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三种光固化树脂基窝沟封闭剂性能的体外比较实验

发布时间:2020-09-29 11:44
   目的:比较三种临床常用的光固化型树脂基窝沟封闭剂的微渗漏情况、抗剪切粘接强度及抗压强度,为临床选择性能良好的窝沟封闭剂提供参考。方法:实验一 三种窝沟封闭剂微渗漏及边缘适合性的比较收集因正畸减数需要新鲜拔除的健康无龋、符合本实验要求的12~14周岁青少年上颌第一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A、B、C3组(n=10),分别用SDI Conseal f(A组)、UltraSeal XT(B组)和3M Clinpro(C组)封闭剂行完善的窝沟封闭。窝沟封闭后将所有样本置于37℃恒温水浴箱中24h,完成后置于5(±2)℃冷水和55(±2)℃热水中进行循环浸泡,每个温度停留30s,转移时间为5s,进行5000个循环周期。取出样本后吹干备用。每组中8个样本用自凝塑料封闭根尖孔,距封闭材料边缘1mm以外均匀涂布两层指甲油。晾干后把样本浸入2%亚甲蓝溶液中进行染色,24小时后取出,流水彻底冲洗多余染料。然后将离体牙表面涂抹的指甲油剥落并晾干。将各组样本固定在医用硬组织切割机上,沿牙齿中央沟近中点隙、远中点隙及近远中点隙连线的中点3点相应的位置沿颊舌向片切标本,每个样本得到6个剖面。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各组样本微渗漏情况及染料渗入深度,实验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余下的2个样本沿颊舌向正中处切开,用扫描电镜观察封闭剂渗入窝沟的深度以及结合界面的状况,选择性照相。实验二 三种窝沟封闭剂抗剪切强度的比较收集因正畸减数新鲜拔除的健康无龋、符合本实验要求的12~14周岁青少年上颌第一前磨牙15颗,制成牙釉质块30个,随机分为3组(n=10)。取其较平坦的近远中面与3种封闭剂粘接,所有样本置于37℃恒温水浴箱中24h。完成后进行5000个冷热循环周期。测其剪切强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三三种窝沟封闭剂抗压强度的比较利用聚四氟乙烯模具制备3种封闭剂圆柱体(直径4mm,高4mm)各10个,所有样本置于37℃恒温水浴箱中24h。浸泡完成后进行5000个冷热循环周期。测其抗压强度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三种封闭剂边缘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显示,UltraSeal XT与牙釉质完全结合在一起,并渗透到窝沟底部,SDI Conseal f、3M Clinpro虽与釉质结合较紧密但窝沟底部的封闭剂中有气泡或断裂。2.C组剪切粘接强度最高,为(6.57±0.18)MPa;A组次之,为(6.56±0.28)MPa;B组的剪切强度最低,为(4.58±0.13)MPa。A、C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B组抗压强度最高,为(281.60±17.40)MPa;A组次之,为(223.12±42.28)MPa;C组的抗压强度最低,为(218.13±57.83)MPa。B组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本实验条件下,3M Clinpro与UltraSeal XT封闭剂与釉质的边缘密合性较好,效果较佳。2、SDI Conseal f、3M Clinpro封闭剂的抗剪切粘接强度较高,能抵抗常规口腔咀嚼应力,可满足临床粘接需求,提高封闭剂的保留率。3、UltraSeal XT封闭剂的抗压强度最高,在临床应用中长期耐磨性较好,能更好地承受咬合力,延长封闭剂的使用寿命。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83.1
【部分图文】:

严重程度,分级图,封闭剂,釉质


分别进行2次评估(每两次评分时间间隔1周),这样每个剖面处共得到4次评分,取4个评分中的最高分并纳入统计分析。染料渗漏按其严重程度分可为4级(详见图2.1):0:封闭剂与釉质结合边缘无染料渗入;

柱状图,柱状图


微渗漏程度分级统计柱状图

封闭剂,釉质,亚甲蓝,结合界面


图 1.2 封闭剂与釉质结合界面的亚甲蓝微渗漏情况A 图:0 分;B 图:1 分;C 图:2 分;D 图:3 分 (E:釉质,S:封闭剂)3.1.2 扫描电镜观察1.A 组(SDI Conseal f):低倍镜下(×50)可见,封闭剂完全渗透至窝沟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宇;;窝沟封闭剂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09期

2 戴昕;翁燕;;两种窝沟封闭剂预防儿童龋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28期

3 汤春仙;;应用树脂型窝沟封闭剂行窝沟封闭术防龋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年25期

4 鲍美娟;;窝沟封闭剂在儿童正畸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年21期

5 林幼钗;伊斯蒂莎窝沟封闭剂防龋治疗效果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4年02期

6 范红梅;;窝沟封闭剂临床应用167例疗效观察[J];工企医刊;1998年01期

7 陈华,李旺森,石爱梅;窝沟封闭剂防龋3a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年05期

8 张清芳,秦媛;窝沟封闭剂的防龋追踪[J];中国临床医生;1999年08期

9 李洁;窝沟封闭剂临床应用的护理配合[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6年01期

10 韩晓兰,张磊,朱兴国;窝沟封闭剂的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和光;林焕彩;;国产窝沟封闭剂的应用[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2 师媛;;窝沟封闭剂脱落原因的分析与讨论[A];玉溪市医学会第十届口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馨;;窝沟封闭剂与儿童龋齿的预防[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4 张建国;王强;;两种排唾法对窝沟封闭剂固位率的影响[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湖南省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 刘丽辉;护好“六龄齿”不忘六大招[N];大众卫生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维伟;窝沟封闭剂临床应用材料和方式及防龋效果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李锋;季铵盐型抗菌单体改性窝沟封闭剂的基础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慧;三种光固化树脂基窝沟封闭剂性能的体外比较实验[D];郑州大学;2019年

2 胡运通;季铵盐包裹溴化银纳米复合物在窝沟封闭和MMPs活性调控中的作用[D];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3 张海亮;不同窝沟封闭剂封闭性能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刘贞;氟保护漆和窝沟封闭联合应用防止继发龋的体外实验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周妮;不同粘结系统及封闭材料应用于窝沟封闭的体外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6 张洪月;三种酸蚀方法及两种封闭材料对窝沟封闭的边缘微渗漏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姜永;纳米金刚石无机填料对光固化窝沟封闭剂性能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陈琛;两种含氟窝沟封闭剂的临床应用及微渗漏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韦克珍;不同牙面处理方法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10 李正明;窝沟封闭剂在减少金属托槽周围微渗漏的体外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29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829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5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