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睾酮对BMSCs复合神经脱细胞支架修复犬坐骨神经缺损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丙酸睾酮对BMSCs复合神经脱细胞支架修复犬坐骨神经缺损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丙酸睾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化神经 坐骨神经缺损 犬
【摘要】:外周神经缺损是临床常见的损伤并发症,该病患者中的大多数终生伴有部分神经功能丧失或残疾。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研究的飞速发展,应用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物替代自体移植修复外周神经缺损的研究已初见成效。本试验采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神经脱细胞支架(ANA)制备组织工程化神经,并移植修复模型犬坐骨神经3 cm缺损,同时在修复肢小腿外侧注射丙酸睾酮(TP),并设工程化神经移植组、支架组、自体神经翻转移植组和缺损组作对照。术后5个月,行神经电生理检测、FG逆行追踪、腓肠肌湿重比率、腓肠肌和修复神经的组织形态学观察。获得结果如下:1.TP-联合组和自体组均恢复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时间(3.5 M)接近,工程组恢复时间(4 M)稍晚,三组均可正常负重,后肢站立,轻度跛行,其中TP-联合组试验犬可跳跃离地,其他组未见此情况,支架组恢复效果较差,缺损组未恢复运动感觉功能。2.TP-联合组的传导速度患/健侧百分比(33.19±3.59%)与自体组(39.79±12.03%)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TP-联合组的波幅患/健侧百分比(A:48.84±3.28%,B:48.06±6.17%)显著高于自体组(A:45.55±3.50%,B:43.25±3.42%)和工程组(A:28.22±1.73%,B:44.97±1.37%)(P0.05)。3.自体组、TP-联合组、工程组之间的腓肠肌湿重比率(TP-联合组:80.62±0.96%,自体组:76.64±3.93%,工程组:72.02±10.22%)两两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TP-联合组的肌纤维面积患/健侧百分比(48.78±8.18%)与自体组(43.78±11.45%)无显著性差异,显著优于工程组(35.88±8.10%)(P0.05)。4.解剖观察自体组和TP-联合组的再生神经接近正常神经,明显优于其他组。5.FG逆行示踪显示TP-联合组、工程组之间的背根感觉神经元的荧光量相似,稍低于自体组,TP-联合组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荧光量稍高于自体组与工程组。6.神经三色染色观察可见TP-联合组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稍高于自体组与工程组,TP-联合组的有髓神经纤维直径患/健侧百分比(47.84±10.38%)与自体组(43.58±12.60%)无显著差异,但极显著高于工程组(33.16±6.72%)(P0.01),髓鞘厚度患/健侧百分比(63.48±9.85%)极显著高于自体组(53.76±12.01%)。以上结果表明,TP对BMSCs-ANA工程化神经修复犬坐骨神经缺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BMSCs-ANA工程化神经和TP联合BMSCs-ANA工程化神经均可用于修复犬3 cm坐骨神经缺损,但后者的修复效果更好,可达到或超过白体神经移植修复效果。
【关键词】:丙酸睾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化神经 坐骨神经缺损 犬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5.4;R318.0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外周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11-22
- 1.1 外周神经的结构与功能11
- 1.2 外周神经的缺损修复机理11
- 1.3 外周神经缺损的临床治疗方法11-12
- 1.4 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的要素12-19
- 1.4.1 种子细胞的选择12-14
- 1.4.1.1 施旺细胞12-13
- 1.4.1.2 胚胎干细胞13
- 1.4.1.3 神经干细胞13
- 1.4.1.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3-14
- 1.4.1.5 脂肪干细胞14
- 1.4.2 支架材料的选择14-18
- 1.4.2.1 天然生物支架材料15-16
- 1.4.2.2 天然高分子材料16-17
- 1.4.2.3 不可生物降解的合成材料17
- 1.4.2.4 可生物降解的合成材料17-18
- 1.4.3 生物活性因子的选择18-19
- 1.4.3.1 神经生长因子18
- 1.4.3.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18
- 1.4.3.3 神经营养素-318
- 1.4.3.4 睾酮18-19
- 1.4.3.5 胰岛素19
- 1.5 组织工程化神经的构建19
- 1.5.1 种子细胞植入支架的过程19
- 1.5.2 组织工程化神经的体外培养19
- 1.6 组织工程化神经在修复外周神经缺损中的应用19-21
- 1.7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21-22
- 第二章 组织工程化神经的构建22-27
- 2.1 材料与方法22-24
- 2.1.1 试验材料22-23
- 2.1.1.1 试剂与药品22
- 2.1.1.2 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22
- 2.1.1.3 主要仪器设备与耗材22-23
