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组织工程技术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及优势

发布时间:2018-06-24 19:37

  本文选题:骨疾病 + 感染性 ; 参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年28期


【摘要】:背景: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同时兼备缓释抗炎、成骨活性、骨传导作用、可降解吸收的一期治疗方法。目的:探讨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至2016年相关文献,包括:(1)抗生素局部应用相关基础、临床研究;(2)抗生素缓释系统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基础研究;(3)种子细胞的来源及成骨机制相关基础研究;(4)支架材料研发相关文章。共纳入55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局部应用抗生素的方法在治疗骨髓炎中均有着不同的效果;(2)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骨缺损治疗带来新的希望,选择优良的种子细胞也因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3)抗生素、种子细胞和可吸收支架材料的完美结合为感染性骨缺损的一期治疗提供可能。
[Abstract]:Background: there are many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bone defect, but there is no one-stage treatment with slow-release anti-inflammatory, osteogenic activity, bone conduction and biodegradable absorptio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gres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bone defects. Method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f PubMed database, Wanfang database and CNKI database from 2000 to 2016 were searched by computer, including: (1) the basis of loc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Clinical studies; (2) basic research of antibiotic sustained-release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bone defects; (3) basic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seed cells and osteogenesis mechanism; (4) related articles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caffold materials. A total of 55 articl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1) the loc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has different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myelitis, (2) the development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brings new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 Therefore, the selection of excellent seed cells has become a hot and difficult point. (3)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antibiotics, seed cells and absorbable scaffold materials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primary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bone defects.
【作者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骨科;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病骨肿瘤科;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MS0830)~~
【分类号】:R318.08;R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琪霞;申萍;刘云;洪志坚;;蜂蜜治疗感染性伤口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5年29期

2 苟建设;徐红玲;;感染性胫骨不愈合11例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07年03期

3 朱万良;外敷白糖治疗感染性伤口[J];甘肃医药;1995年02期

4 袁恩庆;;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34例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医学;1991年12期

5 尹鹏;唐佩福;;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年12期

6 陈肖松;王长生;程迅生;;感染性胫骨骨不连的治疗现状及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年03期

7 闫爱民,陈秉礼;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8 黄岚峰;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概况[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年02期

9 裴国献,金丹;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年01期

10 刘波;崔磊;;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兴义;;感染性骨不连治疗的探讨[A];第十七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OS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秦东春;梅园丁;张钦宪;;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烧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PCT水平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兴义;王伟;王兴国;王公奇;王军;麻庆松;苏桂有;高素英;马瑗;方芳;;一期治疗“浮膝”合并胫骨感染性骨不连[A];第16届全国脊柱&四肢矫形外科(骨科)康复学术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4 于秀辰;黄允瑜;邓德强;肖强;;感染性糖尿病足清创方法和时机探讨[A];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段俊峰;陈丽贤;丁晓红;谢琦;;半导体激光与氯霉素糖粉治疗感染性伤口的疗效比较[A];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皓臣;治疗感染性骨不连技术有新法[N];科技日报;2006年

2 刘燕玲;治疗感染性骨不连有新术[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庆涛;模块法构建多级骨组织和新型水凝胶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关俊杰;基于人尿源干细胞的骨组织工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雪盛;原位骨组织工程及其相关应用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杜大江;流体刺激对成骨的影响及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5 陈斌;神经纤维在骨组织中的分布与性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6 张超;细胞型与非细胞型骨组织工程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7 黄翔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德鹏;利用BMP-胶原丝和BMSC-明胶微球构建大尺寸生物仿生骨组织[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琦;骨组织出血来源单个核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3 方幸幸;仿生明胶甲基丙烯酰胺水凝胶支架的骨组织工程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4 杨在亮;骨组织工程中一种转基因生物缓释体系的构建[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5 梁求真;体外构建抗结核性骨组织工程复合体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6 周红星;兔活骨组织体外促同种成骨细胞与支架粘附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7 王宣伟;感染性腱鞘炎[D];浙江大学;2007年

8 徐洪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9 刘武;Galectin-8蛋白对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种子细胞粘附性影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10 王武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新型纳米材料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62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062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e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