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陶瓷涂层与天然牙本质结合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0 00:17
目的将环氧树脂陶瓷材料引入口腔领域,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检测环氧树脂陶瓷与天然牙本质的粘接性能,并对其耐磨性、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为预防和治疗牙齿磨耗问题提供新思路。方法1粘接性能检测:用高速手机,在喷水状态下,磨除离体牙?面牙釉质。将暴露牙本质的部分切割成厚度不小于2mm的牙片40个,表面打磨抛光。将牙片随机分为4组(n=10),A、B、C组牙本质表面分别进行如下处理:表面不做处理,Super-Bond C&B中牙本质酸蚀剂处理,37%正磷酸处理。A、B、C组处理后分别刷涂陶瓷涂层。D组作为对照组,采用Super-Bond C&B中牙本质酸蚀剂处理牙本质表面后,刷涂Super-Bond。对各组涂层表面形貌进行分析,采用划痕实验仪检测涂层失效时的力值,评价涂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2耐磨性检测:将牙釉质、牙本质、环氧树脂陶瓷材料和Super-Bond C&B制成d=10mm,h=50mm的标准试件。人工唾液条件下,将四组试件置于微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与滑石瓷进行对磨,记录动态摩擦系数,计算体积损失量。3扫描电镜记录划痕实验、耐磨性实验后材料的表面形态,对材料性能进行...
【文章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涂层表面形貌(图(a)(b)(c)(d)分别代表A、B、C、D组)
8图 2 牙本质粘接界面(图序号与分组相对应)Fig.2 Dentin bonding interface (the figure number corresponds to the grouping)
图 3 各组材料划痕实验后的表面微观形貌Fig.3 Surface topography of each group of materials after scratch test1.2.2 涂层的耐磨性能1)摩擦系数摩擦系数是反映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的参数。本文的实验模拟口腔环境,在室温人工唾液浸泡下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各组材料与滑石瓷对磨后摩擦系数的变化如图4 所示。牙釉质组的摩擦系数在实验初期,迅速升至 0.14 后,逐渐有下降的趋势,最低为 0.13 左右;Super-Bond 组的摩擦系数在实验开始后迅速提高到 0.13,然后在后续的实验过程中趋于稳定,摩擦系数较牙釉质组低;牙本质组的摩擦系数在实验初期飙升至 0.14,然后逐渐降低,最低可达到 0.1 左右,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摩擦系数又开始回升,浮动趋势不稳定;环氧树脂陶瓷材料的摩擦系数在实验开始与釉质组变化相同,迅速增加,之后稳定于 0.14 左右,与并且随着时间延长,趋势稳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唾液条件下3种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研究[J]. 梁乙然,郭斌,罗强,李冰清,吕岩,赵睿,吴昊,王一珠.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8(05)
[2]等离子喷涂氧化锆涂层钛种植体骨结合能力的动物实验[J]. 黄正非,王志峰,李传花,郝丹,蓝菁.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8 (04)
[3]锌离子含量对微弧氧化涂层促成骨活性及抗菌性能的影响[J]. 张震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10)
[4]Hybrid-coat联合树脂充填治疗敏感型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 汪轶,何宏. 上海口腔医学. 2018(01)
[5]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 尹秋林.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20)
[6]Palindrome H新型肝素涂层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 李导,肖观清,申伟,侯爱珍,陈囿元,李燕,温振英,蔡素晓,孔耀中. 实用医学杂志. 2017(12)
[7]微波烧结与常规烧结对牙科用氧化锆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 胡国新,杨瑛,江月梅,夏文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02)
[8]Super-bond C&B粘结剂粘结再植和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磨牙疗效观察[J]. 陶安军,林崇韬,谭玉辉,徐慧玲,许建辉. 中国校医. 2016(10)
[9]3种粘接材料在离体后牙纵折粘接中的抗压和抗剪切强度比较[J]. 李婷,高晓蔚,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6(02)
[10]不同材料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生物相容性分析[J]. 林鸿雷,王月燕,卢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08)
博士论文
[1]担载药物和抗体的双面涂层冠脉支架的构建及应用[D]. 宋春莉.吉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细菌纤维素涂层的小口径人造血管研究[D]. 王聪.东华大学 2012
[2]口腔用湿性粘结剂(UB-1)的研制及粘结性能检测[D]. 姜涛.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67680
【文章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涂层表面形貌(图(a)(b)(c)(d)分别代表A、B、C、D组)
8图 2 牙本质粘接界面(图序号与分组相对应)Fig.2 Dentin bonding interface (the figure number corresponds to the grouping)
图 3 各组材料划痕实验后的表面微观形貌Fig.3 Surface topography of each group of materials after scratch test1.2.2 涂层的耐磨性能1)摩擦系数摩擦系数是反映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的参数。本文的实验模拟口腔环境,在室温人工唾液浸泡下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各组材料与滑石瓷对磨后摩擦系数的变化如图4 所示。牙釉质组的摩擦系数在实验初期,迅速升至 0.14 后,逐渐有下降的趋势,最低为 0.13 左右;Super-Bond 组的摩擦系数在实验开始后迅速提高到 0.13,然后在后续的实验过程中趋于稳定,摩擦系数较牙釉质组低;牙本质组的摩擦系数在实验初期飙升至 0.14,然后逐渐降低,最低可达到 0.1 左右,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摩擦系数又开始回升,浮动趋势不稳定;环氧树脂陶瓷材料的摩擦系数在实验开始与釉质组变化相同,迅速增加,之后稳定于 0.14 左右,与并且随着时间延长,趋势稳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唾液条件下3种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研究[J]. 梁乙然,郭斌,罗强,李冰清,吕岩,赵睿,吴昊,王一珠.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8(05)
[2]等离子喷涂氧化锆涂层钛种植体骨结合能力的动物实验[J]. 黄正非,王志峰,李传花,郝丹,蓝菁.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8 (04)
[3]锌离子含量对微弧氧化涂层促成骨活性及抗菌性能的影响[J]. 张震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10)
[4]Hybrid-coat联合树脂充填治疗敏感型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 汪轶,何宏. 上海口腔医学. 2018(01)
[5]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 尹秋林.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20)
[6]Palindrome H新型肝素涂层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 李导,肖观清,申伟,侯爱珍,陈囿元,李燕,温振英,蔡素晓,孔耀中. 实用医学杂志. 2017(12)
[7]微波烧结与常规烧结对牙科用氧化锆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 胡国新,杨瑛,江月梅,夏文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7(02)
[8]Super-bond C&B粘结剂粘结再植和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磨牙疗效观察[J]. 陶安军,林崇韬,谭玉辉,徐慧玲,许建辉. 中国校医. 2016(10)
[9]3种粘接材料在离体后牙纵折粘接中的抗压和抗剪切强度比较[J]. 李婷,高晓蔚,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6(02)
[10]不同材料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生物相容性分析[J]. 林鸿雷,王月燕,卢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08)
博士论文
[1]担载药物和抗体的双面涂层冠脉支架的构建及应用[D]. 宋春莉.吉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细菌纤维素涂层的小口径人造血管研究[D]. 王聪.东华大学 2012
[2]口腔用湿性粘结剂(UB-1)的研制及粘结性能检测[D]. 姜涛.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67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96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