- 2.1.2 试验方法23-24
- 2.1.2.1 同种异体神经脱细胞支架的制备23-24
- 2.1.2.2 组织工程化神经的构建24
- 2.2 结果24-26
- 2.2.1 脱细胞支架的鉴定结果24
- 2.2.2 BMSCs的分离与鉴定24-25
- 2.2.3 组织工程化神经的鉴定结果25-26
- 2.3 讨论26-27
- 第三章 丙酸睾酮对BMSCs复合同种异体神经脱细胞支架修复犬坐骨神经3cm缺损作用的研究27-39
- 3.1 材料与方法27-30
- 3.1.1 试验材料27-28
- 3.1.1.1 试验动物27
- 3.1.1.2 试剂与药品27
- 3.1.1.3 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27-28
- 3.1.1.4 主要仪器设备与耗材28
- 3.1.2 试验方法28-30
- 3.1.2.1 犬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的制备和组织工程化神经的桥接修复28-29
- 3.1.2.2 术后一般观察29
- 3.1.2.3 神经电生理学评估29-30
- 3.1.2.4 FG逆行追踪30
- 3.1.2.5 组织学观察30
- 3.1.2.6 统计学处理30
- 3.2 结果30-36
- 3.2.1 移植修复后模型犬的眼观恢复效果30-31
- 3.2.2 神经电生理学检测31-32
- 3.2.3 FG逆行追踪32-33
- 3.2.4 解剖观察结果33
- 3.2.5 腓肠肌组织形态学观察33-34
- 3.2.6 移植物组织学观察34-36
- 3.3 讨论36-39
- 3.3.1 丙酸睾酮和BMSCs-ANAs工程化神经在修复犬坐骨神经缺损中的作用36-37
- 3.3.2 工程化神经移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7
- 3.3.3 试验动物的护理37-38
- 3.3.4 神经电生理检测时的注意事项38
- 3.3.5 FG逆行追踪检测时的注意事项38
- 3.3.6 组间比较方法的改进38-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8
- 致谢48-49
- 作者简介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马利林;陆丽萍;陈瑞新;于秀;;未经预处理同种活性生物脱细胞支架的免疫原性及支架张力(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41期
2 王辉;陈雄生;周盛源;黄俊俊;蔡_"艺;;冻干韧带脱细胞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优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9期
3 周敏;刘长建;卫志庆;刘昭;蒋雪峰;乔彤;冉峰;;bFGF预载脱细胞支架构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03期
4 周敏;刘长建;卫志庆;乔威;乔彤;冉峰;张明;;以肝素固化脱细胞支架构建的小口径抗凝人工血管[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36期
5 张炎,刘太华,姜宗来,张秀花,刘波,李玉泉;全生物化组织工程血管构建的初步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年03期
6 冉峰;刘长建;周敏;卫志庆;乔威;刘昭;乔彤;;脱细胞支架复合犬骨髓源内皮祖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血管[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32期
7 武欣;谷涌泉;段红永;陈兵;李建新;吴英锋;张淑文;汪忠镐;张建;;改良酶学方法获得异种血管脱细胞支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47期
8 鹿亮;郭全义;杨启友;袁玫;张莉;黄靖香;赵斌;彭江;许文静;卢世璧;;猪来源关节软骨脱细胞支架的生物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0年01期
9 庞超见;佟晓杰;刘贵波;李奇;贾桦;王莹;高海;;VEGF在小剂量超短波促进种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脱细胞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中的表达[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永珍;王栋;熊绍虎;党瑞山;张传森;;促进静脉脱细胞支架材料内皮化的实验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2 任昊桢;施晓雷;陶亮;肖江强;肖江强;马虎成;丁义涛;;两种不同脱细胞技术构建大鼠肝脏脱细胞支架的比较研究[A];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陈华勇;柏树令;朴成哲;;组织工程小血管脱细胞支架的结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双德;利用猪肾脏脱细胞支架进行肾脏再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管勇;利用胚胎干细胞及肾脏脱细胞支架进行肾脏再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媛嫒;丙酸睾酮对BMSCs复合神经脱细胞支架修复犬坐骨神经缺损的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周盛源;韧带脱细胞支架构建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姜楠;不同方法制备大鼠肝脏脱细胞支架及其免疫原性和细胞相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90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690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