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矿化细胞外基质—细胞微球(MECS)引导骨组织再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20:13
【摘要】:研究背景:骨缺损的修复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阶段骨缺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以及人工合成替代物移植等。然而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因来源和排异反应等问题,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人工合成骨替代物一直是组织工程和再生领域研究的热点。骨在体内是由成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ECM)中的矿化胶原纤维后作为骨的基本结构,进一步螺旋排布形成复杂的骨。矿化胶原纤维和成骨细胞一直是骨再生领域中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然而细胞的体外培养大部分是在二维空间培养,培养时细胞表面与二维培养皿接触,导致细胞微环境发生变化,改变了细胞干性的表达。为保存完整的细胞微环境,对细胞进行三维培养是近来的研究方向之一。体外支架材料如β-TCP以及矿化胶原材料都无法真实模拟出骨细胞的自然分泌形成过程。因此我们试图在体外模拟骨的形成过程,构建出一个由细胞和自分泌的矿化细胞外基质作为基本结构的细胞微球,进一步探讨所构建出微球的性能变化。研究目的:合成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细胞自分泌及组装的细胞微球(Cell Spheroid,CS)。模拟体内骨的矿化过程,在体外对具有三维结构的细胞微球进行矿化诱导;得到类似于骨基本结构,由细胞自分泌的矿化基质和细胞共同组成的复合物—矿化细胞外基质细胞微球(Mineralized-ECM Cell Spheroid,MECS)。探讨MECS的成骨能力,以及在骨缺损区域的修复效果。探讨MECS作为骨再生移植物的优势与不足。方法:体外通过三维微孔培养板接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通过将Ca~(2+)、PO_4~(3-)离子的加入,获得细胞微球(Cell Spheroid,CS)、矿化细胞外基质的细胞微球(Mineralized-ECM Cell Spheroid,MECS)。体外通过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微球的形貌、成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Live/dead assay(活/死细胞检测)进行微球中细胞状态进行检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微丝骨架(F-actin)、细胞核(DAPI)以及细胞分布。体外通过Real-time PCR检测CS与MECS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ALP、BMP-2的表达差异;体内移植后应用Micro-CT,组织学染色来观察CS和MECS是否在骨再生领域有良好的应用,是否拥有组织工程再生材料的三大特性:骨引导、骨诱导和成骨性。结果:在研究中,我们成功合成CS和MECS两种细胞微球,经检测,MECS细胞外基质中有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分布,其力学性能远优于CS,细胞含量以及直径尺寸上也优于CS。通过体外PCR检测基因表达情况,我们发现MECS的成骨相关基因ALP、BMP-2的表达量较CS增高,在裸鼠实验中,也与体外PCR检测相一致,MECS的体内有骨样结构生成。在骨缺损区域修复的应用中,Micro-CT显示:骨缺损区域已由MECS的新生骨填满,从组织学染色分析,MECS新生骨区域包含成熟骨组织以及丰富的血管结构。结论:1.成功在体外通过自组装的形式合成具有三维矿化细胞外基质的细胞微球。2.细胞外基质中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提高了细胞微球的强度和支撑能力,有利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3.在体内和体外,MECS都展现出良好的成骨能力以及血管化能力和骨再生、修复效果。为组织工程和骨再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图文】:

几何形状,层结构,骨骼


7图1 骨的九层结构基质囊泡中的碱性磷酸酶切割磷酸酯并作为钙和磷酸盐沉积的焦点,这一过程有量的非胶原蛋白(NCP)参与[104-106]。无机和有机相的纳米级精确排列形成了一个适应性强的功能性生物材料。像许多矿化组织一样,从纳米结构到宏观,,骨由各种形变和韧化机制增强其抗断裂能力[107]。作为肌肉-骨骼运动的主要机械支持物,骨骼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有效重塑,有利于维持哺乳动物机体骨骼组织的完整性。天然骨主要组成结构从纳米到宏观分为几个层次[100],皮质骨和骨小梁的外部几何形状和内部结构代表了骨的宏观和微观结构水平。皮质骨包括哈弗斯小管和细胞。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矿化物作为矿化胶原纤维的主要成分,进一步通过空间结构的组装形成纤维, 为天然骨骼提供卓越的机械性能和重塑能力。Weiner和Wagner首先提出了层状骨组织中的7个层次[108]。考虑到有序和无序成分的存在

