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影像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9-07 16:33
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死亡率较高。急性生理变化(例如循环衰竭)、直接的细胞热毒性、炎症和凝血障碍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热射病患者的颅脑病变主要是细胞毒性水肿和颅内出血。患者颅脑损伤的影像学特点主要有:(1)病变分布区具有对称性,双侧小脑、海马等部位常出现对称性细胞毒性水肿,DWI呈对称性高信号,伴ADC值减低;(2)颅内多发微出血灶,这可能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SWI较常规序列能灵敏的检测到颅内微出血灶;(3)通过DTI探测热射病患者小脑组织FA(各向异性分数)值降低的程度,可帮助判断患者的小脑神经纤维损害情况;(4)应用MRS可以探测到热射病患者未出现形态结构变化之前的微观代谢改变,氢质子波谱研究显示热射病患者NAA/Cr值明显降低,提示神经元受损。
【文章来源】:罕少疾病杂志. 2020,27(0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病理生理学
1.1 循环衰竭
1.2 直接的细胞热毒性
1.3 炎症
1.4 凝血障碍
2 临床表现
3 影像表现
3.1 病变部位的特征性
3.2 磁共振对热射病颅脑病变最有价值的序列
3.3 扩散张量成像及磁共振波谱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热射病合并横纹肌溶解1例报道[J]. 陈芳兰,蔡文训. 罕少疾病杂志. 2013(06)
[2]高热、多汗、震颤、昏睡[J]. 陈少颖,梁干雄. 罕少疾病杂志. 2002(01)
博士论文
[1]热射病患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 李军.山东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89882
【文章来源】:罕少疾病杂志. 2020,27(0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病理生理学
1.1 循环衰竭
1.2 直接的细胞热毒性
1.3 炎症
1.4 凝血障碍
2 临床表现
3 影像表现
3.1 病变部位的特征性
3.2 磁共振对热射病颅脑病变最有价值的序列
3.3 扩散张量成像及磁共振波谱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热射病合并横纹肌溶解1例报道[J]. 陈芳兰,蔡文训. 罕少疾病杂志. 2013(06)
[2]高热、多汗、震颤、昏睡[J]. 陈少颖,梁干雄. 罕少疾病杂志. 2002(01)
博士论文
[1]热射病患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 李军.山东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89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389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