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基于材料表面微纳米界面调控的细胞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04:15
【摘要】:癌症在整个身体中的传播是由循环肿瘤细胞(CTCs,Circulating tumor cells)引起的。这些细胞从原发肿瘤脱离并从血流移动到随后肿瘤生长的新位点。它们携带有关原发性肿瘤的信息,因而有可能成为疾病诊断和进展的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然而,当前用于测量和研究患者血液样品中的这些细胞的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有限的,阻碍了它们实现全部的临床潜力。大多数细胞-材料相互作用是由生物活性界面介导的,因此了解构成界面的材料以及它们如何发挥其功能非常重要。最近的研究已经开发了几种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界面,尝试提高CTC捕获的效率。然而,这些纳米材料中的CTCs特异性识别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是有限的。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自下而上”的模型方法,制备了一种表面既具有微米结构又具有纳米结构的类似于“蜂窝状”的微结构界面的TiO_2纳米线基底,在其表面进行癌细胞的培养与黏附形态的研究工作。2、利用一步水热法在微凹槽表面制备TiO_2纳米线,在其表面进行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与黏附形态的研究工作。这种微纳米基底制备过程高度可控,随着水热时间的增长,TiO_2纳米线的密度变大以及长度变长。3、制备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GO)生物界面的有机电化学晶体管传感器(OECT),用于癌细胞检测。将GO掺杂进OECT活性层,GO的粗糙纹理可以增强CTC和生物界面之间的地形相互作用,并且能提高CTC粘附在OECT有机活性层上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助于高效CTC捕获。此外在OECT的活性层表面进行特异抗体修饰,使其能特异性的捕获循环肿瘤细胞并加以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江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318;TB383.1
【图文】:

示意图,癌细胞,原理,示意图


胃癌患者的外周血样品进行了 CTC 捕获研究。3 个结了 CTC,每 0.5 mL 的血液样本中有 0 到 2 个 CTC。7 CTC,每 0.5 mL 血样中有 3 到 19 个 CTC,这些结果敏感性。Wang 等[9]设计了一种 pH 和葡萄糖双响应表胞(图 1-2)。在没有葡萄糖的 pH 6.8 下,聚合物刷可特异性结合。当将葡萄糖浓度增加至 70×10-3M 并同葡萄糖可以替代唾液酸并与聚合物刷形成稳定的复合,SiNW 阵列在细胞捕获和释放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胞突起之间提供了 3D 拓扑相互作用,从而大大增强了的响应速率。Hou 等[10]将具有修饰了特异性抗体的热构相结合,用于捕获循环肿瘤细胞,随后,这些捕获后的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活力,如图 1-3 所示。

示意图,原理,示意图,粘附


图 1-3 CTCs 的温控捕获与释放原理示意图[10]烯(GO)能应用到药物输送和生物传感等,是一种很有前途[11]制备了抗体修饰的还原性氧化石墨烯(rGO)膜,这种薄膜效率,这是因为制备的 rGO 膜的低刚度提供了协同地形相互作地形相互作用之外,与其他刚性的人工基质相比,rGO 薄膜的生物体的细胞微环境,从而促进了细胞 - 环境相互作用。与此负电荷性和超亲水性有助于降低细胞的非特异性粘附,与裸特异性细胞的粘附急剧减少。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极其灵获的简单操作。与纳米材料结合的技术技术与纳米技术相结合,可以克服在 CTCs 检测过程中血样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聪慧;黄金荣;宋永超;许太林;张学记;;微纳米马达的运动控制及其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7年01期

2 王威;梅永丰;官建国;;微纳米马达研究的多学科交叉[J];科学通报;2017年Z1期

3 孔磊;牟方志;姜玉周;李小丰;官建国;;自驱动微纳米马达的设计原理与结构简化方法[J];科学通报;2017年Z1期

4 刘秋菊;熊若晗;宋艳芳;王珊珊;王婉婷;;微纳米气泡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03期

5 王嫘;刘聪;许忠斌;;微纳米多孔聚合物在食品包装和检测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7年19期

