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复合树脂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复合树脂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季铵盐 牙菌斑生物膜 无机填料 复合树脂 抗菌性
【摘要】:目的合成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复合树脂,探讨其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影响。方法制备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的纳米抗菌二氧化硅填料,经表面偶联处理后,分别以0%、5%、10%、15%及20%的质量分数添加到复合树脂中,以0%组作为对照组,用三点弯曲试验来检测其力学性能。建立人牙菌斑生物膜体外模型,通过菌落计数、乳酸代谢分析及活/死细菌染色等手段来评价复合树脂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当复合树脂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质量分数小于15%时,其力学性能没有明显改变(P0.05);当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质量分数达到5%及以上时,复合树脂对人牙菌斑生物膜的代谢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性能(P0.05)。结论当抗菌无机填料的质量分数达到5%时,复合树脂具有较强的抗菌防龋功能。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山东省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济南市口腔医院口腔种植诊疗中心;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关键词】: 季铵盐 牙菌斑生物膜 无机填料 复合树脂 抗菌性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4HM073)
【分类号】:R783.1
【正文快照】: 2.济南市口腔医院口腔种植诊疗中心,济南250001;3.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济南250061复合树脂应用广泛但其表面容易聚集微生物,易造成充填修复后患牙的继发龋。如何赋予复合树脂材料抗菌防龋性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1]。为此,本课题组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峻岭;金婵媛;聂晓萌;周凯运;周传建;;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的初步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皎;;近五年我国口腔材料的研究概况[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4年01期
2 朱婷;周凯运;吴峻岭;;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抗菌防龋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4年02期
3 吴峻岭;周凯运;朱婷;周传健;;含长链烷基季铵盐的纳米抗菌无机填料的合成及其在牙科复合树脂中的应用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远根;邱树毅;张难;佟会;王啸;汤瑜;;季铵化聚乙烯亚胺/SiO_2微粒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J];化学工程;2009年01期
2 安秋凤,肖丽萍,黄玲,李临生,吕嘉枥;季铵化硅烷的合成与应用[J];有机硅材料;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靖日,赵德金,金教汉;含聚合颗粒的牙科用复合树脂的摩擦学特性[J];摩擦学学报;2002年06期
2 李东,赵信义,宋卫华;氟化物的种类及含量对复合树脂氟离子释放特性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3期
3 张林;复合树脂应用中的夹层技术[J];北京口腔医学;2003年01期
4 熊耀阳;硅熔附瓷单晶须增强复合树脂的特性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3年01期
5 夏春明,伊丽努力,禹杰,王莹,王军力;复合树脂薄片的透光率及其对树脂固化深度的影响[J];口腔医学;2003年01期
6 黄洋,李海英,李毅,赵华,宋印章,蔡家骏;苄乙氧胺氯复合树脂的应用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3年02期
7 陈曦;纳米复合树脂的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12期
8 谢秋菲,张磊,郑刚;预浸润玻璃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9 潘恒标;;高密度复合树脂填充磨牙Ⅰ类洞的效果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09年03期
10 牛丽娜;陈吉华;方明;杨聚才;肖玉鸿;倪峰;;不同形貌氧化锌对复合树脂抗变异链球菌活性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耀皓;;复合树脂的表面侵蚀[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2 邢文忠;蒋滔;王贻宁;;诊室漂白剂去除间接修复复合树脂着色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暨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沈丽娟;牛丽娜;陈吉华;方明;;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对复合树脂颜色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徐恒昌;王同;奚廷斐;;牙科复合树脂的磨损及测试方法的研究[A];摩擦学第三届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摩擦磨损部分(Ⅱ)[C];1982年
5 王娟娟;;可见光复合树脂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6 汪大林;戴玮霞;罗远伦;唐卫忠;;复合树脂修补瓷缺损的超微结构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7 周耀皓;张雨梅;王爱国;;复合树脂表面的腐蚀[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8 刘红;赵素倩;朱松;;预热对不同复合树脂性能影响的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学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韩建民;崔孝顺;林红;郑刚;;当代牙科复合树脂的耐磨耗性能和表面粗糙度[A];第八届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暨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韩冰;王晓燕;;光照模式对复合树脂聚合的影响[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实习生 孙飞 通讯员 王学村;“青岛树脂”横空出世[N];青岛日报;2006年
2 耍旭祥 王建军;高抗冲PVC复合树脂国产化[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通讯员 李莉、张磊;“天业中发”研制出纳米PVC复合树脂产品[N];新疆日报(汉);2002年
4 张玉梅;教您挑选假牙材料[N];健康报;2006年
5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刘艳芳;牙齿畸形巧矫正[N];大众卫生报;2003年
6 张雯;补牙后常自检[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保泉;晶须—纳米颗粒牙科复合树脂的研制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王军;牙用复合树脂聚合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5年
3 李冬梅;钛与硬质复合树脂粘结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郭航;牙冠、复合树脂和陶瓷材料颜色的相关性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1年
5 韩纪梅;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复合树脂口腔修复材料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王卫国;POSS改性牙科复合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7 谢超;齿科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研制及相关性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8 黄鹂;双甲基丙烯酸酯基季铵盐功能单体用于牙科材料抗菌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晓星;6种复合树脂的抛光性能和吸水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牛丽娜;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填料对复合树脂抗菌及理化性能影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3 张力仁;过氧化脲漂白剂对四种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和微硬度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4 赵素倩;预热对不同复合树脂性能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于凡;复合树脂抛光性能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6 王立凯;新型复合树脂耐磨性及硬度的体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夏阳;纳米材料改良牙科复合树脂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8 潘领战;含砜的新型复合树脂的研制[D];四川大学;2007年
9 苗晓莉;单体组成及填料微结构对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性能影响[D];东华大学;2012年
10 刘欣欣;氟金云母—氟磷灰石复合树脂摩擦磨损行为的初步观察[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60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660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