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力致发光材料在口腔咬合检查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12:28
【摘要】:目的:为了解决传统的咬合检查方法精确度以及敏感性不够的问题,本论文将具有力致发光性能的铕/镝共掺杂铝酸锶力致发光材料SrAl_2O_4:Eu~(2+),Dy~(3+)(SAOED)与口腔医用材料义齿基托树脂(denture base resin,DBR)复合,通过对复合材料的力致发光性能、摩擦学-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并为该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系列不同掺杂浓度Eu~(2+)和Dy~(3+)的力致发光材料SAOED,采用XRD和UV-vis对SAOED的组成、晶体结构及吸收性能进行表征。通过系统研究掺杂组分浓度对材料的光致发光(PL)、余辉衰减(Decay)和力致发光(ML)等性能的影响,使用配有CCD的荧光分光光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万能实验机耦合测试平台进行测试,对SAOED的化学组分进行了优化。将牙托粉与优化后的SAOED粉末利用乙醇分散和研磨的方法混合均匀后,在其中加入相应比例的牙托水,制备合成含有不同质量比例力致发光粉体的SAOED/DBR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硬度的检测分别是通过CSM往复摩擦试验机和邵氏硬度计进行测试。采用MTT对SAOED/DBR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估。结果:1.XRD测试结果表明合成了具有单相结构的SAOED,Eu~(2+)和Dy~(3+)的掺杂对SrAl_2O_4的晶体结构没有影响。UV-vis光谱结果进一步证实Eu~(2+)和Dy~(3+)被成功掺杂于基质结构中。SEM对SAOED材料形貌结构表征表明分散性较好,大小均在10μm左右。2.将SAOED粉末与环氧树脂硬质基体复合,通过改变SAOED中Eu~(2+)的掺杂浓度(1%,2%,3%,4%)以及Dy~(3+)的掺杂浓度(1%,2%,3%),系统研究其光致发光、余辉衰减以及力致发光性能。结果为当Eu~(2+)和Dy~(3+)的掺杂浓度分别为2%和1%时,SAOED材料具有最强的力致发光和光致发光以及较短的余辉时间,综合发光性能最佳。对样品施加应力的速率为100N/s时,当所加动态应力高于一定值后,发光强度随应力增加而增强,发光强度与应力两者之间呈现很好的正相关性。3.将优化后的SAOED粉体材料与口腔医用基托树脂(DBR)复合,制备了含有不同复合比例(1:8,1:7,1:6,1:5)的SAOED/DBR复合材料,结果表明SAOED可以在DBR基体中表现出明亮的力致发光,摩擦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SAOED/DBR复合材料与DBR对照组比,摩擦系数无明显变化,体积磨损率最低,耐磨损性能增强。邵氏硬度计检测结果表明SAOED/DBR复合材料与DBR硬度没有差别。当SAOED/DBR的掺杂比例为1:7时,复合材料性能最佳。MTT结果表明,与空白组和对照组DBR相比,SAOED/DBR复合材料对L929细胞的生长增殖无影响,该复合材料无细胞毒性。4.用优化后的SAOED粉末与DBR复合制成牙齿模型以及口腔标准模型。模拟口腔环境中牙齿挤压摩擦行为作用下,该模型的受力区域可以看到明亮的发光。结论:1.SrAl_2O_4:Eu~(2+),Dy~(3+)力致发光材料中Eu~(2+)和Dy~(3+)的掺杂浓度分别为2%和1%时,光致发光和力致发光性能最强,且余辉时间较短,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2.当SAOED/DBR复合材料的掺杂比例为1:7时,具有最优的摩擦磨损性能,且生物相容性良好。3.基于SAOED/DBR复合材料制备的人工牙模型,在模拟口腔环境下牙齿的挤压摩擦行为的力致发光表明,SAOED的复合是一种更为精确,操作更便利的人工牙咬合检查方法,为其应用于口腔咬合检查提供实验依据。
【图文】:

光疗,使用应力,压力载荷,模拟比较


图 1.1 力致发光材料的应用[56]。(A)LiNbO3: Pr3+压缩载荷下 Y’OY 方向应力分布的实验和模拟比较。插图:原理品发光强度与压力载荷关系图及在施加的负载下 ML 的光学照片[50]。(B)在超声波(U发下使用应力发光材料用于生物成像和光疗的示意图[52]。(C)连续气流下风驱动 M的照片[53]。(D)使用基于 ML 的设备记录四个签名的签名习惯的示范:(i)压力均匀

示意图,示意图,电子,导带


图 1.2 SAOED 的 ML 示意图[50]. Eu2+的激发;2.电子在导带中的移动;3.电子被陷阱捕获;4.电子释放;动;6.电子从导带进入 5d 激发态;7.光的发射)。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明丽;吴琪;史慧芳;安众福;黄维;;有机/金属有机力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学报;2018年04期

2 ;力致发光材料[J];现代化工;2000年08期

3 段雨欣;向雪琴;董永强;;高对比度多色力致发光变色二苯并富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J];化学学报;2016年11期

4 陈辉;李鹤;沈冬冬;席俊华;季振国;;一种基于长余辉发光材料力的冲击传感器[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5 ;物理新闻和动态[J];物理;2007年01期

6 丁艺聪;季振国;;长余辉材料及其力致发光现象[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琪;陈勇;傅文甫;;金(I)卡宾配合物的超分子组装及力致发光变色[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B配位化学[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龚永洋;新型力致发光变色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战岩;二维基光学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与力致发光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2 姜艳娇;力致发光材料在口腔咬合检查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3 陈志安;背景光辅助激发下SrAl_2O_4:(Eu~(2+),Dy~(3+))的力致发光性能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4 徐佳;新型机械发光材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房立钧;具有机械发光性能的长余辉材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沈冬冬;SrAl_2O_4:(Eu~(2+),Dy~(3+))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10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610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7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