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后路内固定系统修复寰枢椎不稳的生物力学特征

发布时间:2019-10-17 05:59
【摘要】:背景:随着对寰枢椎结构形态学、应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日趋深入,寰枢椎不稳的发生机制以及诊治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对寰枢椎不稳定性疾病的有效内固定治疗开展相对较晚,为此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的:比较寰枢椎后路内固定修复中几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评价其各自的稳定性。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关于不同后路内固定方式修复寰枢椎不稳定的对比性生物力学评价及其初步临床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对正常人体的寰枢椎复合体、寰枢椎不稳模型的三维运动范围的测量等相关研究成果作回顾性分析,评价不同内固定方案在正常枕寰枢三维运动下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选择内固定提供生物力学基础。结果与结论:寰枢椎后路固定包括Gallie钢丝固定、Brooks固定、Apofix和Halifax固定椎板钩内固定、经关节螺钉内固定以及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等。Gallie技术有利于前方半脱位的复位,但力学稳定性较差。Brooks技术有很强的旋转和牵张力。Apofix和Halifix椎板钩装置提供更强的抗旋转与抗前移强度,力学上较Gallie技术稳定,经关节螺钉固定生物力学优于钢丝技术和Halifax,避免了枕颈融合固定,对于安装技术有较高要求。在选择内固定时,既要注意应能提供即刻的颈椎稳定,以保护脊髓功能,又要尽可能保留上颈段的功能,达到枕骨、寰椎、枢椎间的解剖复位和维持,应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分类号】:R687.3;R318.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亚伟,杨卫山,王琳;不同类型寰枢椎失稳的治疗[J];河北医学;2001年10期

2 李临齐,吕龙,刘剑峰,武瑞星,黎明,刘江;外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2004年04期

3 杨友刚,权正学;寰枢椎不稳和脱位的诊治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5年03期

4 权正学,欧云生,蒋电明,安洪;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外科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05年01期

5 刘景发;寰枢椎手术现状[J];实用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6 陈学明;张雪梅;李响;于振山;汪新华;刘亮;王德成;关骅;;寰枢椎骨折的非手术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年08期

7 王军;贾东林;李水清;;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在寰枢椎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2006年20期

8 韩华;姜永宏;马晓文;;螺旋CT在寰枢椎病变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年03期

9 徐世康;闵维阳;杨娜;赵志勇;;多层螺旋CT对寰枢椎骨折诊断价值评价[J];现代临床医学;2011年01期

10 林岗;叶文钦;谢品超;文康彦;李活乾;陈锦垣;卢尔海;;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诊断寰枢椎损伤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广宇;张远征;余新光;;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附20例报告)[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高辉;赖笑雨;;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A];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梁国钧;董永强;何鑫东;袁波;;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池永龙;王向阳;;寰枢椎创伤的微创手术治疗相关问题探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高向东;;X线数字融合体层摄影在寰枢椎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董谢平;沈录峰;袁中平;周立义;熊龙;;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后路内固定治疗[A];“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08年

7 高辉;赖笑雨;;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A];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王雷;赵庆华;柳超;刘铖yN;夏天;董双海;田纪伟;;寰枢椎复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A];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文摘要[C];2012年

9 田纪伟;赵庆华;王雷;董双海;夏天;;经寰枢椎椎弓根系统固定融合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10 李方才;陈其昕;陈维善;徐侃;吴琼华;;成人寰枢椎旋转固定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闻多;脖子疼可能寰枢椎有问题[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2 于红邋张献怀;治儿童寰枢椎半脱位先复位[N];健康报;2007年

3 张献怀;儿童颈部外伤易引发寰枢椎半脱位[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张献怀;警惕儿童外伤引起寰枢椎半脱位[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张献怀;警惕儿童颈部外伤引起寰枢椎半脱位[N];科技日报;2007年

6 姚永玲;北医三院: 实施国内首例寰枢椎区域肿瘤切除术[N];人民日报;2005年

7 本报通讯员 张献怀;警惕儿童颈部外伤引起的寰枢椎半脱位[N];大众科技报;2007年

8 保健时报特约记者 张献怀;警惕儿童颈部外伤引起寰枢椎半脱位[N];保健时报;2007年

9 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脊柱外科) 蒋欣 博士;当心运动酿成大灾难[N];保健时报;2006年

10 曾理;寰枢椎关节脱位 有了经口纠正法[N];健康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蒋伟宇;新型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的研制与实验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吴广森;“V”型记忆合金寰枢椎内固定器的设计与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3 管华鹏;寰枢椎后路非对称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4 舒小秋;新型形态记忆合金颈椎夹钩治疗寰枢椎不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5 杨健;三种后路寰枢椎混杂内固定技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临床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周风金;后路寰枢椎限制性非融合内固定装置的设计及其可行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陈前芬;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解剖与生物力学研究及三维CT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8 李松凯;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的研制及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9 徐峰;改良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基础与初步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连文;寰枢椎腹侧结构测量与前路寰枢椎复位器械的设计及初步临床应用[D];山东大学;2008年

2 董小通;手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D];郑州大学;2011年

3 刘瑞端;寰枢椎不稳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金聪;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D];浙江大学;2012年

5 张功恒;寰枢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6 阮建伟;寰枢椎融合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7 牛建军;国人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赵法生;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不稳行后路手术术后局部疼痛的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金成;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D];延边大学;2009年

10 方五洲;经口咽寰枢椎前路解剖型锁定钢板的设计和生物力学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550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550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1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