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学方法测试听觉响度感知的时间积分效应
[Abstract]:In view of the effect of pitch length on speech loudness perception, which is the time integral effect, the behavioral testing methods, including the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method, the adaptive forced selection method and the multi-mode matching method, are adopted, and the multi-modal matching method is improved. Color perception is applied to loudness evaluation. 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temporal integral effect of loudness perception, the exponential function is used to model the changing trend of loudness perception with sound length. As a reference, 1kHz pure tone is also used in the experiment of loudness perception time integral effect, so as to compar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polyphony. In addition, different test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evaluation parameters included repeated test varianc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experimental tim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udness perception time integral effect of vowels is similar to that of pure tones, that is, the loudness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tends to saturation with sound length, and the time constants obtained by modeling analysis are all about 200ms. The improved cross-modal matching method has advantages in both experimental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71133)
【分类号】:R318.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辉兵;镉对听觉系统的影响[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2年06期
2 汪轶婷;金晓杰;;耳鸣-听觉系统重组的畸变产物[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年02期
3 贾明辉;秦兆冰;;从听觉系统不同层面探讨水杨酸导致耳鸣的机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年22期
4 冰丹;余洋;刘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成熟听觉系统中的作用[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年06期
5 张传富;;音响负荷对听觉系统的作用机理[J];职业卫生与病伤;1987年03期
6 巴燕燕,张晓燕;声波频率对人的听觉系统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7 汤影子,高恩泉;噪音诱发的听觉系统损伤及其机理[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4年06期
8 David Jiang;听觉科学研究新进展:声源定位和听觉物象识别[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年02期
9 吕华,郭旭方,杨桂姣,赵全明;生后发育阶段人脑听觉系统微血管密度的计量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冯爽;苏纪平;;听觉系统中A型γ-氨基丁酸受体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金宇;贾文艳;陈卉;欧阳楷;李量;;听觉定向模型研究的基础工作[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2 李国棋;陆宏瑶;金岩;;“听觉演示”在中国的再实践[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3 谢菠荪;;虚拟听觉环境的原理、进展和问题[A];2008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龙长才;秦佑国;;噪声听觉增强的神经模型[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5 高下;丁小琼;Gerald Fleischer;张倩;;高原牧区藏族学龄儿童的听觉状况与鞭炮噪声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6 孔令志;吴玺宏;李量;;听觉原始记忆的指数消退[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罗昊;倪敬田;曾凡钢;张达人;陈林;;中枢听觉系统对汉语声调的自动加工[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乙醇胚胎毒性致大鼠听觉系统病理变化的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9 郭晓;刘移民;;噪声性听觉损伤遗传易感性及其研究方法进展[A];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10 张勉;高阳;刘景;;对52例老年人听力调查的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琪东;老年人的听觉变化及调适[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王峰;消除耳朵里的嗡鸣声[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3 湖南主任医师 罗普泉;噪声对人体危害及预防[N];大众卫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克勇;听觉系统声诱发反应的磁声场记录[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2 赵祥辉;听觉系统对噪声信号的非线性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云静;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听觉辨别能力的病例对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2 赵燕;听觉分辨训练增强成年大鼠听觉方位选择性的分子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秦晓瑜;基于听觉仿生的听觉谱生成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朱昱陶;论学习歌曲中听觉模仿与原谱学习的关系[D];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
5 李萍;大鼠孕期应激对子代听觉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徐灵活;噪声性听觉损伤易感豚鼠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7 邱会军;耳鸣患者的听觉与非听觉问题的相关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8 杨晓丽;小鼠听觉中枢神经元强度—时间反应特性[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9 刘迎辉;乙醇胚胎毒性对大鼠听觉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10 解小丽;基于听觉响应时间的麻醉作用效果监测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66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366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