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人工泵肺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1-06-17 20:39
[目的]美国马里兰大学人工器官实验室设计了高度整合磁悬浮泵的新型人工泵肺(Artificial Pump-Lung,APL)装置。该装置拟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或需要肺移植的患者提供可长期携带的部分性心肺功能支持。本研究将对APL装置的生物相容性特别是血液相容性进行长期存活的动物实验研究,为最终实现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以羊为实验动物的研究中,APL组(n=5)在全麻气管插管条件下,通过外侧切口,使APL装置分别与右心房和肺主动脉连接。术后30天内静脉持续滴注肝素进行系统抗凝,使ACT值维持在150-180秒。整个研究过程中APL的血泵的转速依据设定的起始流量而设置在5000-6000rpm之间并保持恒定。手术对照组(n=3)只接受开胸手术,而无装置的植入。分别比较各组内及两组之间在研究期间内的器官功能状态,血细胞成分的改变等,同时通过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和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对血小板激活情况进行评价。动物实验终止后,对APL组动物实施大体解剖和组织切片观察。最后对APL装置进行表面血栓分布的评价以及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纤维膜表面的细胞沉积情况。[结果]所有纳入研...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APL装置描述及设计性能
2.1 装置描述
2.2 装置设计性能参数
第三章 研究背景
3.1 APL泵血功能
3.2 APL气体交换能力
3.3 红细胞损伤程度
第四章 动物实验部分
4.1 实验方法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手术方法和麻醉
4.1.3 术后照料及抗凝
4.1.4 终止实验
4.1.5 使用的主要抗体和化学试剂
4.1.6 血液样本采集及处理
4.1.7 APL装置功能的体内评价
4.1.8 APL装置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4.1.8.1 手术损伤评估
4.1.8.2 器官功能评价
4.1.8.3 器官组织学评价
4.1.9 APL装置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4.1.9.1 血细胞成分计数
4.1.9.2 红细胞损伤评价
4.1.9.3 血小板激活程度的评价
4.1.9.3.1 血小板数与可溶性P-选择素的关系
4.1.9.3.1.1 获取血小板
4.1.9.3.1.2 溶解血小板
4.1.9.3.1.3 双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血小板可溶性P-选择素
4.1.9.3.2 流式细胞学检测全血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
4.1.9.3.3 双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
4.1.10 血栓形成评价
4.1.10.1 组织器官内血栓观察
4.1.10.2 APL装置可见血栓评价
4.1.10.3 中空纤维膜表面血液成分吸附观察
4.2 统计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一般情况
4.3.2 术后抗凝
4.3.3 APL装置的功能评价
4.3.3.1 血液流量
4.3.3.2 氧气传输率和动静脉血氧饱和度
4.3.4 APL装置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4.3.4.1 手术损伤评价
4.3.4.2 肝脏功能评价
4.3.4.2.1 血清总蛋白水平和白/球蛋白比值
4.3.4.2.2 AST和ALT
4.3.4.3 肾脏功能评价
4.3.4.3.1 尿素氮和肌酐
4.3.4.4 重要器官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4.3.5 APL装置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4.3.5.1 血细胞成分计数
4.3.5.1.1 Hct
4.3.5.1.2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
4.3.5.1.3 血小板计数
4.3.5.2 PFH水平测定
4.3.5.3 血小板激活评价
4.3.5.3.1 血小板数与可溶性P-选择素的关系
4.3.5.3.2 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
4.3.5.3.3 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
4.3.6 血栓形成评价
4.3.6.1 APL组实验动物大体解剖
4.3.6.2 APL装置表面可视血栓评价
4.3.6.3 中空纤维膜表面细胞沉积
4.4 实验讨论
4.5 实验结论
第五章 研究成果
第六章 研究结论
第七章 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综述
第一章 人工氧合器的起源
第二章 人工氧合器的分类
第三章 膜氧合器的类型
3.1. 碟式膜氧合器
3.2 卷筒膜式氧合器
3.3 中空纤维膜肺
第四章 新一代膜氧合器
4.1 血管内膜氧合器
4.2 体外膜氧合器
4.3 可携带式膜氧合器
4.3.1 血流动力模式
4.3.2 连接模式
4.3.2.1 串联式连接
4.3.2.2 并联式连接
4.3.2.3 杂交型连接
4.3.2.4 微创型连接
第五章 人工肺的临床应用
5.1 ECMO的临床应用
5.1.1 呼吸功能支持
5.1.2 心脏功能支持
5.1.3 心肺复苏支持
5.2 新一代人工肺的应用
5.2.1 微型膜氧合器系统
5.2.2 整合型人工泵肺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终末期COPD的治疗[J]. 梅早仙. 临床肺科杂志. 2008(10)
[2]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和肺保护的研究进展[J]. 李晓红,黄元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8(01)
[3]10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内和肺外源性因素分析[J]. 上海市ARDS协作组,陆月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05)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J]. 谭群友,龚太乾,王如文,蒋耀光. 临床外科杂志. 2004(05)
