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基于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的锋电位分类及神经元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3 09:44
  视觉作为高等动物最主要的感觉系统,是接收外部信息最有效的方式。初级视觉皮层是视觉信息初级加工和处理的区域,几乎90%的来自视网膜的视觉信息都在该区域进行初级处理。视皮层神经元锋电位携带了丰富的神经元活动信息,是神经系统进行信息表达的载体。因此,研究神经元锋电位对于研究视觉信息的传输和编码以及大脑的工作机理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采集了初级视觉皮层神经元锋电位信号,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的神经元锋电位分类方法,并从神经元放电同步性和朝向选择性两个方面对初级视觉皮层神经元特性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数据采集。通过了解动物视觉信息的传递通路和传输机理以及初级视觉皮层信息传递的特点,确定了初级视觉皮层为大鼠视觉信号采集的最佳位置。在现有实验平台和实验方案基础上,采集了大鼠初级视觉皮层神经元锋电位信号;(2)神经元锋电位的分类。针对采集到的神经元锋电位电信号,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的神经元锋电位分类方法。利用本算法中支持向量机适合有限样本分类和具有全局最优解的特点,结合遗传算法的随机优化能力,实现了锋电位的分类,获得较高的分类准确率。通过对多组实验数据分类结...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的锋电位分类及神经元特性分析


大鼠视觉生理系统的结构图

示意图,视网膜,示意图,视锥细胞


经节细胞(GC)层。感受器细胞层:入射光线在此处被转换成为视觉电信号。视网膜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视锥细胞具有色彩选择性,对光敏感下对色彩的细节辨别具有重要的作用,集中分布于视网膜的中央凹)处。中央凹位于视网膜的中心,用于观察外界物体时感知其细节胞包含一种与视锥细胞不同的光色素,对暗视觉敏感,对光的敏感胞高,不能够分辨颜色,能够在眼睛暗适应时观察微弱光线或弱光视觉,分布于视网膜中央凹的周围。SD大鼠的光感受器以视杆细胞双极细胞层:为视网膜的第二级神经元,主要由双极细胞组成,为经节细胞之间的联络神经细胞,其轴突与神经节细胞形成突触,负;神经节细胞层:为视觉的第三级神经元,位于视网膜的最内层,是神经元。神经节细胞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视觉信息在视网膜中的传递机理色素上皮细鞭

平台,实验平台,名称,功能


大鼠实验平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刺电信息的神经编码特性[J]. 周涛,郭义,郭永明,陈泽林.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12)
[2]非线性物理破解神经编码机制[J]. 龙长才,张燕平,陈卫国,秦佑国.  物理. 2007(07)
[3]多电极锋电位信号检测与分类方法研究[J]. 丁伟东,袁景淇,梁培基.  仪器仪表学报. 2006(12)
[4]MEA信号锋电位的小波变换分类[J]. 刘海龙.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6(04)
[5]小鸡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反应特性:多电极记录研究[J]. 陈爱华,周艺,龚海庆,梁培基.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3(01)
[6]基于模板匹配与支持矢量机的人脸检测[J]. 梁路宏,艾海舟,肖习攀,叶航军,徐光祐,张钹.  计算机学报. 2002(01)
[7]猫视皮层神经元对光栅反应最优方位在视网膜上分布特性的研究[J]. 周逸峰,寿天德.  生理学报. 1988(02)
[8]视觉经验与皮层神经元感受野特征[J]. 李朝义.  生理科学进展. 1980(01)

博士论文
[1]猫初级视皮层神经元方位选择性强度与抑制的关系[D]. 李光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2]神经锋电位信号识别方法研究[D]. 丁伟东.上海交通大学 2008
[3]视网膜内外网层结构、功能和发育的研究[D]. 邓秋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6
[4]小鸡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电活动的时空编码特性研究[D]. 陈爱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5
[5]整合野对初级视皮层区神经元方位选择性的影响[D]. 陈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5
[6]清醒猴V1区神经元整合野的分类和功能的研究[D]. 徐伟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2

硕士论文
[1]基于非经典感受野特性的轮廓检测算法研究[D]. 龙力.电子科技大学 2009
[2]人脑视觉皮层功能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 邵小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3]支持向量机方法在脑功能信号分析与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 张海军.西北工业大学 2007
[4]多电极阵列上培养神经元网络的锋电位信号处理[D]. 孙倪.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95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095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4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