韩金祥;王世立;;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抗体的制备(摘要)[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栾丽菊;王珂;杨立元;杨磊;田珑;秦丽华;;骨形态发生蛋白在人类肿瘤组织中的表达[A];中国解剖学会第八届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与科研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6 徐毅;杨旭;姬彦辉;郭晓东;;骨形态发生蛋白2活性多肽药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熊刚;胡侦明;;骨形态发生蛋白生物载体及其缓释系统的研究进展[A];玉溪市第三届骨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杨春瑜;杨明;杨春莉;赫美;曲敏;张帅;徐伟;陈凤莲;王萍;;骨形态发生蛋白-2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A];2009食品科技(北京)论坛会议指南[C];2009年

9 夏胜利;戴\戎;汤亭亭;;神经切除对骨形态发生蛋白异位诱导成骨的影响[A];2005年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雪;宋长征;;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7因子在骨损伤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海峡两岸矫形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张梅珍;骨不连研究又有进展[N];健康报;2001年

2 张中桥;卵磷脂可作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新载体[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科;装载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腺病毒相关病毒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韦钊岚;磷酸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构建复合骨水泥的生物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3 卢春闻;可负载并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高分子微球与复合三维支架的制备及成骨分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4 李军;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其骨诱导修复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5 董军;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6 夏远军;DSs/rh-BMP-2/CS复合微球的制备及成骨活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7 马真胜;骨形态发生蛋白(BMP4,5,,6,7)基因在骨折及骨病中表达规律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5年

8 李晓燕;表达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骨髓基质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9 郑园娜;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异源二聚体在诱导成骨发生及破骨发生的体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酆波;骨形态发生蛋白7衍生多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兵;可降解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贴膜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吴乃蓬;重组人胶原绑定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与复性[D];吉林大学;2016年

3 王思颖;辐照消毒与纳米微囊化对骨形态发生蛋白活性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熊绍虎;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5 许鉴;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多孔钛铌合金试件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卢宏伟;骨形态发生蛋白2活性肽在体内体外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阳;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在大鼠股骨骨不连中不同区域的动态表达[D];江苏大学;2010年

8 孙洋;骨形态发生蛋白4非复制腺病毒基因治疗大鼠胫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9 刘蕾;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成熟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10 张明;晚期骨痂成骨治疗骨缺损过程中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影响和作用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20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020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f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