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钛植入体表面乳铁蛋白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生物学评价

发布时间:2020-06-13 22:48
【摘要】: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及抗腐蚀性能,钛及钛合金已被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置换、牙植入体及整形外科等领域;然而研究表明,缺乏与周围骨组织的整合能力及术后细菌感染是导致钛基植入体失败的两大主要原因。因此,利用一系列改性方法提高钛基材表面生物活性已成为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乳铁蛋白因具有广谱抗菌、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生长等优点,被认为是生物医用材料改性领域最具潜力的天然蛋白之一。本研究利用生物仿生矿化及层层自组装技术在钛基材表面构建了以聚多巴胺为粘附层,羟基磷灰石复合乳铁蛋白的生物复合涂层(PDA-HA-LF),旨在改善植入体骨整合性的同时抑制细菌的早期感染。首先,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通过自聚合形成聚多巴胺沉积在纯钛表面。然后,经处理的钛片在模拟体液(SBF)中浸泡7天,仿生矿化形成羟基磷灰石层,并通过聚多巴胺将其固定在钛表面。最后采用旋涂法将乳铁蛋白、羧甲基纤维素交替沉积在钛材最外层。我们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及水接触角实验对制备的复合涂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在钛材表面成功制备了生物多层膜结构;体外细胞实验包括MTT、ALP、胞外基质矿化、RT-PCR及TRAP等表明PDA-HA-LF复合涂层能够有效地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此外,从细菌CLSM及MTT实验结果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改性后钛材表面的粘附量及活力受到显著抑制,说明制备的PDA-HA-LF多层膜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利用生物复合涂层对钛材表面进行改性,可在提高钛基植入体骨整合性的同时赋予其短期的抗菌能力,这对于解决其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为钛基材料表面改性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动了其在骨关节置换及组织修复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图文】:

示意图,钛材,抗菌剂,分子


图 1.2 PHEAA 分子刷和抗菌剂 TCS 修饰钛材表面的示意图[30]。Figure 1.2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Ti Surface modified with a PHEAA Brush andAntibacterial Agent TCS[30].1.2.2 钛材表面成骨化的研究现状众所周知,生物材料表面的物理信号和化学信号对其表面生长的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31],因此从以上两个方面对医用钛材表面进行改性是促进细胞成骨化,提高材料骨整合性能行之有效的方法。经过研究者们多年不断地努力,钛材表面成骨化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的进展。总的来说,就是从三个方面对钛材表面进行改性,即:物理修饰、生物化学修饰及将物理和生物化学结合起来的双重修饰。① 物理修饰钛材表面的物理改性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其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及微/纳复合结构,以改变材料表面拓扑结构,进而促进表面细胞的成骨化[32,33]。阳极氧化是在纯钛表面生成 TiO

示意图,纳米管,示意图,药物


③ 物理结合生化的双重修饰众所周知,在体内,细胞进行正常生理代谢的过程并不是由某个单一的的,而是需要多重因素共同的调控。因此,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我们材料表面改性时,需要将物理改性方法和生化改性方法结合起来,使材因素的调控下更好地与周围组织紧密结合。利用阳极氧化生成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可以作为药物储存器,对骨生长因剂和金属元素等进行装载,在适当的生理环境下,药物被持续释放,进应的生理功能。例如,Lai[55]等人在钛表面制备了 TiO2纳米管,以聚多巴剂将 BMP2 装载进不同管径的纳米管,,之后对两种因素的协同作用进行Shen[56]等将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阿仑膦酸钠(Aln)装入用 HA 修化钛纳米管,从体内、外考察了整个体系抗骨质疏松的潜能。而 Zhang[57制反应条件,在纯钛表面制备了不同管径的双层纳米管,该纳米管相比2纳米管具有载药量大、药物释放时间持续久等特点;之后作者将抗菌肽纳米管,发现该体系生物相容性好且抗菌效果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318.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基亮;张兰威;韩雪;马莺;;乳铁蛋白分离纯化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年02期

2 肖奕昕;赵善仓;董燕婕;李增梅;李晓雪;邓立刚;李霞;丁蕊艳;张树秋;李大鹏;;乳铁蛋白生物学功能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乳品工业;2018年03期

3 杨燕婷;;乳铁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专利技术综述[J];现代食品;2018年12期

