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薄瓣LASIK术后泪液功能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9-03-04 17:11
【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和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one use-plus 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OUP-SBK)两种薄瓣LASIK术后患者在泪液功能和角膜染色方面的变化。方法 15例(30眼)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飞秒激光制瓣组),15例(30眼)行OUP-SBK(OUP-SBK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It)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nt,FL)检查。多个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两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 fs-LASIK组、OUP-SBK组角膜瓣厚度分别为(105.5±2.7)μm、(103.2±12.5)μ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飞秒激光制瓣组(F=95.48,P0.01)和OUP-SBK组(F=78.25,P0.01)的BUT值均明显低于术前。飞秒激光制瓣组(F=26.96,P0.01)和OUP-SBK组(F=32.11,P0.01)术后各时间点的SIt值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周时飞秒激光制瓣组(Z=4.72,P0.008)和OUP-SBK组(Z=4.18,P0.008)的FL均较术前增多、术后1个月、3个月时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为P0.008)。两组间各时间点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无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和OUP-SBK两种术后的BUT、SIt值和FL变化一致,术后的泪膜稳定性和分泌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且两者的角膜组织损伤均在早期得到修复。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emtosecond laser flap making (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 and excimer laser anterior subelastic keratomileusis (one use-plus 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 OUP-SBK) changes in lacrimal function and corneal staining after two kinds of thin flap LASIK. Methods Fifteen patients (30 eyes) were treated with LASIK (femtosecond laser flap group) and 15 patients (30 eyes) were treated with OUP-SBK (OUP-SBK group). The lacrimal film rupture time (tear break-up time,BUT), Schirmer I test, SIt) and 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 (fluorescent,FL) were performed before and 1 week,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Multiple time points were compared by ANOVA or Kruskal-Wallis rank sum test designed by repeated measurements, and two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r rank sum test were used for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hickness of corneal flap in fs-LASIK group and OUP-SBK group was (105.5 卤2.7) 渭 m and (103.2 卤12.5) 渭 m,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values of but in femtosecond laser valvuloplasty group (F = 95.48, P0.01) and OUP-SBK group (F = 78.25, P0.01)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 The values of SIt in femtosecond laser valvuloplasty group (F = 26.96, P0.01) and OUP-SBK group (F = 32.11, P0.01)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 The FL of femtosecond laser valvuloplasty group (Z = 4.72, P < 0.008) and OUP-SBK group (Z = 4.18, P < 0.008) were increased at 1 week after operation,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all P 0.008).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ach observation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each time point (P 0.05). Conclusion the changes of BUT,-sit and FL after femtosecond laser valvuloplasty LASIK and OUP-SBK are consistent. The stability and secretion function of lacrimal film gradually recover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the corneal tissue damage is repaired in the early stag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医院(海南省眼科医院) 海南省眼科研究所;
【基金】:国家眼科学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基金项目(编号3030902113006)~~
【分类号】:R779.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刘娟;刘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眼表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3年10期

2 刘俐娜;钟兴武;陈海波;邢建强;吴挺飞;陈晓莲;;两种飞秒激光LASIK术后泪液功能的变化[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05期

3 张媛;贾冰冰;张岩;高冬梅;庞玉珍;;Oculus角膜地形图仪对飞秒激光LASIK术后泪膜的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06期

4 张媛;贾冰冰;张岩;高冬梅;庞玉珍;;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09期

5 赵秀秀;赵少贞;;飞秒激光与机械构层刀制瓣LASIK术后泪液TNF-α水平与干眼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5年29期

6 翟长斌;张晶;周跃华;;Ziemer飞秒激光与Moria M2 90刀头制作角膜瓣的厚度与特点比较[J];眼科;2013年04期

7 罗杰;胡琦;史学良;徐桂春;管玉颜;孙晓红;;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年10期

8 赵秀秀;赵少贞;;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LASIK对眼表影响的研究现状[J];眼科新进展;2014年03期

9 周远沛;刘苏冰;聂晓丽;买志彬;孙红燕;薛艳玲;曹吉星;;bFGF对LASIK术后角膜知觉恢复和角膜神经修复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4年05期

