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介导rhBMP-2转染兔BMSCs联合同种异体DBM构建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腺病毒介导rhBMP-2转染兔BMSCs联合同种异体DBM构建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腺病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脱钙骨基质
【摘要】:目的腺病毒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Ad-rhBMP-2)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构建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观察。方法复苏保存于液氮罐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取相同代数细胞运用腺病毒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Ad-rhBMP-2)进行转染,进行转染后免疫组化观察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情况。BMSCs转染48h后与同种异体骨脱钙骨基质复合,扫描电镜观察脱钙骨基质上细胞生长、贴附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腺病毒转染48h后,BMSCs在荧光显微镜观察下,转染后的细胞状态较好,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表达,肉眼观察转染效率达到95%以上,免疫组化实验检测结果表明(Ad-rhBMP-2)转染后棕黄色颗粒性染色可以在细胞胞浆中观察到,呈阳性表达,未转染细胞内BMP-2蛋白含量较少。细胞复合同种异体骨脱钙骨基质体外培养48h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脱钙骨基质材料具有良好孔隙与三维结构,荧光显微镜下Ad-EGFP转染细胞与脱钙骨基质复合组可观察到支架材料上细胞正常生长发出明亮绿色荧光。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与脱钙骨基质复合6h后,细胞粘附率约(70±3.7)%;复合12h后粘附率为(77±4.6)%;复合24h后粘附率为(80±3.8)%。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脱钙骨基质呈现疏松多孔结构,孔径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并相互交通。脱钙骨基质的孔隙直径为215±86μm,孔隙率达76±3.51%。体外培养7天后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脱钙骨基质材料复合可见脱钙骨表面的细胞粘连成片,细胞布满孔隙,呈伸展状、立体状生长。MTT检测结果显示,种植于脱钙骨基质上的转染后细胞增殖情况正常,与正常转染后细胞增殖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具有良好的三维立体结构。Ad-rhBMP-2能够对BMSCs成功、高效的转染。Ad-BMP-2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同种异体骨脱钙骨基质的生物相容性良好。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 腺病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脱钙骨基质
【学位授予单位】:桂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R318.08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9-10
- 前言10-12
- 1 材料与方法12-21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12
- 1.2 主要实验试剂12-13
- 1.3 主要实验仪器13-14
- 1.4 实验方法14-21
- 2 结果21-25
- 2.1 兔BMSCs生长情况21
- 2.2 Ad-EGFP转染效率的检测21
- 2.3 免疫组化法检测BMP-2 的表达21-22
- 2.4 BMSCs复合DBM植骨材料观察22-23
- 2.5 细胞复合DBM黏附率的测定23
- 2.6 扫描电镜观察23-24
- 2.7 MTT分析DBM对BMSCs存活及增殖的影响24-25
- 3 讨论25-33
- 3.1 BMSCs的分离和培养25-27
- 3.2 腺病毒介导BMP-2 转染BMSCs27-29
- 3.3 腺病毒介导BMP-2 转染BMSCs同DBM复合29-31
- 3.4 生物相容性初步观察31-33
- 4 结论33-34
- 4.1 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具有良好的三维结构33
- 4.2 Ad-rhBMP-2 能够对BMSCs成功、高效的转染33
- 4.3 Ad-rhBMP-2 转染BMSCs联合同种异体DBM构建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33-34
- 参考文献34-38
- 综述38-52
- 参考文献47-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娟娟,聂新民,唐敬群,王延金,李征,甘凯,黄河,熊炜,李小玲,李桂源;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用于体外基因的转染及其外加磁场对于转染效率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2004年02期
2 魏丽丽;强荣兵;张楠楠;刘月月;侯颖春;;磷酸钙法转染瘤细胞效率的优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张文峰;邵红伟;区裕升;黄树林;;核转染技术转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效率的初步研究[J];肿瘤药学;2012年01期
4 郭佳,姚相杰,郑从义,方呈祥,屈三甫,李信墙,李卫云;丙肝病毒全基因组克隆转染细胞体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病毒学;2004年04期
5 付强;李友瑞;徐亚娟;张艺平;沈韵;吴昌敬;;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转染小鼠成骨细胞的效率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9年09期
6 张红梅,文姝,许晓楠,杨桦,安利佳;蛇毒类凝血酶基因转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年06期
7 曲建慧;成军;张黎影;徐东平;钟彦伟;刘妍;王琳;戴久增;张玲霞;;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干扰素α转染HepG2细胞中上调的表达基因[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年01期
8 徐松柏;赵刚;许侃;候宜;于洪泉;崔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转染和表达[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9 高聪;李威;梁兵;袁芳;谢富华;林哲聪;;三种非病毒载体对神经母瘤细胞进行转染的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2年11期
10 薛冠华;张纪蔚;张皓;张柏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在犬内皮细胞的转染和表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瓞;宣海星;景乃禾;林其谁;;影响SA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转染效率的因素[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2 赵珍珍;金先庆;罗庆;刘伟;;Mdr1转染鼠单个核细胞体外安全性研究[A];中国抗癌协会第七届全国小儿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庹晓晔;柴家科;冯瑞;盛志勇;;hBD3转染COS-7细胞中hBD3的诱导增强表达[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吴媛;孙红柳;陈莉;杨琳;安威;;转染肝刺激因子基因增强肝癌细胞抗凋亡作用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陈星;糜若然;伊铁忠;瞿全新;熊冬生;许元富;杨纯正;邵晓枫;范冬梅;;VEGF-C转染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侵袭转移分子机制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解慧琪;杨志明;邓力;李秀群;宋超;罗静聪;;不同方法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转染效率的比较研究[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7 赵珍珍;金先庆;宿玉玺;桂琳玲;郭振华;赵利华;;Ad-EGFP-MDR1体内生物安全的实验研究[A];中国西南地区第九届小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刘珊林;;Racl转染7721人肝癌细胞与活性氧的关系[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9 杨平;吴志宏;王爱丽;;重组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刘建香;苏旭;;pEgr-p16辐射诱导表达特性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玮;多肽类靶向基因载体的制备及其转染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万亚峰;肝细胞癌AFPmRNA转染CD40配体活化的B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石敏;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4 吴砂;CC族趋化因子21的克隆、表达及其诱导抗瘤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温剑平;PSGL-1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龚道军;CD97-siRNA转染对胃癌细胞株MKN45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丁浩;XPD通过P53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HBx表达和肝癌增殖[D];南昌大学;2012年
8 李永刚;SLC联合IL-2转染DC对膀胱癌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王洪斌;PinX1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增强其对5-FU敏感性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10 葛良鹏;提高腺病毒对猪皮肤组织转染效率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爽;结核杆菌两个毒力因子CFP-10和ESAT-6协同对宿主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冯培;分枝状PEI在不同细胞系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间的关系[D];新乡医学院;2015年
3 李明;Toll样受体4在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庆军;磷脂爬行酶1抑制HBV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5 国建;miR-103a-1对hERG编码的I_(kr)特性的作用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6 魏海田;转运siRNA的双靶向长循环多功能信封式纳米基因载体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7 蔡伟良;腺病毒介导rhBMP-2转染兔BMSCs联合同种异体DBM构建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5年
8 张妍;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染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后促增殖能力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武娟;转染4.1N基因对肺癌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10 粟娟;CD147siRNA转染对Jurkat细胞体外增殖、活化、基质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47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74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