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银细菌纳米纤维素膜的抗菌评价
本文选题:细菌纳米纤维素 + 纳米银 ; 参考:《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通过原位还原合成法,利用细菌纳米纤维素膜制备了载单质银抗菌膜,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种,通过抑菌圈法、定时暴露法(改良的AATCC100法)对载银纳米纤维素膜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抑菌圈试验结果显示:载银纳米纤维素膜在3种细菌涂布的平板上都有明显的抑菌圈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分别约为11,3和2.6mm.载银纳米纤维素膜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率分别可达99.99%,99.98%及99.87%,证明该载银膜对3种细菌都有显著的抗菌效果.该研究结果表明载银纳米纤维素抗菌膜在创伤敷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Abstract]:By the method of in situ reduction synthesis, the silver carrying antibacterial film was prepared by the nanoscale cellulose membrane of bacteria. The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silver nanoparticles were tested with Staphylococcus aureus, Escherichia coli and Bacillus subtilis as the test strains. The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silver loaded nano fibrin membrane were tested by the method of bacteriostasis cycle and the modified AATCC100 method. The results of bacteriostasis test showed that The silver loaded nanoscale membrane has obvious bacteriostasis on the 3 kinds of bacteria coated tablets. The Bacteriostasi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Escherichia coli and Bacillus subtilis are about 11,3 and 2.6mm. silver loaded nanoscale cellulose membrane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Escherichia coli and Bacillus subtilis respectively 99.99%, 9, respectively. 9.98% and 99.87% proved that the silver film has significant antibacterial effect on 3 kinds of bacteri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lver loaded nanoscale antibacterial membrane has a good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wound dressing.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海南光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303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2-0828) 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资助项目(12nm05006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07024)
【分类号】:R318.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梁右宜;吴政;;含银纤维抗菌性能的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秦益民;;在医用敷料中添加银离子的方法[J];纺织学报;2006年12期
3 谭勇;刘四新;李从发;;细菌纤维素在医学方面的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12期
4 谭玉静;洪枫;邵志宇;;细菌纤维素在生物医学材料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年04期
5 郑华英,崔家昌,周敦金,孙敏,龙一兵,朱焰,江元山,付秀璋;抑菌晕法筛选抗菌织物试验的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10期
6 叶慧;新型医用抗菌敷料——银敷料[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3年02期
7 王俊起,王友斌,薛金荣,肖钧,张艳红,郑华英,邹海清,李燕,周薇,邵正利,张旭东;纺织品抗菌功能测试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锐;苏冬梅;孟林;郑丽莎;;罗布麻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涂惠芳;吴政;;抗菌纤维的制备及抗菌性能测试[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梁右宜;吴政;;含银纤维抗菌性能的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张娜;吴政;;含银离子纤维抗菌性能的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邱开颜;洪枫;;诱变选育木醋杆菌以提高细菌纤维素产量[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熊雪蓉;邝红芬;梁顺兴;钟小娟;钟凤珠;朱紫红;;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在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年12期
7 张峰;武娜娜;徐思峻;许丹晨;陈宇岳;;强吸附型纳米银溶液的研制及在抗菌医用敷料中的应用[J];纺织导报;2012年05期
8 刘倩;李宏伟;王建明;;等离子体引发DMDAAC接枝丙纶非织造布[J];纺织学报;2009年09期
9 秦益民;;Cupron铜基抗菌纤维的性能和应用[J];纺织学报;2009年12期
10 李瑞洲;郑元生;敖利民;;表面金属化纤维金属含量的密度法测定[J];纺织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武;李青山;王新伟;;负离子系列产品的抗菌性能研究[A];第六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正君;邓宝祥;邓桦;任玮;;纳米TiO_2在抗菌纺织品中的应用[A];第七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钟海英;;纤维素纤维及其衍生物在医用敷料中的应用[A];第八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高川;万怡灶;何芳;;BC/HA热性能和孔隙结构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5 甘林;许文耀;江茂生;苏漫菁;;纳米银材料的抗菌作用[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段晓杰;徐丽明;王春仁;;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的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壁报展示论文[C];2010年
7 王友斌;潘力军;薛金荣;王俊起;郑华英;;贴敷法评价织物抗菌性能影响因素探讨[A];第九届中国抗菌产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3年
8 丁帅;王中珍;;浅析纺织品在医用防护服上的应用[A];产业竞争力与创新驱动——2014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立佳;镀银纤维抗电磁辐射多功能织物试制与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秋瑾;溅射法制备抗菌丝织物及其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石雪;纳米银在织物表面的原位还原及其抗菌效果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郑元生;基于镀银纤维的抗菌织物设计与开发[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5 黄相印;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增强型海藻纤维的制备工艺[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6 惠让松;抗菌织物对常见皮肤癣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7 苏艳孟;无机纳米抗菌剂的制备及其在天然织物上抗菌机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吴燕;海藻酸铜纤维结构性能及抗菌机理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9 韩筱;菊芋制备细菌纤维素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10 刘波涛;纳米银、氧化高银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程家宠,余敏;纳米银抗菌非织造材料展现的新市场空间[J];非织造布;2004年02期
2 郑华英,崔家昌,周敦金,孙敏,龙一兵,朱焰,江元山,付秀璋;抑菌晕法筛选抗菌织物试验的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10期
3 王俊起,王友斌,薛金荣,肖钧,张艳红,郑华英,邹海清,李燕,周薇,邵正利,张旭东;纺织品抗菌功能测试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丽花;陈云;王小梅;周紫燕;黄进;;凝固体系对纤维素/大豆蛋白膜结构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耿红娟;苑再武;秦梦华;傅英娟;;纤维素的溶解及纤维素功能性材料的制备[A];山东造纸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造纸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吴江;邓麦村;王树东;吴迪镛;袁权;;纤维素膜的制备与性能初步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李燃;张俐娜;;纤维素/NaOH/尿素溶液通过热水再生成膜的结构和性能[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宋君龙;Orlando J.Rojas;Juan P.Hinestroza;;超薄纤维素膜的制备及表征[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帅;白露;曲萍;张力平;张小丽;;纤维素膜超滤过程传质特性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6 李红剑;介兴明;曹义鸣;袁权;;α-纤维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7 刘平生;陈强;林思聪;沈健;;低粘附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8 刘石林;于腾飞;严秋钫;刘晓亚;;导电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生物高分子与天然高分子[C];2013年
9 许玉芝;王春鹏;金立维;陈日清;储富祥;;侧基链长对纤维素塑化材料性能的影响[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10 罗丽花;王小梅;崔冶建;梁惠;陈云;;纤维素/大豆蛋白质复合膜贮存过程中表面形貌变化的扫描电镜分析[A];中南地区第十六届电子显微镜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仲科 孙孔嘉;纤维素膜实现绿色合成[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赵明旭 王建清;天然纤维型鲜肉保鲜包装膜的研究[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江;α—纤维素膜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栋;再生抗皱纤维素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2 潘美玲;芦苇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建伟;形状记忆纤维素膜的制备[D];青岛大学;2011年
4 孟祥军;纤维素/海藻酸共混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振峰;纤维素膜的化学改性及气体渗透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6 林吼坑;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与木质素在碳素材料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洪亮;羟基磷灰石/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71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07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