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基于肌动图(MMG)与肌电图(EMG)信号的假肢控制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4 18:44
  通过分析传统肌电假肢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建立基于模式识别的肌电假肢控制总体方案,并对总体方案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具体实现方法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 设计了八通道生物信号采集装置,包括表面肌电信号放大滤波电路,以及基于Matlab的信号处理程序。其中肌电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包含放大、高通滤波、低通滤波、带阻滤波和补偿电路等模块;肌电采集软件可以实现肌电信号的采集、存储等功能。 为了提高假肢控制系统分类的准确度,本文采用信号融合的方法,通过融合6通道的肌电图(EMG)信号与2通道的肌动图(MMG)信号,以及基于模式识别的线性判别分析(LDA)算法,研制了基于MMG和EMG信号的假肢控制系统,系统能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得出动作分类结果然后控制假肢完成相应动作。对8位测试者的腕屈、腕伸、张开、握拳4类动作以及静止状态进行假肢控制的动作分类准确度实验,准确度达94.6%±1.3%,比单独用MMG信号(88.5%±1.6%)或EMG信号(精度90.4%±1.5%)效果更好。实验结果证明本系统实现了假肢控制动作的有效分类,有望应用于上臂截肢的残疾人。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肌动图(MMG)与肌电图(EMG)信号的假肢控制系统研究


中国2006年度肢体残疾人口的数量与占总残疾人口的百分比

基于肌动图(MMG)与肌电图(EMG)信号的假肢控制系统研究


装饰假肢(左)、索控假肢(中)、肌电假肢(右)

基于肌动图(MMG)与肌电图(EMG)信号的假肢控制系统研究


目前先进的机械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300电位的新型BCI中文输入虚拟键盘系统[J]. 吴边,苏煜,张剑慧,李昕,张吉财,陈卫东,郑筱祥.  电子学报. 2009(08)
[2]HIT/DLR HandⅡ类人形五指灵巧手机构的研究[J]. 樊绍巍,刘伊威,金明河,兰天,陈兆芃,刘宏,赵大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9(02)
[3]肌电假手的研究进展[J]. 查理.  国防科技. 2007(09)
[4]基于肌肉电信号控制的假肢用机械手的设计[J]. 王宏,姬彦巧,赵长宽,李琪.  东北大学学报. 2006(09)
[5]神经信号控制假肢研究[J]. 张晓文,高忠华,胡天培,杨煜普,许晓鸣,张键,贾晓枫,郑修军,陈中伟,陈统一.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5(05)
[6]脑-机接口技术综述[J]. 杨立才,李佰敏,李光林,贾磊.  电子学报. 2005(07)
[7]中国首例人体残肢神经信息控制电子假肢实验研究快报[J]. 贾晓枫,陈统一,陈中伟,张键,张晓文,斯扬,胡天培,高忠华,杨煜普.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4(01)
[8]有源电极用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J]. 何庆华,彭承琳,吴宝明,王禾.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3(03)
[9]上肢假肢控制模式的信息源研究[J]. 张晓文,杨煜普,许晓鸣,胡天培.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2(04)
[10]肌电假肢控制中的表面肌电信号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雷敏,王志中.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1(03)



本文编号:3685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685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b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