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能谱CT的结构功能分析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发布时间:2018-12-07 20:22
【摘要】:随着医学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广义上说医学装备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从研发到临床实验一直到医院接收、使用、维护直到设备报废[1]。而作为医院的临床医学工程师,我们关心的是设备到医院之后从安装调试到日常运转管理再到故障维修工作如何进行。高档CT在大多数三级以上医院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但是由于医院相关人才引进相对滞后,对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内的管理存在较大的缺陷。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原理了解不够透彻,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个别医院存在安装设备的场地不合格、校准调试过程不认真、验收时不了解具体验收内容验收工作粗心大意不能严格遵照标准验收、设备的维护人员技术水平满足不了设备需求等情况。这些都影响到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会引起故障频繁发生,使得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受到较大损失。同时,因为各种国家标准的制定远远落后于设备性能的发展速度,仅仅依靠国家标准来对设备进行验收已经无法真正达到验收设备性能指标的要求。为了防范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以上提到的各种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能谱CT的发展入手,介绍能谱CT的基本数学原理和硬件功能的需求。其次,在介绍设备安装场地的准备、设备的安装过程的同时对所涉及到的设备重点位置的功能结构进行分析以利于了解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第三,通过对设备验收校准过程中重要数据的列举和分析,介绍如何进行好设备的校准和验收工作。最后,在了解了设备原理的前提下,介绍一些常见故障的分析、判断和维修工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whole life cycl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a broad sense, the entire life cycle of medical equipment ranges fro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clinical trials to hospital acceptance, use, maintenance until equipment is scrapped [1]. As clinical medical engineers in hospitals, we are concerned about how equipment goes from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to daily operation management to fault maintenance. High-grade C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ost tertiary hospitals, but because of the relative lag in the introduction of hospital related talents, there is a great defect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equipment. Engineers do not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the equipment, and problems cannot be solved in time. In some hospitals, the site of installation equipment is not up to standard, the calibration and debugging process is not serious, and the acceptance work carelessly fails to strictly comply with the standard acceptance work when it does not understand the specific acceptance contents, Equipment maintenance personnel technical level can not meet the equipment requirements and so on. These all affect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and cause frequent malfunctions, which mak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hospital suffer great losse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formulation of various national standards lags far behind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equipment performance, only relying on national standards to check and accept equipment has been unable to tru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cceptance equipment performance index.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in the daily work, this paper mainly carries out the following work: firs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ergy spectrum CT, introduces the basic mathematical principle of the energy spectrum CT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hardware function. Secondly, the prepara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site and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of the equipment are introduced. At the same time,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key position of the equipment involved is analyz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equipment. Thirdly, through the enume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data in the process of equipment acceptance and calibration, how to carry out the calibra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equipment is introduced. Finally, on the premise of 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le of the equi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nalysis, judgment and maintenance of some common fault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197.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道一;;无损检测的新工具——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装置(CT)[J];火炸药;1984年06期

2 杨源;;多重操作CT[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89年03期

3 戴标,单海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与CT观察[J];江南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西门子和匹克合作开发X—CT装置[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9年04期

5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老款捷达CT[J];家用汽车;2013年02期

6 陈鹤声,刘林祥;关于筹建CT博物馆的倡议[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1年04期

7 徐子琴;医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计量检定项目的意义[J];中国计量;2005年07期

8 孙文怀;刘伟;李长征;张清明;王锐;;地震波CT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检测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黄文勇;地面地震CT在某核电厂勘测中的应用[J];电力勘测;2000年04期

10 朱昌平;殷冬梅;王琦;;大坝CT技术研究进展[J];声学技术;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明国;;新CT 新技术 新思考[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葛培林;刘仁忠;易伟;杨振兴;连海伟;邵灵敏;;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特点及首次CT的影像学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惠章;潘纪戍;方芳;李威;李伟;姜蕾;陈启航;周诚;;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CT表现[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孙灿辉;李子平;孟悛非;范淼;冯仕庭;彭振鹏;;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和超声双期增强的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关建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舒艳艳;韩志江;孙承;;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诊断价值[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海生;许崇永;郑汉朋;邱乾德;;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肺内浸润CT表现[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赵峰;何健;王高峰;江峰;徐霁;章士正;;隐源性机化性肺炎31例CT征象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姚志文;唐立勇;滕红;贾天舒;张帆;;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及治疗方法[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10 张琳;汤光宇;陈云燕;刘勇;姚建华;;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竹;欧洲CT市场逆流而动[N];医药经济报;2012年

2 敢言;医院滥用CT病人可能致癌[N];广东科技报;2004年

3 通讯员 贾洪涛;市区出租车牌照全部使用吉CT专用号段[N];四平日报;2009年

4 中国医保商会 蔡天智;今年1~4月CT出口反弹[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本版编辑邋韩其成 游敏常 闫铮;水泥行业“CT”报告:美好与现实的反差[N];证券日报;2008年

6 祁鸣邋曾强 周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给人体基因组做“CT”[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张小磊 陈辉 廖怀凌;医院滥用CT病人可能致癌[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8 记者 刘如春 通讯员 刘文祥;地震CT技术洞悉岩溶变化[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9 记者 胡其峰;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中青年女性过度做CT是花钱买风险[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李旭;医院滥用CT风当刹[N];市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广丽;非小细胞肺癌CT能谱成像与VEGF、MVD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智栩;640层CT全肿瘤灌注成像在直肠癌灌注测量及生物学行为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杨亮;能谱CT在喉及下咽鳞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李斯琴;高频超声及三维CT、MRI在不同月龄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诊断、随访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5 陈月芹;双源CT前门控大螺距扫描在小儿法洛四联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6 易见兵;基于点集匹配的4D CT肺运动估计算法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7 尤小芳;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诊断及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8 左一智;肺段间平面的解剖学实质与CT表现[D];山东大学;2013年

9 蔡肯;基于双源CT的全心脏图像配准与自动分割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俊;多功能CT/荧光纳米分子探针的制备以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娟;超声、CT对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锐;能谱CT在中心气道原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王玉婕;宝石CT能谱成像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车传东;CT与MRI诊断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的比较[D];泰山医学院;2014年

5 宋娟;双低扫描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6 赵瑜;锥形束CT技术在肝癌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高继平;腰椎行双源CT连续动态扫描评价腰椎不同曲度对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杜鹏;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血管周围组织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9 万正国;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分级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10 邢静静;能谱CT在胃癌T分期诊断及早期胃癌显示中的应用价值[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67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367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7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