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侧生物力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6 00:53
【摘要】:目的: 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建立髋关节的高仿真模型,并应用有限元要素法对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从而获取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术时最佳的截骨位置及旋转角度,以实现术后髋关节周围生物应力的均匀分布。 方法: 采用临床正常的24岁男性的下肢全长CT建立解析模型,CT的层厚为1.25mm,通过mimics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模型包括骨盆、骶骨、左侧股骨的上半段。并且区分皮质骨、松质骨、软骨、关节唇盂。将各个组成部分根据文献赋予相对应的材料系数[2、4、6、23、27]。对于髋关节发育不良模型的髋臼股骨头覆盖状态[1、3、18],通过X线平片测定CE角及VCA角后,分别建立CE角、VCA角同为15、10、0度的骨盆模型。荷重条件根据文献[6]在骶骨上方设定垂直向下700N的力量,采用增分法分10步逐步增加载荷量。边界条件上,我们在坐骨的前后轴向上约束模型,在股骨远端完全固定。关节面的应力通过三维有限元软件MSC.MARC进行分析计算。设定髋臼与股骨头为接触面。将上述模型分别进行计算分析。 结果: 正常髋关节模型上,髋臼前外侧缘到髋臼顶部应力分布均匀。髋臼发育不良模型,与正常髋关节对比,mises应力值增高。随着CE角、VCA角的减少,髋臼与股骨头接触面积减小,但生物应力随之增加。正常模型与CE角及VCA角分别为15、10、0度模型上,髋臼上缘的应力值呈峰值,分别为17.3MPa、18.9MPa、24.6MPa、35.8MPa。另一方面,髋臼发育不良模型的生物应力集中的特点是:CE角、VCA角均为15度模型和10度模型,髋臼应力集中区域为髋臼前外侧;CE角、VCA角均为0度模型的髋臼应力集中部位则以髋臼后方为中心。 结论: 本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CE与VCA角从正常逐渐减小到0度时,关节软骨的有效负重面积也减小,在荷重条件相同条件下,软骨承重部分的接触应力增大。当CE角、VCA角减小时,髋臼与股骨头接触面积减小。髋臼对于股骨头的被覆面积减小使髋关节股骨头向外侧位移,当股骨头侧方位移超出关节接触面积的约束范围时就会发生脱位。 由于先天性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DDH)的患者生理解剖结构的改变,使髋关节周围生物应力发生变化,导致关节软骨内张力超过组织适应能力,关节软骨萎缩变形,甚至消失;软骨下骨内假性囊肿形成,周围骨质增生,骨赘形成,最终发展成骨性关节炎(OA)[7、9]。而对DDH患者在行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术治疗时,可根据髋关节周围的生物应力分析获得最佳的截骨位置以及旋转角度,达到股骨头与髋臼的最佳覆盖效果,使髋关节的应力均匀分布,从而延缓了骨性关节炎的进展速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迎松,胡侦明,劳汉昌;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年07期

2 沈彬,裴福兴,杨静;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重建[J];中华外科杂志;2004年16期

3 魏tD;宋树春;邹士平;;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08年22期

4 刘彤;齐欣;刘建国;;脊髓灰质炎合并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06期

5 杨柳;;提高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治水平[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8年04期

6 严伟洪;刘志伟;李欢;孙晓亮;;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手术的特点[J];江苏医药;2010年22期

7 王雷;尚希福;;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新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17期

8 俱艳霞;魏巍;俱西驰;刘小红;;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11期

9 张卫红;龚春柱;;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年02期

10 李勇军;罗海燕;许欢;黄灼钊;;探析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和干预[J];首都医药;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坤正;;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骨贮备与髋臼重建[A];2009年全国骨与关节损伤新技术研讨会暨第六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蔡文基;;无柄髋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3 刘伟;;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严世贵;吴立东;何荣新;吴浩波;;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A];2005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裴福兴;;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选择[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章军辉;冯建翔;狄正林;何志勇;徐荣明;;全髋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重建[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毛宾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郑帮明;尹东;;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A];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王丽莉;;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的统计分析[A];2013山东省儿童保健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3年

10 王岩;;髋关节发育不良高位脱位外科决策[A];2009第一届贵州骨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关振鹏;髋关节发育不良 怎样做关节置换[N];健康报;2011年

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童学波;髋关节发育不良为何要早治[N];家庭医生报;2005年

3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杨文;新生儿早做髋关节检查[N];健康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政;COMP在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表达及意义[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秦彦国;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优化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假体置换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永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房光;植骨在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9年

3 赵成亮;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张国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孙骏;不同手术方法对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7 谭晓谦;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效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8 吴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9 陈曦;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10 宋德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性骨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04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804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f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