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信号与脉搏信号同步采集系统的实现
发布时间:2021-06-11 08:10
研究表明,心电和脉搏波信号中包含着人体重要和基本的生理参数。这些生理参数的日常监护与检测,对于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的健康以及心脏疾病的治疗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除此之外,对这些生理参数进行长期监测,还可以了解人体健康状态的变化趋势,从而掌握一些疾病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因此,国内外的学者一直致力于心电信号和脉搏信号的采集分析。已有的一些监护仪系统大多采用个人电脑或是工控机作为波形显示和数据处理的控制器,它们体积大,不易携带。与此同时,一些检测系统直接采用单片机做处理器监护系统,功能较为单一,数据存储量小,使用不是很方便。随着微处理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这就为医疗技术提供了新的平台,促使家庭化医疗成为医疗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方向。因此,在现有心电和脉搏信号的检测和诊断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家庭化特点的心电、脉搏信号采集和分析系统是一个很现实而且有意义的课题。以ARM处理器S3C2440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心电与脉搏信号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装置。该系统对脉搏信号和心电信号进行长时间同步采集,并通过液晶屏对脉搏信号和心电信号波形进行实时显示。利用该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进一步研究心电和脉搏之间的变化关系...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系统程序框架流程图
将心电信号电压进一步放大 25 倍。因此,整个心电信号采集电路对输入的模拟信号放大了 1000 倍左右。心电信号采集电路结构框图如图 3.1 所示。图3.1 心电信号采集电路框图心电信号采集电路的部分特点如下:1)首先将心电信号通过仪用放大器AD623进行放大,其放大倍数为5倍 ;2)压控电压源二阶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都是以AD706芯片为主,并在此芯片外围接上电阻和电容搭建而成的,目的是对心电信号进行高通和低通滤波 ;3)通过后续的运算放大器AD706对心电信号进行逐次放大,此时的放大倍数为40倍。最后,由后置放大器对信号进行一个总的放大,放大的倍数为25倍,最终信号总的放大增益为25X40=1000倍 ;4)通过电平整定电路将放大后的心电信号整定成以满足ARM 处理器S3C2440芯片内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容量SD卡在海洋数据存储中的应用[J]. 范寒柏,王少仙,彭安.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0(04)
[2]基于半导体压阻传感器的脉搏信号采集系统[J]. 苏日娜,宋蜇存.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6)
[3]脉象传感器的发展概况[J]. 姜斌,宋蜇存,于鹏. 科技资讯. 2007(05)
[4]基于脉搏波的新型血流参数检测仪的研制[J]. 吴水才,刁越,刘有军,张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5(02)
[5]中医脉象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 燕海霞,王忆勤,李福凤.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01)
[6]心电检测系统中单片机的抗干扰设计[J]. 吴银琴.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7]三种主流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的移植及性能比较[J]. 丁丁,习勇,魏急波. 电子产品世界. 2004(09)
[8]心电—脉搏协同报警监测技术与血压监护[J]. 王俐,钟昭林. 医疗卫生装备. 2003(05)
[9]μC/OS-II在ARM上的移植[J]. 李明. 电子设计应用. 2003(04)
[10]基于LINUX的嵌入式GUI[J]. 解超,李善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09)
硕士论文
[1]心电信号与气象因子同步采集系统的实现[D]. 方浩.中南民族大学 2010
[2]心电脉搏信号同步采集分析系统的研究[D]. 柴龙.兰州理工大学 2008
[3]便携式心电分析仪的低功耗采集系统及软件体系研究[D]. 张文昌.浙江大学 2007
[4]多生理信号采集系统的研制[D]. 孙良.西北工业大学 2007
[5]家庭式心电检测系统研究及实现[D]. 徐世彬.西安科技大学 2006
[6]基于USB2.0接口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青丽.西南交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24182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系统程序框架流程图
将心电信号电压进一步放大 25 倍。因此,整个心电信号采集电路对输入的模拟信号放大了 1000 倍左右。心电信号采集电路结构框图如图 3.1 所示。图3.1 心电信号采集电路框图心电信号采集电路的部分特点如下:1)首先将心电信号通过仪用放大器AD623进行放大,其放大倍数为5倍 ;2)压控电压源二阶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都是以AD706芯片为主,并在此芯片外围接上电阻和电容搭建而成的,目的是对心电信号进行高通和低通滤波 ;3)通过后续的运算放大器AD706对心电信号进行逐次放大,此时的放大倍数为40倍。最后,由后置放大器对信号进行一个总的放大,放大的倍数为25倍,最终信号总的放大增益为25X40=1000倍 ;4)通过电平整定电路将放大后的心电信号整定成以满足ARM 处理器S3C2440芯片内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容量SD卡在海洋数据存储中的应用[J]. 范寒柏,王少仙,彭安.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0(04)
[2]基于半导体压阻传感器的脉搏信号采集系统[J]. 苏日娜,宋蜇存.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6)
[3]脉象传感器的发展概况[J]. 姜斌,宋蜇存,于鹏. 科技资讯. 2007(05)
[4]基于脉搏波的新型血流参数检测仪的研制[J]. 吴水才,刁越,刘有军,张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5(02)
[5]中医脉象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 燕海霞,王忆勤,李福凤.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01)
[6]心电检测系统中单片机的抗干扰设计[J]. 吴银琴.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7]三种主流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的移植及性能比较[J]. 丁丁,习勇,魏急波. 电子产品世界. 2004(09)
[8]心电—脉搏协同报警监测技术与血压监护[J]. 王俐,钟昭林. 医疗卫生装备. 2003(05)
[9]μC/OS-II在ARM上的移植[J]. 李明. 电子设计应用. 2003(04)
[10]基于LINUX的嵌入式GUI[J]. 解超,李善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09)
硕士论文
[1]心电信号与气象因子同步采集系统的实现[D]. 方浩.中南民族大学 2010
[2]心电脉搏信号同步采集分析系统的研究[D]. 柴龙.兰州理工大学 2008
[3]便携式心电分析仪的低功耗采集系统及软件体系研究[D]. 张文昌.浙江大学 2007
[4]多生理信号采集系统的研制[D]. 孙良.西北工业大学 2007
[5]家庭式心电检测系统研究及实现[D]. 徐世彬.西安科技大学 2006
[6]基于USB2.0接口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青丽.西南交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24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224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