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传递的含金属功能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应用
【学位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318.08;O634
【部分图文】:
南京邮电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探针在内的各种光学分子探针的出现极大推动了体内外光学分子传感和成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飞快进步,各种光学探针的设计和制备在改进 OMSI 技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11-14]。因此不断开发功能丰富、性能优越的光学探针已成为科研领域的热点。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ESIPT)、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FRET)和天线效应(antennaeffect)在内的一系列传感机制都得到了很好的理解与应用。1.2.1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PET 作为一种经典的发光机制,通常用于设计检测后荧光猝灭或增强的光学探针[18-28]。如果探针的电子受体部分提供的轨道的能量介于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ighest occupiemolecularorbital,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owestunoccupiedmolecularorbital,LUMO之间,则可以发生分子内 PET。根据就近轨道合并原则,PET 的转移方向可以从电子受体轨道到发色团 HOMO 轨道转移,也可以从发色团激发态 LUMO 轨道到空轨道转移。一般来说,对于基于 PET 机制的光学探针,识别基团与分析物的结合作用能够诱导位于发色团 HOM和 LUMO 之间的分子轨道出现或消失,从而导致发色团的荧光猝灭或增强。
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体的电荷转移(metaltoligandchargetransfer,MLCT)、配体内电荷转移(ansfer,ILCT)、配体到配体的电荷转移(ligand to ligand charge transfer,L互作用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etal-metal to ligand charge transfer,MMLCT)的电荷转移(metal to ligand-ligand charge transfer,MLLCT)以及金属中centered,MC)等[30-38]。不同的激发态可决定配合物具有不同的光物理性质物选作光学探针的设计策略包括分析物诱导配体的 π 共轭程度变化或在检置换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瑞彬;王峰;;驻波问题探究[J];物理之友;2017年01期
2 游隆信;;谈食物网中能量传递的计算[J];生物学教学;2007年03期
3 钱建设;;推广就是能量传递的过程——生煤饼炉子的启示[J];中国农资;2016年03期
4 柳方杰;;能量传递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7年06期
5 孙旋;张烈平;;论专业教师正能量传递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20期
6 黄世华;楼立人;;严懋勋教授和能量传递研究[J];发光学报;2008年04期
7 赵福利,郑锡光,汪河洲,张景民,赵井泉;藻胆体杆核复合物的能量传递途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8 赖朝荣;;生产力诸因素的合理组合推动生产力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02期
9 钱三鸿;杨东华;;苯乙烯生产的能量传递-转换模型[J];石油化工;1987年01期
10 潘宪明;吴季兰;;正己烷-TBP体系的光化学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家骅;张霞;郝振东;钟瑞霞;叶松;聂兆刚;王笑军;;基于能量传递机制的新型稀土发光材料[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马玉臣;;光合作用过程中新的暗态对能量传递的调控[A];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7年
3 张治元;周岩;王丽华;刘育;;基于邻菲Up啉并24-冠-8配位聚合物的固态能量传递研究[A];全国第十八届大环化学暨第十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6年
4 马玉臣;;光合作用过程中新的暗态对能量传递的调控[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报告集[C];2017年
5 庞小峰;;在蛋白质分子中生物能量传递的新理论及其实验证实[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生物物理与重大疾病分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夏上达;PeterA.Tanner;;固体中稀土离子间非对角单声子协助的能量传递[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7 罗遵度;陈雨金;林炎福;廖金生;黄建华;黄艺东;;改进的离子间能量传递无规行走理论[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殿元;马紫阳;尹民;夏上达;;稀土离子发光体系中的谱交迭能量传递模型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9 王水才;贺俊芳;蔡霞;刘晓;彭菊芳;李良壁;匡廷云;;PSII捕光天线色素分子到反应中心能量传递研究[A];第十届全国基础光学与光物理学术研讨会和第十一届激光物理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封宾;滕枫;唐爱伟;王琰;候延冰;王永生;;以CdSe纳米晶标记溶菌酶后有关能量传递的研究及应用[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万生 通讯员 郭潇佳;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构建途径选择物质能量传递体系[N];中国科学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杨文俊 本报通讯员 康彦萍;把更多正能量传递给父老乡亲[N];山西日报;2019年
3 记者 王文安;市委讲师团 把主旋律和正能量传递到每一个角落[N];晋中日报;2019年
4 记者 李新安;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聚焦总目标把正能量传递到各族群众的心坎上[N];伊犁日报(汉);2018年
5 本报记者 郭言 通讯员 陈宗银;建设文明家庭 加速正能量传递[N];宿迁日报;2016年
6 本报记者 姜天骄;把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N];经济日报;2017年
7 记者 张翼飞;让更多人了解郑州好人 把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N];郑州日报;2017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齐荣花 邵占利;来一次满满的能量传递[N];石油管道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刘阳;将中国能量传递给全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李静;把“燃力”和正能量传递给更多青年[N];文汇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晓雪;结构调控对磷灰石结构发光材料中稀土离子间能量传递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蒋嘉洋;基于能量传递的含金属功能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3 刘雯;Tm~(3+)(Er~(3+))/Yb~(3+)掺杂镥基/锆基氧化物中的能量传递与发光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年
4 曾鹏;基于f-d跃迁的三种含氧酸盐稀土荧光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5 刘晓;飞秒激光诱导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分子在光系统Ⅱ中能量传递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4年
6 刘淑娟;离子型小分子与高分子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表征与光电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孙川;太阳房典型组件能量传递规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韩镭;羧脒盐桥介导的单重态和三重态能量传递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9年
9 李艳艳;几种近紫外白光LED用(氮)氧化物发光材料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10 Khizar-ul-Haq;有机电致发光的能量传递和载流传输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英男;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延迟荧光材料的非能量传递型WOLED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2 刘奇昕;镧系掺杂氟化物发光材料的合成、多色发光及能量传递[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3 潘雨;近红外下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发光性质及其能量传递机制的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8年
4 金可燃;绿光到近红外光的余辉能量传递及近红外余辉增强[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5 叶仕凡;非等价取代对荧光材料的发光性能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6 鲍奇;基于能量传递与基质调控获取颜色可调型NaBaB_9O_(15)荧光粉及其性能调控[D];河北大学;2019年
7 王志鹏;基于格位取代和能量传递实现Mg_2Y_2Al_2Si_2O_(12)基荧光粉的光谱调控[D];河北大学;2019年
8 陈云;基于能量传递获得颜色可调的单一基质型Ba_3Y(PO_4)_3荧光粉[D];河北大学;2019年
9 刘亚丽;稀土离子掺杂硅酸镧锶荧光粉的发光及其物理特性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9年
10 边晓敏;稀土离子激活K_2YF_5的近红外发光特性及能量传递机制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12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81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