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中、重度氟斑牙对不同粘接剂粘接强度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00:11
目的通过拉伸和剪切力学性能实验对比研究两种不同粘接剂对轻、中、重度氟斑牙釉质粘接强度的影响,并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程度氟斑牙的树脂断裂粘接界面微观结构,综合评估粘接剂的粘接性能。以探讨轻、中、重度氟斑牙釉质对不同粘接剂的粘接效果。为临床工作中不同程度氟斑牙粘接剂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Dean氏分类标准选取完整无龋坏的人离体轻、中、重度氟斑牙前磨牙各60颗,共180颗离体氟斑牙。再分别将同一程度氟斑牙随机分为2小组(全酸蚀粘接剂组和自酸蚀粘接剂组),每组30颗。超硬石膏包埋离体牙,并暴露釉牙骨质界以上牙冠部份的唇(颊)侧及舌(腭)侧,金刚砂车针均匀磨除釉质表面0.5mm并保证余留面为釉质。在单面胶带上制作一长2mm,宽3mm的长方形孔隙,并将带孔胶带粘贴在打磨后的釉质表面,分别将2种粘接剂(全酸蚀粘接剂Prime&Bond NT、自酸蚀接剂SE-Bond)按照分组情况涂布到已经过打磨的釉面进行树脂粘接,复合树脂Z350加压分层固化,最终形成2×3×2mm的树脂块。将已经制备好的轻,中,重度氟斑牙实验试件置于37℃蒸馏水中保存24h。在万...
【文章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轻度SEM×5.0k
中度SEM×5.0k
重度SEM×5.0k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冷光美白联合渗透树脂治疗氟牙症患牙着色效果的观察[J]. 张冰洁,伍丹妮,苏柏华. 口腔疾病防治. 2018(09)
[2]2种漂白方案对着色型氟斑牙的祛色效果评价[J]. 孙文静,冯塽堉,张慧,张洪哲,邓婧. 上海口腔医学. 2018(02)
[3]光强变化对光固化和双重固化树脂粘结剂粘结强度的影响[J]. 董颖韬,王晓燕,高学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6(02)
[4]1991-2012年中国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变化[J]. 刘永林,马培,雒昆利,李玲.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5]Systematic review of noninvasive treatments to arrest dentin non-cavitated caries lesions[J]. Isauremi Vieira de Assun??o,Giovanna de Fátima Alves da Costa,Boniek Castillo Dutra Borges.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2014(05)
[6]4种窝沟封闭剂微渗漏及抗压强度的比较实验[J]. 蔡雅,沈家平.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07)
[7]树脂微拉伸粘结强度测试法的影响因素[J]. 李磊丹,夏文薇.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1(10)
[8]中国东北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地质环境特征及防治[J]. 蔡贺,王长琪,张梅桂,李旭光,郭常来. 中国地质. 2010(03)
[9]同向施压测定自酸蚀与全酸蚀粘接系统粘接强度[J]. 赵奇,薛世华,刘志勇,吴凌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1)
[10]试样形状及截面积对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的影响[J]. 田福聪,王晓燕,于玲,高学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8(02)
博士论文
[1]树脂牙本质粘接形成的动力学研究[D]. 郭嘉文.第四军医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牙本质小管方向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D]. 王丽萍.南昌大学 2014
[2]Er,Cr:YSGG激光照射牙本质对间接修复体使用的粘接剂性能影响的研究[D]. 贾艳玲.福建医科大学 2012
[3]不同方法处理中度氟斑牙后粘结强度的比较[D]. 孙佩佩.山东大学 2011
[4]光照强度对牙本质湿粘接微拉伸强度及复合树脂抗压和抗拉强度的影响[D]. 吕昕.第四军医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88221
【文章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轻度SEM×5.0k
中度SEM×5.0k
重度SEM×5.0k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冷光美白联合渗透树脂治疗氟牙症患牙着色效果的观察[J]. 张冰洁,伍丹妮,苏柏华. 口腔疾病防治. 2018(09)
[2]2种漂白方案对着色型氟斑牙的祛色效果评价[J]. 孙文静,冯塽堉,张慧,张洪哲,邓婧. 上海口腔医学. 2018(02)
[3]光强变化对光固化和双重固化树脂粘结剂粘结强度的影响[J]. 董颖韬,王晓燕,高学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6(02)
[4]1991-2012年中国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变化[J]. 刘永林,马培,雒昆利,李玲.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5]Systematic review of noninvasive treatments to arrest dentin non-cavitated caries lesions[J]. Isauremi Vieira de Assun??o,Giovanna de Fátima Alves da Costa,Boniek Castillo Dutra Borges.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2014(05)
[6]4种窝沟封闭剂微渗漏及抗压强度的比较实验[J]. 蔡雅,沈家平.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07)
[7]树脂微拉伸粘结强度测试法的影响因素[J]. 李磊丹,夏文薇.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1(10)
[8]中国东北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地质环境特征及防治[J]. 蔡贺,王长琪,张梅桂,李旭光,郭常来. 中国地质. 2010(03)
[9]同向施压测定自酸蚀与全酸蚀粘接系统粘接强度[J]. 赵奇,薛世华,刘志勇,吴凌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1)
[10]试样形状及截面积对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的影响[J]. 田福聪,王晓燕,于玲,高学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8(02)
博士论文
[1]树脂牙本质粘接形成的动力学研究[D]. 郭嘉文.第四军医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牙本质小管方向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D]. 王丽萍.南昌大学 2014
[2]Er,Cr:YSGG激光照射牙本质对间接修复体使用的粘接剂性能影响的研究[D]. 贾艳玲.福建医科大学 2012
[3]不同方法处理中度氟斑牙后粘结强度的比较[D]. 孙佩佩.山东大学 2011
[4]光照强度对牙本质湿粘接微拉伸强度及复合树脂抗压和抗拉强度的影响[D]. 吕昕.第四军医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88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48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