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电极辅助静电纺丝技术在快速止血和疤痕遮盖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05:31
【摘要】: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纤维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静电纺丝技术是新兴起的一种基于高压静电场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方法,具有装置简单、适用材料广、易改造、纤维比表面积大和孔径小等优点,从而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研究热潮。静电纺丝技术已经在生物医疗、储能催化、环境治理、传感器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原位静电纺丝技术在充分发挥传统静电纺丝技术优点的前提下,还克服了一些缺点,如:(1)体积较大不易携带;(2)纤维沉积不定向;(3)过度依赖市电等。可以在战场急救、野外单兵作战等事故现场随时随地进行纺丝治疗,为静电纺丝技术在现场急救、创伤修复等生物医学及化妆美容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α-氰基丙烯酸酯类医用胶(NOCA)是一种能够在空气中的水分子以及伤口表面的NH-等阴离子作用下,快速发生聚合反应并在伤口表面形成致密薄膜的粘合剂。NOCA医用胶具有强度高、生物相容性良好、生物降解性良好等优点。传统的医用胶给药方式是涂抹法或者喷雾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均有用药量较大、医用胶沉积范围较大的缺陷,从而导致较为严重的组织粘连和较大的炎症反应。在这篇论文中,我们首先通过在之前提出的便携式手持静电纺丝装置的针头处安装一个辅助电极来得到定向性良好的医用胶纤维,以实现肝脏和肾脏部分切除时的快速止血。在这里,辅助电极的作用是增大针头附近的电场强度,并减小发散角。与传统的医用胶喷涂方式和气流辅助静电纺丝技术相比,电极辅助组的医用胶用药量明显减少,从而减小了医用胶的毒副作用;还因为医用胶纤维的定向沉积,避免了纤维沉积到其他周围正常组织上,从而有效避免了组织粘连问题。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良好的透气性和贴合性等优点赋予了静电纺丝技术在快速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等生物医学领域引人注目的应用前景。除此之外,本文中我们还提出了一种高度集成、手持便携、定向沉积、精确调节参数、原位纺丝的新型便携式静电纺丝装置。并利用该装置成功制备了海藻酸钠(SA)、聚氨酯(TPU)、聚苯乙烯(P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多种材料,从而证明了该装置的纺丝实用性。并利用该装置电纺了一种与肤色相近的壳聚糖纳米纤维膜用来遮盖疤痕,测试了壳聚糖纤维膜的透气性、亲水性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壳聚糖纤维膜可以达到遮盖皮肤疤痕的效果。
【图文】:

形貌,静电纺丝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要组成部分(如图 1.1)。静电纺丝过程中,喷场使得聚合物溶液或者聚合物熔体带电并发生勒锥[12]。当低表面的电荷斥力大于其表面张力射流在较短的时间内经过电场力的高速拉伸、收集板上,形成聚合物纤维[13]。纺丝技术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的发展:1、压[16]以及纺丝距离[17]等纺丝参数对聚合物纳米础上,,优化静电纺丝工艺参数以制备符合要求溶液的多样性、精确控制纤维直径和形貌;3、维膜推向应用,如在环境治理、新能源开发、生;4、规模化生产。

纳米纤维,静电纺丝,药物


图 1.2 静电纺丝装置制备的不同形貌和不同结构的纳米纤维米纤维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释系统的关键功能是以安全的方式将各种多功能药物输送过程中,载体必须保证药物在流动的血液中不能分解,的速度将药物在目标部位缓慢释放,从而达到治疗的目药物或者生物分子封装在纳米纤维上的机会。例如,将聚掺杂剂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己内酯)成功电纺成纳米纤维用于控制两种抗癌药物的释放(CPT-11 和 SN-38),释用于对结肠直肠癌细胞进行持续的局部药物递送[56]。物降解的膜内包封多种药物,比如将两种生物活性药物成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318.08;TQ34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京晗;潘昊;陈建亭;路思羽;于江;潘卫三;;静电纺丝技术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年01期

2 代琳欣;;静电纺丝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6年23期

3 罗标;张永新;肖启振;李朝晖;雷钢铁;;静电纺丝技术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与展望[J];功能材料;2016年12期

4 徐进;吴泽鹏;;静电纺丝复合反渗透膜的改性制备与脱盐性能分析[J];化工管理;2017年01期

5 陈宏波;杨卫民;李好义;秦永新;张艳萍;谭晶;;内外双层锥面熔体微分静电纺丝实验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6 张艳萍;张莉彦;马小路;何万林;杨卫民;李好义;;无针静电纺丝技术工业化进展[J];塑料;2017年02期

7 彭浩;张敬男;李秀红;宋庆松;刘勇;;离心静电纺丝的模式[J];工程塑料应用;2015年09期

8 王飞龙;邵珠帅;;高效无针静电纺丝研究进展[J];纺织导报;2014年01期

9 马福瑞;赵娜;刘太奇;;α-烯烃熔体静电纺丝的研究进展[J];新技术新工艺;2013年07期

10 王永生;张凯伦;程龙;李源;周成;刘成s

本文编号:2662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662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4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