4 ;乳铁蛋白新契机:《乳铁蛋白共识》发布[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8年04期

5 吴存兵;吴君艳;王彬;;牛乳铁蛋白素的研究与应用[J];饲料研究;2016年23期

6 ;乳铁蛋白粉名不符实 专家建议不宜给孩子盲目补[J];中国食品;2018年07期

7 高波;;探究乳铁蛋白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饮食科学;2017年06期

8 刘晓红;;乳铁蛋白与机体免疫[J];中国临床医生;2014年08期

9 金亮;;乳铁蛋白的功能及其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4年15期

10 ;乳清乳铁蛋白临床应用征文通知[J];临床儿科杂志;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长伟;郑碧芸;柳伟峰;赵亚妮;;乳铁蛋白与神经保护[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特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2 许宁;陈群;;牛乳铁蛋白质量标准的研究[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七卷(药学分卷Ⅱ)[C];2005年

3 谢永刚;汪以真;韩菲菲;刘倚帆;;乳铁蛋白N叶在嗜甲醇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活性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倚帆;汪以真;韩菲菲;谢永刚;;乳铁蛋白肽及其衍生物体外抑菌效果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玮琳;魏富强;韩剑众;;乳铁蛋白脂质体模拟婴儿胃肠道消化的结构和不规则碎片信息图[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王艳玲;李宏基;杨国宇;冯君;;乳中乳铁蛋白的检测[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黄薇薇;何佳;朱艳丽;姜艳平;崔文;乔薪瑗;李一经;唐丽杰;;构建表达猪乳铁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及其饲喂断乳仔猪效果分析[A];第七届中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李松涛;黄桂荣;周海波;刘宁;;牛源乳铁蛋白体外抗HBSAg分泌的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8年第2期[C];2008年

9 张瑜;马凤龙;王卓;郑洁;乔彦良;;牛乳素的研究进展[A];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交流会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宗莹;周晗;王丽;乔薪瑗;徐义刚;李一经;唐丽杰;;表达牛乳铁蛋白肽的胸苷酸合成酶缺陷型重组干酪乳杆菌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活性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商报记者 刘洋 高春艳;价格涨十倍 得乳铁蛋白者得天下?[N];北京商报;2018年

2 记者 栾立;乳铁蛋白价格两月暴涨4倍[N];第一财经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孙吉正;乳铁蛋白价格暴涨近十倍 国内乳业再承压[N];中国经营报;2018年

4 林伟;日本培育出营养番茄[N];山西科技报;2001年

5 记者 王城;中比合作研发乳生物活性物质[N];中国食品报;2009年

6 记者 张可喜;乳铁蛋白有效治疗丙型肝炎[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新华;日研究发现乳铁蛋白对丙肝有效[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陈红英;母乳中的抗病法宝[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蔡辉;乳铁蛋白——一种全新的营养素[N];中国医药报;2001年

10 李诗;乳铁蛋白——一种全新的营养素[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晶;牛乳铁蛋白衍生抗菌片段分子设计与构效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伍喜林;乳铁蛋白对隔离早期断奶仔猪营养生理效应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3 刘玮琳;脂质体的结构和消化稳定性及其形成机理[D];南昌大学;2013年

4 夏明;水解进程对乳蛋白酶解产物抗菌性能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赵凌国;阳离子纤维素用于毛细管电泳分离碱性蛋白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王水斌;鼻腔滴入乳铁蛋白防治小鼠变应性鼻炎及其机制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7 徐国鹏;乳铁蛋白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婧;离子掺杂及生物活性物质复合多功能磷酸钙骨水泥的构建和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丁凯;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造血细胞膜靶抗原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10 梁国明;家畜生殖轴和生长轴基因进化驱动力及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婷婷;钛植入体表面乳铁蛋白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生物学评价[D];重庆大学;2018年

2 哈斯格日图;牛乳中内源性乳铁蛋白在牛乳房炎治疗中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3 陈菁;老年女性血清乳铁蛋白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毛珂;热致聚(2-甲基-2-VA唑啉)涂层用于婴幼儿奶粉中乳铁蛋白的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杨雪;乳铁蛋白抗菌肽抗胃癌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6 李雅;乳铁蛋白免疫复合物活化的单核细胞对人淋巴瘤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7 郭婧;牛乳铁蛋白对大鼠小肠空肠上皮细胞株的影响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8 李亚璞;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牛乳铁蛋白含量免疫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邹励丹;牛乳铁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姜法铭;小型猪乳铁蛋白N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11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711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a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