示意图,微孔,示意图,矿化


基和矿化培养基,连续培养 5d。5)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球生长情况。图1.1 微孔细胞培养板示意图表 1.2 矿化 A 液培养基成分 终浓度 品牌α-MEM 培养基 GIBCO胎牛血清 20% GIBCO青霉素/链霉素 100U/ml BIOSOURCE谷氨酰胺 2mM BIOSOURCE2-甲氧基雌二醇 55uM GIBCO地塞米松磷酸钠 55 μM SigmaK2HPO44.2mM 北京化学试剂厂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318.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强;祁霁舟;徐宝山;;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基质支架在骨科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年14期

2 周晓燕;韦曦;;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及其重要的结构片段[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3 郝智;崔建英;;细胞外基质补片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30期

4 刘以训;细胞外基质与生殖关系的研究[J];Developmental & Reproductive Biology;2001年S1期

5 金博,李玉彬;细胞外基质的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6年03期

6 周同,宋长玲,汤雪明;细胞外基质研究的某些进展[J];生命科学;1995年01期

7 刘颖;;人类视神经乳头的细胞外基质[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87年04期

8 潘琼婧;;细胞外基质和肿瘤浸润[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7年04期

9 梁伟光;;培养在细胞外基质类似物中的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形态[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8年04期

10 曾知真,江绍基,萧树东;层粘素及其受体与肿瘤浸润[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军;韩东;赵亚溥;;细胞外基质及基底的力学性质对细胞铺展动力学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邵悦;赵宗江;;细胞外基质与肾小球硬化(摘要)[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高景恒;王者生;张晨;芮刚;柏树令;昌永利;王志军;;脱细胞外基质的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张民珍;吾凡别克;李明昕;刘斌;;钛合金表面仿细胞外基质活性涂层的制备及生物学研究[A];第八届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暨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郭锋;;细胞外基质[A];2012年细胞生物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曲明娟;刘波;王汉琴;严志强;姜宗来;;不同频率张应变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7 范亚平;周丽娜;达展云;蒋季杰;钱桐荪;;厄贝沙坦对T2DM大鼠肾脏PAI-1及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郭勇;刘璐;李瑞欣;张春秋;张西正;王亮;;细胞外基质对小鼠骨髓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黎明;邬碧波;梅长林;付莉莉;王文靖;;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糖蛋白的肽段对人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mRNA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铎;王学礼;孙红;焦玉刚;;NaOH消蚀法制备骨细胞外基质材料的实验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裴国献 陈滨;医学临床对组织工程学的要求[N];中国医药报;2001年

2 蔡国平;细胞外基质与经络[N];中国医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玲;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细胞参与细胞外基质重塑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2 朱小祥;肿瘤相关寡糖的合成及其研究[D];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

3 林彭年;细胞外基质成份纤维粘联蛋白的分离、鉴定及其与细胞增殖分化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8年

4 唐四元;BMP-2对肺癌A549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6年

5 高尚先;新型免疫调节剂NCPP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肖波;脂肪干细胞及其来源细胞外基质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神经在周围神经修复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7 罗晓;不同来源细胞外基质外科补片的生物学性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秋月;MMPs/TIMPs及TGF-β1反义寡核苷酸对糖尿病肾病细胞外基质调控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9 袁永刚;Yes相关蛋白(YAP)通过细胞外基质力学调节非小细胞肺癌生长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余文敏;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状况下细胞外基质代谢特点初步解析[D];东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亚涛;ColXV通过细胞外基质重塑调节小鼠脂肪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2 程梦婷;ADAMTS18对脂肪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付翠翠;矿化细胞外基质—细胞微球(MECS)引导骨组织再生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4 李珊珊;运动对衰老小鼠骨骼肌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和卫星细胞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5 符馨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RPE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6 叶群芳;基于微流控模型初探细胞外基质粘弹性对HepG2转移过程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2年

7 巴华忠;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和肌腱蛋白在仿刺参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8 任俊丽;细胞外基质因子在兔软骨细胞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D];蚌埠医学院;2015年

9 李丙岩;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源性微粒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评估[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10 赵相哲;细胞外基质弹性调控Wnt3a表达影响关节软骨细胞表型维持[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39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639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d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