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A模型中定时和预测功能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DIVA模型中定时和预测功能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DIVA模型 小脑 定时 分层状态反馈控制模型 感兴趣区域
【摘要】:在神经解剖学和神经心理学层次上仿真和描述大脑和小脑中语音生成和理解相关区域的功能,这是近年来人工语音合成系统所追求的主要思想。围绕这样的主题思想,多年来许多学者在语音生成和获取计算模型的研究和探讨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最突出的是波斯顿大学语音实验室的冈瑟教授(Frank H. Guenther)及其团队研究的DIVA(Directions Into Velocities of Articulators)模型。它是一种可以描述语音获取与生成相关的处理过程,,并可以通过控制一个模拟的声道生成单词、音节或音素的神经网络模型。 首先,本文对DIVA模型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详细介绍了DIVA模型的相关理论,其中包括DIVA模型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以及模型的学习阶段和模拟阶段。 其次,文章引入了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的概念,分别对语音相关的大脑皮层、剩余大脑皮层和小脑皮层的感兴趣区域做了详细的介绍。 然后,文章针对DIVA模型小脑定时功能的问题,在分析DIVA模型前馈控制子系统的基础上,利用RSL小脑模型对DIVA模型前馈控制子系统中的小脑定时功能进行了修改。通过仿真实验说明了修改后的DIVA模型的精确度确实能得到提高。 最后,本文在分析并介绍分层反馈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比较了分层反馈控制模型和DIVA模型,并利用分层反馈控制模型对DIVA模型进行了修改,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将分层反馈控制模型应用到DIVA模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发音过程中预测的准确性,从而降低发音过程中的误差。 本文所做的研究在于提高DIVA模型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对促进神经心理学及神经解剖学的发展、今后对医疗设备的研发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DIVA模型 小脑 定时 分层状态反馈控制模型 感兴趣区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1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专用术语注释表7-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DIVA 模型的研究现状10-11
- 1.2.2 运动控制中小脑作用的研究现状11
- 1.2.3 状态反馈控制模型的研究现状11-12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12-14
- 1.3.1 本文研究内容12
- 1.3.2 论文结构12-14
- 第二章 DIVA 模型综述14-20
- 2.1 DIVA 模型基本概念14
- 2.2 DIVA 模型早期版本结构14-17
- 2.2.1 前馈控制子系统15-16
- 2.2.2 反馈控制子系统16-17
- 2.3 DIVA 模型新版本结构17-19
- 2.3.1 咿呀学语阶段17-18
- 2.3.2 模仿阶段18-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第三章 感兴趣区域(ROI)分析的研究20-27
- 3.1 感兴趣区域分析的研究20-21
- 3.2 语音相关皮层感兴趣区域21-23
- 3.3 剩余皮层感兴趣区域23-24
- 3.4 小脑感兴趣区域24-26
- 3.5 本章小结26-27
- 第四章 基于 RSL 模型的小脑定时功能的研究27-36
- 4.1 RSL 模型及其数学表述27-31
- 4.2 将 RSL 小脑模型应用到 DIVA 模型31-32
- 4.3 实验32-35
- 4.4 本章小结35-36
- 第五章 基于分层状态反馈控制模型的预测功能的研究36-46
- 5.1 分层状态反馈控制模型36-38
- 5.2 分层状态反馈控制模型与 DIVA 模型的比较38-39
- 5.3 预测功能的研究39-41
- 5.4 实验41-45
- 5.5 本章小结45-46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46-47
- 6.1 总结46
- 6.2 展望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50-51
-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建国;高曙明;蔺宏伟;;模型简化中的边界补偿方法[A];第四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吴兆春;金森元;徐心和;;热轧层流冷却温度计算模型简化及其修正[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李俊;蒋永实;;结合遮挡裁减的视点相关模型简化方法[A];第四届中国软件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江波;;一种基于特征的CAE模型简化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吴敏;季浩;金灿;刘晓平;;一种基于等积替换的CAD模型简化方法[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彦启森;朱颖心;;一种室内空气热状况模型简化的新方法——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1990年
7 孔云峰;;义务教育学校空间布局优化之模型、工具与应用[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王子栋;李罗文;郭治;;基于区域极点/协方差等价实现的模型简化方法:离散时间情形[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9 王子栋;李罗文;郭治;;基于区域极点/协方差等价实现的模型简化方法:连续时间情形[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10 冯钦;罗健欣;倪桂强;;一种新型渐进网格在多模型显示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安玉娥;应用于大规模动力系统中的基于SVD-Krylov的模型简化方法[D];上海大学;2010年
2 唐建国;面向可信分析的CAD模型简化误差评价[D];浙江大学;2012年
3 费广正;三维复杂模型快速简化及交互方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刚;面向工程分析的三维CAD模型简化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08年
2 吕亮雯;DCC-MVGARCH模型计算方法研究及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6年
3 张玉静;中国员工多路径离职模型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纪磊;面向移动终端的三维植物模型简化与重构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5 吴磊;科学计算中的几何多态模型初探[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王海洋;外存模型简化中数据读取及内存分配的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5年
7 薛辉;面向协同装配设计的实体模型简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张秀芬;基于OpenGL的模型简化平台开发及其算法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年
9 周元莉;边界特征保持的机械CAD模型简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10 徐杰;发动机实时模型在ECU硬件在环测试平台中的应用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64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76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