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支架扩张、血流动力学及支架疲劳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27 21:25
【摘要】: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支架在狭窄血管内的扩张性能、支架内血流动力学状况和支架的疲劳寿命。方法采用ANSYS模拟支架在狭窄血管内的扩张过程,提取扩张后相关节点数据,建立血流动力学分析模型,并建立与之对应的简化模型,模拟分析支架内血流动力学状况。分别基于Goodman图表和累计损伤法,对支架的疲劳寿命进行评估。结果 (1)支架上绝大部分部位发生塑性变形,主要应力发生在镂空孔的角点。(2)支架附近流动紊乱,血流流入端的桥接支柱附近应力最高。(3)Goodman图表法表明该支架是安全的,累计损伤法表面支架在血流流入端桥接支柱所在的第2个横截面上累计损伤最大。结论有限元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支架扩张、支架内血流动力学以及支架的疲劳模拟仿真。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latancy, hemodynamics and fatigue life of stent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Methods ANSYS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dilatation process of stent in the stenotic vessel. The data of relevant nodes after dilatation were extracted, and the hemodynamic analysis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implified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hemodynamic status in the stent.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support was evaluated based on Goodman diagram and cumulative damage method. Results (1) plastic deformation occurred in most parts of the scaffold, and the main stress occurred at the corner of the hollow hole. (2) the flow around the stent was disordered, and the stress near the bridge support at the blood flow inflow end was the highest. (3) the Goodman chart method showed that the scaffold was safe. The cumulative damage of the surface scaffold was the largest on the second cross section of the bridge support at the inflow end of the blood flow. Conclus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stent dilatation, hemodynamics and fatigue simulation.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07204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基金(2009CB918501)
【分类号】:R318.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阳;谭最;;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研究进展[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敏鹰;均相复合羟基磷灰石/有机高分子骨组织修复材料的研制[D];暨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苏亚辉,吕新生,曹文钢,王晓枫;快速成型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鲜苏琴,柴枫,赵铱民,王忠义,刘小芳,李涤尘;成骨细胞在快速成型技术构建的骨支架材料中粘附的实验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3 王天飞,项敏,戴晓宇;植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4 段少银,康江河,黄锡恩,许美心,赵峰;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年05期

5 潘 勇,艾玉峰,熊 猛,张琳西,夏文森,彭 湃,黄 蔚,赵玉峰;体外组织工程血管支架内皮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2年04期

6 刘咸罗,孙大宽,钱小星,柳小刚,陈克辉,胡开兵;血管脱细胞细胞外基质制备的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2年01期

7 熊猛,鲁开化,商庆新,曹谊林,毛津淑,杨洪义,夏文森;血管组织工程基质材料及管形支架的制备[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8 韩雪峰,杨大平,郭铁芳;曲拉通X-100对制备脱细胞血管基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2年01期

9 谢建辉,吴荫顺,朱日彰;植入316L不锈钢在人体模拟环境中腐蚀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学民,陈韵,郭明霞,王明时;多信道脑部磁刺激仪的磁场有限元仿真[J];生物物理学报;2005年05期

2 李景辉;张文奎;韩培彦;;牵张力作用下颞下颌关节受力的三维有限元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6年04期

3 汪强;孙俊英;赖震;周金水;陈日齐;;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J];山西医药杂志;2007年03期

4 袁泉;王晓伟;张承瑞;;生物瓣膜几何设计理论及其有限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18期

5 吴志鹏;高伟阳;吴立军;;腕关节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8年05期

6 汪金平,杨天府,钟凤林,殷光义,兰玉平,杨小奇;股骨生物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年10期

7 郑淑贤;赵万华;卢秉恒;;残肢与接受腔的三维建模及力学分析[J];中国康复;2006年01期

8 王韧;翁国星;;瓣膜支架上种植内皮细胞的离体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李智;王臻;孙峥;;有限接触式带锁髓内钉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年14期

10 王庆雷;侯树勋;李文锋;张伟佳;邓志党;;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对股骨头峰值压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稚君;付鑫;马信龙;;体外细胞机械牵张力学分布的有限元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董兴刚;过源;;构建生物人工肾小管中空纤维聚砜膜/Ⅰ型胶原支架中3个胶原浓度的比较[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2011年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谭学新;何洋洋;矫贞涛;刘焱;孙长伏;卢利;;大鼠颌下腺细胞与含IGF-Ⅰ的丝素-壳聚糖支架体外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A];第六次中国国际暨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早报记者 李yN;交大认定“人耳鼠”技术真实[N];东方早报;2011年

2 张中桥;人工骨三维模型成功建立[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汪涵;研制出CS无支架心包二尖瓣[N];科技日报;2005年

4 张中桥;西安建立人工骨三维模型[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雷;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的研制及其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2 梁栋科;血管内支架的加工及其力学性能的分析与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熊雁;点接触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生物力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4 吴卫;人体血管支架有限元分析与结构拓扑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孙强;CAD/CAM可切削基体的研发和渗透陶瓷复合体的力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6 刘展;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建模及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的生物力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雷新玮;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预测的生物力学及影像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8 樊继宏;Mimics建模到Marc有限元分析的系统工程和实例[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9 章琛曦;多元阵列相控聚焦超声多模式热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魏高峰;人体骨肌系统的整体生物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蓉;下颌牙种植体力学行为及新型载荷传递方式的有限元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2 周伊榃;三维建模与有限元分析在眼科和骨科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5年

3 张庆宝;冠状动脉支架设计及力学行为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马笑玲;一种新型篮球运动轮椅的设计与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5 王辉;钛金属陶瓷颈圈牙种植体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泳;模拟寰枢椎前后路融合术后对颈椎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D];中南大学;2008年

7 张建宏;基于功能的个性化人工膝关节设计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8 强华;人工双叶机械瓣膜的制造及有限元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吴文欣;枕颈区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验证[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张波;基于MEMS技术的人造视网膜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49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149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f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