[5]体外循环源起及其启示[J]. 叶椿秀.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3(01)
[6]1998—2003年北京地区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MODS课题组,葛庆岗,朱曦,么改琦,王超,阴赪宏,吕旌乔,张淑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 (04)
本文编号:3235884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APL装置描述及设计性能
2.1 装置描述
2.2 装置设计性能参数
第三章 研究背景
3.1 APL泵血功能
3.2 APL气体交换能力
3.3 红细胞损伤程度
第四章 动物实验部分
4.1 实验方法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手术方法和麻醉
4.1.3 术后照料及抗凝
4.1.4 终止实验
4.1.5 使用的主要抗体和化学试剂
4.1.6 血液样本采集及处理
4.1.7 APL装置功能的体内评价
4.1.8 APL装置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4.1.8.1 手术损伤评估
4.1.8.2 器官功能评价
4.1.8.3 器官组织学评价
4.1.9 APL装置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4.1.9.1 血细胞成分计数
4.1.9.2 红细胞损伤评价
4.1.9.3 血小板激活程度的评价
4.1.9.3.1 血小板数与可溶性P-选择素的关系
4.1.9.3.1.1 获取血小板
4.1.9.3.1.2 溶解血小板
4.1.9.3.1.3 双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血小板可溶性P-选择素
4.1.9.3.2 流式细胞学检测全血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
4.1.9.3.3 双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
4.1.10 血栓形成评价
4.1.10.1 组织器官内血栓观察
4.1.10.2 APL装置可见血栓评价
4.1.10.3 中空纤维膜表面血液成分吸附观察
4.2 统计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一般情况
4.3.2 术后抗凝
4.3.3 APL装置的功能评价
4.3.3.1 血液流量
4.3.3.2 氧气传输率和动静脉血氧饱和度
4.3.4 APL装置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4.3.4.1 手术损伤评价
4.3.4.2 肝脏功能评价
4.3.4.2.1 血清总蛋白水平和白/球蛋白比值
4.3.4.2.2 AST和ALT
4.3.4.3 肾脏功能评价
4.3.4.3.1 尿素氮和肌酐
4.3.4.4 重要器官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4.3.5 APL装置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4.3.5.1 血细胞成分计数
4.3.5.1.1 Hct
4.3.5.1.2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
4.3.5.1.3 血小板计数
4.3.5.2 PFH水平测定
4.3.5.3 血小板激活评价
4.3.5.3.1 血小板数与可溶性P-选择素的关系
4.3.5.3.2 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
4.3.5.3.3 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
4.3.6 血栓形成评价
4.3.6.1 APL组实验动物大体解剖
4.3.6.2 APL装置表面可视血栓评价
4.3.6.3 中空纤维膜表面细胞沉积
4.4 实验讨论
4.5 实验结论
第五章 研究成果
第六章 研究结论
第七章 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综述
第一章 人工氧合器的起源
第二章 人工氧合器的分类
第三章 膜氧合器的类型
3.1. 碟式膜氧合器
3.2 卷筒膜式氧合器
3.3 中空纤维膜肺
第四章 新一代膜氧合器
4.1 血管内膜氧合器
4.2 体外膜氧合器
4.3 可携带式膜氧合器
4.3.1 血流动力模式
4.3.2 连接模式
4.3.2.1 串联式连接
4.3.2.2 并联式连接
4.3.2.3 杂交型连接
4.3.2.4 微创型连接
第五章 人工肺的临床应用
5.1 ECMO的临床应用
5.1.1 呼吸功能支持
5.1.2 心脏功能支持
5.1.3 心肺复苏支持
5.2 新一代人工肺的应用
5.2.1 微型膜氧合器系统
5.2.2 整合型人工泵肺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终末期COPD的治疗[J]. 梅早仙. 临床肺科杂志. 2008(10)
[2]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和肺保护的研究进展[J]. 李晓红,黄元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8(01)
[3]10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内和肺外源性因素分析[J]. 上海市ARDS协作组,陆月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05)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J]. 谭群友,龚太乾,王如文,蒋耀光. 临床外科杂志. 2004(05)
[5]体外循环源起及其启示[J]. 叶椿秀.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3(01)
[6]1998—2003年北京地区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MODS课题组,葛庆岗,朱曦,么改琦,王超,阴赪宏,吕旌乔,张淑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 (04)
本文编号:3235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23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