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抛光和上釉对钇稳定型氧化锆循环疲劳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09 18:53
  目的钇稳定型氧化锆优异的性能使得其在口腔修复领域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疲劳失效现象。除自身的特点外,不正确的临床操作会影响材料的疲劳特征,因此研究抛光和上釉对钇稳定型氧化锆循环疲劳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制备规格为(20mm×4mm×2.0mm,10个)和(20mm×4mm×2.4mm,50个)的氧化锆试件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试件随机分为a、b、c、d、e 5组,分别进行打磨、打磨后抛光、打磨抛光后使用抛光膏、打磨后上釉、打磨抛光后上釉处理。将各组试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于疲劳试验机上进行2×106次循环加载,另一组不进行循环加载。X射线衍射仪对加载前后的试件进行晶相分析,并计算单斜相含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形貌;万能实验机检测三点弯曲强度,并对弯曲强度值进行Weibull分析,得出Weibull模数m及Weibull特征强度值σ0。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标准设为α=0.05。结果1 XRD检测结果:循环加载前,对照组、d组、e组未检测到单斜相氧化锆,a、b、c组试件单斜相含量分别为15.419%、13.450%...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1.2 试件的制备和分组
        1.1.3 试件的循环加载
    1.2 实验检测与统计学分析
        1.2.1 XRD检测
        1.2.2 扫描电镜观察
        1.2.3 三点弯曲强度测试
        1.2.4 Weibull分析
        1.2.5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XRD检测结果
        1.3.2 扫描电镜结果
        1.3.3 三点弯曲强度测试结果
    1.4 讨论
        1.4.1 氧化锆性能特点及应用
        1.4.2 抛光和上釉
        1.4.3 疲劳实验的设计
        1.4.4 实验结果分析
        1.4.5 不足与展望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氧化锆表面处理方法的概述及陶瓷疲劳实验的研究现状
    2.1 氧化锆表面处理方法
    2.2 疲劳实验方法
        2.2.1 静态疲劳法
        2.2.2 动态疲劳法
        2.2.3 循环疲劳法
    2.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图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氧化锆与钴铬合金修复体精细抛光后对天然牙磨耗的影响[J]. 崔丹,刘逵仲,张兆钰,张雪,孙宇.  口腔医学. 2018(01)
[2]喷砂对牙科氧化锆陶瓷材料弯曲强度和疲劳性能的影响[J]. 王梁,龚旭,吴伟,陈吉俊,吴冰,李幼华.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08)
[3]牙科氧化锆陶瓷材料循环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J]. 赵海丹,胡宇平,张春宝,何惠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05)
[4]牙科陶瓷的动疲劳性能研究及循环疲劳寿命数值计算[J]. 吴玮琦,程绮婷,张骏,马骁,张新平,赵克.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1(01)
[5]氧化锆增韧莫来石陶瓷热循环疲劳行为研究[J]. 赵淑忠.  唐山学院学报. 2007(02)
[6]牙科陶瓷循环和静态疲劳的对比实验[J]. 刘伟才,巢永烈,万乾炳,黄承敏.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5(06)

硕士论文
[1]不同抛光工具对IPS e.max CAD玻璃陶瓷机械性能的影响[D]. 张时松.郑州大学 2019
[2]三种抛光套装对氧化锆全锆冠抛光效果的比较[D]. 李文晶.中国医科大学 2019
[3]不同抛光工具对威兰德氧化锆抛光后表面性能的影响[D]. 邓青完.郑州大学 2018
[4]临床调磨对钇稳定型氧化锆循环疲劳性能的影响[D]. 王景坤.华北理工大学 2018
[5]不同表面处理对氧化锆表面粗糙度和细菌粘附影响的研究[D]. 林晓丽.福建医科大学 2017
[6]牙科氧化锆陶瓷弯曲强度可靠性和疲劳性能的研究[D]. 龚旭.第四军医大学 2017
[7]不同表面处理对全瓷材料表面性状和细菌粘附的影响[D]. 魏静静.第四军医大学 2015
[8]氧化锆基台与种植体装配后的配合状态及其抗折强度的实验研究[D]. 隋新新.青岛大学 2014
[9]牙科氧化锆陶瓷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D]. 赵海丹.第四军医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15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715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d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