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弹性与弹性组合式膨胀椎间支撑器的研发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非弹性与弹性组合式膨胀椎间支撑器的研发与应用
【摘要】:正1非弹性与弹性组合式膨胀椎间支撑器设计理念的产生椎间融合与弹性固定目前都是脊柱外科的主流技术。椎间融合应用于临床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已被公认为治疗退行性疾病的金标准,融合技术也由早期的髂骨移植逐渐演变为使用各种各样的椎间融合器。2001年诞生了膨胀椎间融合器-B-Twin,膨胀后由小杆状变为前端大后端小的楔形多齿状结构,符合椎间隙前宽后窄的解剖特点,体积小巧、膨胀系数大、安装方便,并且可以不必结合椎弓根钉单独使用,令人耳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关键词】: 椎间融合 弹性固定 椎间支撑器
【分类号】:R687.1
【正文快照】: 1非弹性与弹性组合式膨胀椎间支撑器设计理念的产生椎间融合与弹性固定目前都是脊柱外科的主流技术。椎间融合应用于临床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已被公认为治疗退行性疾病的金标准,融合技术也由早期的髂骨移植逐渐演变为使用各种各样的椎间融合器。2001年诞生了膨胀椎间融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军;晏怡果;;脊柱经皮穿刺椎间融合技术及相关问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年05期
2 李纯志;刘伟;赵宏;林志刚;方煜;;单边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J];颈腰痛杂志;2013年01期
3 丁茹虎;刘波;张波;王永庆;肖斌;苏海涛;;微创和开放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30期
4 潘滔;;骶前轴向椎间融合入路的生物力学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9期
5 李民;周跃;王建;滕海军;郝勇;徐峰;吕宏琳;;可注射硫酸钙用于腰椎椎间融合的实验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6 胡炳华;单海;;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26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11期
7 蒋劲松;;椎间融合疗效及相关解剖因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19期
8 许勇;刘桂秀;胡涛;周荣华;陈绍站;邵泽豹;;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J];临床骨科杂志;2012年05期
9 朱爱国;张烽;陈向东;曹涌;陈云;;前路腰椎椎间融合的理论研究及其治疗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52期
10 刘富兵;姜晓幸;冯振洲;蒋淳;;腰椎椎间融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民;周跃;王建;滕海军;郝勇;徐峰;吕宏琳;;可注射硫酸钙用于腰椎椎间融合的实验观察[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俞雷钧;张春;宋红浦;陆建伟;刘宏;;麻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及分析[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明;陈斌辉;;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俞雷钧;张春;宋红浦;;麻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及分析[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樊效鸿;程尊友;陈日高;钟磊;黄勇;;腰椎后路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袁龙华;杜桂夏;;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自体骨回植治疗腰椎滑脱[A];2009年全国骨与关节损伤新技术研讨会暨第六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7 樊效鸿;程尊友;陈日高;钟磊;黄勇;;腰椎后路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曹万军;熊小明;石华刚;万趸;邓轩赓;;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任永信;张宁;殷国勇;;椎间融合和后外侧融合对腰椎后凸Cobb角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俞武良;陆建猛;韦勇力;方明;王兴武;欧阳甲;;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亚峰;腰椎椎间融合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霍三顺;两种椎间融合方式在腰椎管减压术后的疗效对比[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2 宋达;单侧与双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D];泰山医学院;2014年
3 张洋;三种椎间融合材料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嘉鹏;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的可行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5 张振山;自体骨腰椎椎间融合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6 张波;双相磷酸钙/丝素蛋白/硫酸钙/rh-BMP-2复合材料在绵羊腰椎间融合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吴端荣;Ouroboros椎间融合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分析[D];苏州大学;2013年
8 郑剑;单节段Zero-P椎间融合系统应用于颈椎前路融合手术的近期疗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王峰;RhBMP-2复合体促进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79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779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