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氧化石墨烯和还原型氧化石墨烯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改变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20:16
【摘要】:研究背景石墨烯材料是研究人员2004年发现的新型纳米材料,被誉为“黑金”,在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石墨烯及其主要衍生物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还原型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可应用于生物成像、药物和基因载体、组织工程学等。在口腔医学领域,石墨烯材料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使用石墨烯衍生物对种植体和义齿基托改性可极大地改善传统材料的性能;石墨烯氧化物还可以用作抗菌药物或细菌的远程检测。但是,石墨烯家族对人体产生的潜在毒性日益引起关注,有研究证实,纳米级尺寸的石墨烯材料能通过静脉注射、吸入等多种途径进入机体,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并导致神经毒性损伤,但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目的本研究使用PC12细胞系建立神经元细胞模型,通过给予GO和rGO处理,探究石墨烯氧化物的细胞毒性强度;进一步探讨相同浓度剂量下两种石墨烯氧化物对细胞周期改变和凋亡产生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材料与方法第一章:GO和rGO的表征检测和细胞毒性作用1.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检测GO和rGO的原始粒径和形态。拉曼光谱表征石墨烯材料的缺陷(D峰)、sp2碳原子的面内振动(G峰)和碳原子堆垛方式(G'峰)。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检测纳米颗粒在混悬液中的水合粒径和Zeta电位。2.使用神经生长因子诱导PC12细胞神经元样改变,建立神经元模型。不同浓度的GO或rGO处理细胞后,使用CCK-8毒性-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使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LDH的释放量和活性。第二章:GO和rGO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1.使用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GO和rGO对PC12细胞凋亡、坏死的影响。2.使用细胞周期检测试剂盒检测GO和rGO对PC12细胞周期的阻滞效应;使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分裂改变。第三章:GO和rGO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的相关机制研究1.使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含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ROS生成量。2.使用免疫荧光法观察GO和rGO对PC 12细胞内细胞骨架系统的影响。3.提取细胞内总RNA,逆转录后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 PCR,qPCR)检测凋亡及细胞骨架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4.使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检测GO和rGO干预对PC12细胞内骨架相关蛋白和ERK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1.AFM检测得本实验选用的GO和rGO为不规则片状、厚度在1 nm以内的纳米材料;拉曼光谱检测到GO和rGO特征峰:G峰、D峰、G'峰;DLS结果显示GO平均粒径为219 nm,Zeta电位为-14.3±11.1 mV,rGO平均粒径是122.4 nm,Zeta 电位为-17.7±7.99 mV。2.成功诱导并建立PC12神经元模型。GO和rGO在相同浓度梯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细胞毒性效应,并能诱导细胞内LDH释放到细胞外。3.高浓度的GO和rGO能诱导细胞凋亡坏死、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细胞分裂。4.GO和rGO能损伤线粒体结构与功能,以及调控细胞内线粒体介导的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5.GO和rGO能损伤细胞内微管、微丝系统,并调控细胞内微管、微丝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6.GO和rGO能调控ERK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抑制ERK通路能一定程度的逆转细胞凋亡水平和细胞周期阻滞。结论GO和rGO能诱导PC12产生细胞毒性、释放LDH、细胞凋亡及坏死、细胞周期阻滞和抑制细胞分裂。其中,GO和rGO激活的线粒体损伤可能参与调控细胞凋亡坏死。GO和rGO诱导的细胞骨架系统损伤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改变。ERK通路参与调控GO和rGO诱导的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
【图文】:

细胞,未分化,细胞分化,伪足


随着干预时间延长,伪足逐渐伸长,最终多个细胞之间伪足形成交叉连接。当使逡逑用NGF刺激诱导至第10d,几乎所有细胞均出现伪足,刺激诱导至第14邋d,,己逡逑具有明显的神经元样形态(图1-2)。逡逑1.2.3逦GO和rG()对PC12细胞的增殖-毒性检测逡逑通过CCK-8细胞增殖-毒性检测实验,本实验检测了梯度浓度的GO和1-GO逡逑对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图1-3)发现GO和rGO均对PC12细逡逑Od逦3d逦5d逡逑^邋.邋.,k逦-邋%:,逦.邋-邋m逡逑7d逦lOd逦14d逡逑柋.'邋.观遍邋I1P_逡逑..,,’事、',.逡逑图1-2.邋NGF诱导PC]2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x400)逡逑对未分化PC12细胞进行NGF诱导,成功诱导出具有神经元表型的细胞。逡逑Figurel-2.邋NGF邋induced邋PC12邋cell邋line邋differentiation邋(x400)逡逑We邋induced邋PC邋12邋cell邋line邋differentiatioin邋with邋NGF,邋the邋neuron-like邋cells邋were邋observed邋during逡逑the邋2邋weeks邋treatment.逡逑10逡逑

