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超弹性材料参数的测定及在微管吸吮模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5-15 02:01

  本文关键词:超弹性材料参数的测定及在微管吸吮模型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常用于微管吸吮实验分析的力学模型主要有半无限体模型和球模型,为了验证李永胜等人推导的球模型的弹性近似解的合理性,本文选取110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材料来对微管吸吮实验模型公式进行实验验证。材料选定后,首先将该材料制成圆柱体试件,应用INSTRON5544材料拉伸试验机对圆柱体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的力学特性测试。然后将实验数据代入近似本构关系表达式中,该近似本构关系是本文根据已有的三种模型的应变能密度函数,即Neo-Hookea模型、Mooney-Rivilin模型和Yeoh模型,采用泰勒级数展开的办法求得。结合实验数据与近似本构关系,应用origin软件进行非线性拟合处理,得到了分别用上述三种本构模型描述该材料时的力学性能参数,拟合所求得名义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较好。 为了验证材料参数的合理性,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模拟分析。包括:用轴对称单元建立模型,用拟合所得材料参数表示该超弹性材料的材料属性,边界条件与单轴压缩实验时保持一致,最后将模拟所得名义应力-应变关系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Neo-Hookea模型、Mooney-Rivilin模型和Yeoh模型的材料参数的合理性。 用该材料制作了不同直径的实心小球试件,模拟微管吸吮实验过程,用外径12mm、内径10mm的钢管对小球试件进行吸吮实验。实验中,用手动试压泵施加压力,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小球的吸入长度,并通过DHVTC振动测试系统观察并记录施加不同压力下的位移信号图像。由于DHVTC振动测试系统输出的是电压信号,因此需要按照标定公式将实验数据转换成相应的力与位移。 在用吸吮模型公式进行计算时,先用实验所得应力-应变曲线求出该材料的弹性模量,然后将其代入微管吸吮实验的弹性近似解方程中,通过计算求得微管吸吮实验的力-位移的近似解。最后,将实验数据与近似解进行比较,结果吻合较好。这表明微管吸吮球模型的弹性近似解一定程度上是精确可靠的,我们可用它来对细胞的微管吸吮进行较精确的弹性分析。
【关键词】:110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应变能密度函数 超弹性 微管吸吮实验 有限元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18.0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引言9-10
  • 1.2 微管吸吮技术及实验系统10-14
  • 1.2.1 微管吸吮的应用10-11
  • 1.2.2 微管吸吮系统11-14
  • 1.3 有限元法在微管吸吮技术中的应用14-15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意义15-17
  •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5
  • 1.4.2 本文的主要工作15-17
  • 第二章 超弹性材料参数的测定17-29
  • 2.1 硅橡胶类材料的概述17
  • 2.2 橡胶类材料的本构模型17-20
  • 2.2.1 Neo-Hookea的本构模型17-18
  • 2.2.2 Mooney-Rivlin的本构模型18-19
  • 2.2.3 Yeoh应变能函数19
  • 2.2.4 Ogden应变能函数19-20
  • 2.3 硅橡胶材料的压缩实验20-23
  • 2.3.1 INSTRON5544试验机的简介及标定20-22
  • 2.3.2 实验材料22
  • 2.3.3 实验方法22-23
  • 2.4 硅橡胶材料压缩实验的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23-29
  • 2.4.1 硅橡胶材料压缩实验的数据处理23-24
  • 2.4.2 本构关系的理论推导24-26
  • 2.4.3 硅橡胶材料压缩实验的结论26-28
  • 2.4.4 误差分析28-29
  • 第三章 通过有限元模拟验证材料参数的合理性29-41
  • 3.1 摩擦系数的测量29-31
  • 3.1.1 测量方法29-30
  • 3.1.2 测量原理30
  • 3.1.3 误差分析30-31
  • 3.2 硅橡胶材料压缩的有限元模拟31-32
  • 3.2.1 模型的创建31-32
  • 3.2.2 网格划分与分析计算32
  • 3.3 结论与分析32-41
  • 3.3.1 模拟结果与拟合结果32-39
  • 3.3.2 结论与分析39-41
  • 第四章 超弹性材料在微管吸吮实验中的应用41-57
  • 4.1 宏观模拟微管吸吮实验41-44
  • 4.1.1 实验设备41-43
  • 4.1.2 连接实验装置43
  • 4.1.3 检查装置的密封性43-44
  • 4.2 宏观模拟微管吸吮实验44-47
  • 4.2.1 负压系统44
  • 4.2.2 宏观模拟实验44-47
  • 4.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47-56
  • 4.3.1 最小二乘法原理及计算47-48
  • 4.3.2 线弹性数据处理48-52
  • 4.3.3 结论分析52-55
  • 4.3.4 误差分析55-56
  • 4.4 本章小结56-57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7-59
  • 5.1 工作总结57-58
  • 5.2 工作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3
  • 致谢63-65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锋;朱艳峰;李丽娟;黄小清;;橡胶类材料大应变硬化的本构关系[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2 罗华安;王化明;游有鹏;;超弹性膜的等轴拉伸试验方法及仿真[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毛萍莉;李英民;苏国跃;杨柯;;1Cr25Ni20Si2钢管的短流程工艺试验[J];钢铁研究学报;2006年05期

4 张景,曾衍钧;细胞粘附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1999年04期

5 樊学军;细胞力学[J];力学进展;1995年02期

6 秦廷武,杨志明,解慧琪,秦建,徐世荣,蔡绍皙;转化人胚肌腱细胞力学特性研究[J];生物物理学报;2000年02期

7 滕维中,石德顺,吴文周,曲华,安美文;水牛卵母细胞透明带杨氏模量的测定[J];生物物理学报;2004年01期

8 龙勉,吴泽志,王红兵,,宋关斌,王宪航,吴云鹏;肝细胞粘弹性实验研究[J];生物物理学报;1996年01期

9 徐晋斌,樊学军,张火圣,吴文周,杨桂通;微管吸吮和半无限体模型在鼠成骨细胞粘弹性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物理学报;1998年02期

10 田成达;唐鼎;李大永;彭颖红;;一种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及其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塑性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超弹性材料参数的测定及在微管吸吮模型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66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5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