6 彭砚淼;;专家共话微纳米复合材料与产业前景[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7年01期

7 余震;陈定方;朱宏辉;袁莎;郑慧;;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微纳米切削模拟研究进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11期

8 ;南工大教授发明在微纳米级空间制备有序材料新方法[J];中国粉体工业;2012年02期

9 王永磊;王文浩;代莎莎;徐学信;薛舜;许斐;贾钧淇;;微纳米气泡发生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10 王禹静;;微纳米气泡应用于水中污染物氧化降解的进展与挑战[J];化工设计通讯;201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微纳米气泡技术及其在增氧灌溉方面的应用[A];第四届中国农业精准灌溉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7年

2 李喜德;;基于探针平台的微纳米固体实验检测技术、平台及其关键问题探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亮;李喜德;;微纳米尺度实验中的夹持方法及其强度分析[A];第三届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4 殷雅俊;;微纳米卷曲空间调制出的驱动力[A];第十二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殷雅俊;吴继业;王绪桂;;微纳米卷曲空间的曲率和曲率梯度调制的驱动力[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张郭亮;董春迎;;三维微纳米裂纹与夹杂相互作用的边界元法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沈继平;;微纳米颗粒的扑集与除尘[A];第七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暨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魏悦广;;材料微纳米尺度力学问题的离散位错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纪强;姜学松;印杰;;结合光刻和反应性相分离技术发展一种简单有效制备微纳米复合图形的方法[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10 刘超;张冬仙;何玉琳;;微纳米尺度光热膨胀机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徐佳倩 记者 衣春翔;哈工大研制出世界首例双引擎人造微纳米机器[N];黑龙江日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张宣;微纳米“黑科技”成就手机炫酷颜值[N];新华日报;2018年

3 记者 衣晓峰;双引擎微纳米机器像企鹅那样游动[N];健康报;2018年

4 胡阳 本报记者 沈洪;微纳尺度间 接轨大世界[N];中国质量报;2017年

5 ;超微纳米刷在美国问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6 通讯员 黄志鹏;微纳米铁粉项目在泰钢投产[N];莱芜日报;2014年

7 记者 白毅;微纳米粒子对人体多系统均有不良影响[N];中国医药报;2014年

8 记者 廖先旺;欧洲最大微纳米教研中心启用[N];人民日报;2006年

9 记者 杨路遥 通讯员 陆雪林;推动微纳米科技产学研结合[N];上海科技报;2010年

10 龚学;我国微纳米电极制备研究取得突破[N];中国船舶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吉元;微纳米火箭的表界面及运动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石泽祥;MMT/SiO_2/LDPE微纳米复合电介质结构形态与电学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年

3 崔国栋;微纳米多孔结构铁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4 王林;化学驱动微纳米马达运动规律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许太林;超声控制与驱动微纳米马达[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6 尹彩流;CaC_2-CHCl_3(CCl_4)体系制备微纳米碳球(管)及其结构表征[D];中南大学;2008年

7 胡庆;用于牙髓损伤修复的新型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的仿生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罗海梅;基于微纳米工艺技术的新型光纤模间干涉器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陆方;基于季铵化微纳米二氧化硅的竹材改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10 王薇;种植体微纳米形貌对成骨细胞行为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婷;以复合聚氨基酸为基体的自驱动微纳米马达的设计和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春亭;基于反应挤出阴离子聚合尼龙6微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3 刘红妮;基于材料表面微纳米界面调控的细胞研究[D];江汉大学;2019年

4 邓卓yN;基于光诱导对流一元与ZnO-TiO_2二元马达集群的构建及运动行为[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5 崔震林;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纤维膜及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6 江亮;稀土氟化物微纳米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7 曾庆杨;微纳米粒子协同层间增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8 吕尧兵;微纳米粒子聚合物薄膜的辐射制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9 詹绍义;热喷涂车间微纳米粉尘迁移规律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10 周金香;静电纺聚丙烯腈微纳米纤维染色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21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721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3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