10 Xiangfei Chen;Yan Lu;Chunhong Wang;Zhenping Huang;;Research Progress on Ocular Surface Changes after Femtosecond Laser Small IncisionLenticule Extraction[J];Eye Science;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汪亮;近视眼LASIK术后晶状体厚度改变及其对屈光回退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陈磊;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SMILE)与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治疗近视及散光疗效的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余晨颖;屈光手术后干眼患者角膜共焦镜观察[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周春阳;从肝肺论治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围手术期的干预作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林秋霞;杞菊甘露饮及杞菊甘露饮配合针刺治疗肺肾阴虚型干眼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薛艳玲;不同制瓣方式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知觉和角膜神经修复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田雨;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短期临床效果观察[D];新乡医学院;2013年

3 谢慧;苯扎氯铵对角膜神经支配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4年

4 张媛;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泪膜的变化[D];吉林大学;2014年

5 陈旭阳;Q值引导SBK与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及高阶像差对照观察[D];浙江大学;2013年

6 周远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LASIK术后角膜神经修复和角膜知觉恢复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晓龙;贺玲;田芳;林瑞玲;宋海云;;不同品牌角膜微型刀片出现纽扣瓣的分析及处理[J];眼科新进展;2007年07期

2 陈韶红;陈晓钟;王蓓;;不同方法制作角膜瓣对术后像差影响的临床分析(附54例报告)[J];贵州医药;2009年03期

3 钱一峰;戴锦晖;;角膜瓣的优化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年05期

4 廉井财,叶纹,周得佑,王康孙;LASIK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J];眼科;1999年01期

5 黄建忠;刘伟民;蓝方方;罗武强;;LASIK术后的再复瓣[J];广西医学;2006年03期

6 刘怡;李飞;赵宏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二次手术角膜瓣制作的研究[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9年03期

7 雷晓华;喻长泰;张青松;江霞;;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对内皮细胞的影响[J];眼科研究;2010年07期

8 崔艳琨;张沧霞;;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角膜瓣技术的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12期

9 高俐;;准分子激光成功角膜瓣制作关键[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3期

10 张波;顾建军;周胜;黄国富;杨斌;王铮;;飞秒激光及机械刀制备兔眼角膜瓣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比较[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艳琨;张沧霞;;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角膜瓣技术的进展[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海燕;孙同;谭勇;;应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的初步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周雨声;陆斌;;有皱褶游离小角膜瓣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后2次复位1例[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4 张清生;杨丽娟;韩二营;;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早期角膜瓣皱褶的成因分析及分类防治[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马元孝;谷保民;陈清花;李庆国;张国霞;;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瓣上皮下皱褶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王立平;龙飞;曹书杰;;Moria M2双马达旋转刀在LASIK手术中的应用[A];齐齐哈尔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高旭;;LASIK术中角膜瓣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及再手术[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周浩;褚仁远;周行涛;;角膜瓣厚度对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手术角膜后表明前移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梁庆丰;王智群;邓世靖;李然;罗时运;孙旭光;;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性兔角膜炎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李晓红;吴锦珏;杨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瓣外伤再手术27例的护理[A];第十四届西北五省眼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知名科普作家 方舟子;该不该动手术矫正近视?[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2 游向东;激光手术矫治近视的误区[N];健康报;2005年

3 班玮;飞秒激光技术可望治疗近视[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任成琦;近视眼手术 后患有多大[N];人民日报;2012年

5 实习记者 潘思明;电影不打折 水果爱打蜡[N];消费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买志彬;FEMTO LDV飞秒激光辅助LASIK术后角膜形态和视觉质量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张立军;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陈曦;近视激光术后眼表和泪膜的改变及其对人工泪液反应的对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璇;应用OCT对LASIK术患者角膜情况的早期临床观察[D];中南大学;2012年

2 唐卓;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角膜厚度对角膜瓣厚度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杨成香;光动力学角膜胶原交联对LASIK术后角膜瓣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4 王洋;游离角膜瓣对LASIK术后角膜散光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5 陈丽娜;LASIK不同厚度角膜瓣的临床评估[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6 宋冰冰;LASIK术中角膜板层刀片的使用次数对角膜瓣质量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7 徐建刚;LASIK术中不同负压吸引时间对角膜瓣厚度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8 彭志优;屈光手术兔角膜瓣与紫外线照射对HAZE形成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6年

9 车红芳;LASIK术中不同制瓣方式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杨璐;LASIK术中角膜瓣制作与激光切削非同步时双眼波阵面像差的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34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434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a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