比率,细胞周期,氧化石墨,细胞


第二章:氧化石墨烯和还原型氧化石墨烯对PC1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逡逑制了细胞的正常增殖。细胞增殖需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行。因此,为进一步明确逡逑G?和rGO对PC]2细胞毒性与增殖抑制,本实验选择不同浓度的GO和rGO干逡逑预处理PC12细胞并检测细胞周期改变。结果(图2-2)显示,GO和rGO主要逡逑造成PC12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且阻滞效应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其中,逡逑低浓度(10邋pg/mL)的GO和rGO并未明显阻滞PC邋12进入S期。随着GO的浓逡逑度增加至20和50|_ig/mL,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率增多,且G2/M期细胞比率逡逑也减少。rGO的浓度增加也使得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率增多,但是不同浓度逡逑处理组进入G2/M期的细胞比率并没有明显差异。逡逑入邋GO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318.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唐;;关于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分析[J];时代农机;2018年10期

2 ;新研究发现改进石墨烯材料性能的途径[J];分析测试学报;2018年12期

3 杨化喜;张继阳;李红霞;田明;邹华;;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现状与研究进展[J];特种橡胶制品;2018年06期

4 霍川;;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前景[J];西部皮革;2018年22期

5 赵大洲;;石墨烯的制备及功能化研究进展[J];皮革与化工;2018年06期

6 ;半导体所等在多层石墨烯物理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J];中国粉体工业;2012年02期

7 钱伯章;;石墨烯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J];石油和化工节能;2016年01期

8 ;年产100吨石墨烯粉体生产线在常州投运[J];中国粉体工业;2013年06期

9 ;石墨烯标委会拟成立 石墨烯标准化制定企业待定[J];中国粉体工业;2013年06期

10 ;石墨烯行业发展部署启动 鼓励各省成立独立联盟[J];中国粉体工业;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超;方波;;石墨烯宏观组装及多功能复合材料[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2 李永军;杨阳;戴静;黄晓宇;;功能化石墨烯、氟化石墨烯及石墨烷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O:共价骨架高分子与二维高分子[C];2017年

3 梁秀敏;江雷;程群峰;;仿生石墨烯纤维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4 方浩明;白树林;;三维石墨烯填充高导热弹性体[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5 许亮;邹聪;董鉴锐;张兴权;罗铭;左明明;曹振兴;;氧化石墨烯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K:高性能高分子[C];2017年

6 张学薇;徐晨;汪洋;尹少骞;王韫璐;赵沛;王宏涛;;石墨烯转移方法[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A)[C];2017年

7 汪洋;程昱;王韫璐;张帅;徐晨;张学薇;尹少骞;应林炜;宋也男;李群仰;赵沛;王宏涛;;石墨烯的制备及力学性质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A)[C];2017年

8 王荧;郭航;李娟;;石墨烯制备及其应用安全[A];《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18年

9 张艾蕊;查鹏飞;王晓康;范冰奇;王梅玲;王海;;微波氧燃烧-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石墨烯中硫[A];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分会场6:无机质谱[C];2017年

10 郭丽;;氧化石墨烯渗透膜的激光改性及其气体分离性能[A];第二届中国氚科学与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彦彬;石墨烯将怎样改变通信?[N];通信产业报;2016年

2 向东;石墨烯材料肩负的战略使命[N];中国工业报;2018年

3 艾班;石墨烯生物材料制备成功[N];中国化工报;2014年

4 记者 姜小毛;首个纯石墨烯粉末产品诞生[N];中国化工报;2013年

5 刘平昌 唐娟;国内首条石墨烯薄膜生产线投产[N];中国化工报;2013年

6 记者 李东周;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N];中国化工报;2013年

7 特约记者 姚耀富;江苏成立石墨烯产业创新联盟[N];中国化工报;2013年

8 朱永康;全球石墨烯市场高速增长[N];中国化工报;2013年

9 记者 李东周 通讯员 张华生;全球最大规模石墨烯生产线投产[N];中国化工报;2014年

10 郭桦;爱尔兰开发石墨烯生产新方法[N];中国化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新将;磁性耦合氧化石墨烯衍生材料对多元组分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2 董雁飞;新型石墨烯太赫兹功能器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张利娟;非贵金属纳米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

4 盛利志;石墨烯基材料多维度结构组装及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5 尚玉栋;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

6 孔维青;多孔碳材料的电容去离子及能量存储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7 王宇;多维度金属氧(硫)化物/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钠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8 刘桂东;基于超表面的Fano共振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9 罗昕;金属/石墨烯亚波长结构的光传输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10 曹烈茂;石墨烯/炔电极分子结输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驰;基于固态碳源的CVD法制备石墨烯薄膜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2 王守龙;管道镍—石墨烯脉冲电沉积复合镀层工艺及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3 任壬;金属/功能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4 包金琳;石墨烯/电介质多层结构中模式耦合与控光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5 李悦;SnO_2量子线/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及H_2S气敏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6 张宇;石墨烯复合物光电催化行为的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7 沈荣琦;石墨烯修饰的金属表面吸附及润湿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8 高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苯酚、铬和铀的吸附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8年

9 陈友消;石墨烯量子点的可控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10 王瑞多;石墨烯微纳光纤复合波导全光调制器件与特性[D];西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74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674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1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