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足部轨迹对人体下肢主要肌肉疲劳程度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足部轨迹对人体下肢主要肌肉疲劳程度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足部轨迹 下肢肌肉 Life MOD 运动仿真
【摘要】:随着患有下肢运动障碍人数的日益增多,下肢康复逐渐成为多领域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热点。为了能够研究不同足部轨迹对人体下肢主要肌肉疲劳程度的影响,首先设计了能够实现三种不同运动轨迹的机构,并采用Solid Works进行三维建模;其次,根据特定身体参数在Life MOD软件中建立对应的人体模型;然后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中建立人-机耦合系统模型并实现该系统的运动仿真,得到特定人体按照不同足部轨迹运动时下肢主要肌肉伸缩量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足部轨迹的不同对下肢肌肉伸缩量的影响较大,亦即对人体下肢肌肉疲劳程度的影响较大。因此,设计满足人体运动需求的具有合理运动轨迹的机构非常重要。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足部轨迹 下肢肌肉 Life MOD 运动仿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5368)资助
【分类号】:R318.01
【正文快照】: 足部运动是人日常生活不可避免的行为动作,它由下肢各肌肉协调工作而实现。前人对下肢的研究也取得一些成果,文献[1]中分析了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臀大肌和臀中肌的肌电信号,得出躯干位置、运动方向和脚间距离对肌肉活性的影响;文献[2]中研究了人在跑步和着陆过程中股四头肌、股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琳;;精神压力会致肌肉疲劳[J];建筑工人;2013年06期
2 巩望松;;实时快速傅里叶转换用于监测肌肉疲劳[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7年04期
3 郝国君 ,胡中楫;肌肉疲劳微机监测系统[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0年01期
4 凌烽,王公瑞,,卢晓,李兵仓,李曙光;局部肌肉疲劳的无创监测[J];医用生物力学;1996年01期
5 刘建立;短跑训练中肌肉疲劳的生理特点及恢复[J];少年体育训练;2003年05期
6 ;揿皮针对肌肉疲劳的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1年01期
7 尚西亮;鲍苑苑;任惠民;陈世益;;碳酸酐酶Ⅲ在疾病和肌肉疲劳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生命科学;2011年05期
8 王苹;;用肌电图的能谱分析测量不同收缩水平下的肌肉疲劳程度[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1年01期
9 李涛,王竹,吴小明;肌电功率谱中心频率与肌肉疲劳的相关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10 高崇玄;维生素B_6对肌肉疲劳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治家;姚素英;;一种评定肌肉疲劳的方法[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2 袁慧仪;任能博;;利用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多种手法监控肌肉疲劳[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李秀荣;陆世添;张立;;NIRS测量的肌氧含量与EMG参数在肌肉疲劳时的变化及其内在联系[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田石榴;刘宇;彭千华;;老年人肌力流失与肌肉疲劳的肌动图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北京康比特运动营养研究所 孙凤华;“吃”掉肌肉疲劳[N];中国体育报;2008年
2 陈关瑚;防“腰突”注意啥[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3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金昱 郭新彪;极限运动的疲劳与营养[N];健康报;2000年
4 ;强运动后不要洗冷水澡[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5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赵厚薇;夏天洗脚也要用热水[N];健康时报;2005年
6 王智;运动帮你入睡[N];健康时报;2004年
7 上海体育大学 史仍飞;关节不适别练动感单车[N];健康时报;2009年
8 晓卫;咖啡有时不“友善”[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慧杰;具有生理学特性的高精度人体肌肉疲劳建模及其在手臂屈伸运动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乌萨马(Usama Jasim Naeem);根据肌电图(EMG)信号评估人手臂肌肉力和肌肉疲劳的人工智能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郭峰;指屈肌次最大随意等长收缩诱发疲劳过程中中枢神经电生理学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尚西亮;碳酸酐酶Ⅲ与肌肉疲劳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疲劳消除作用的初步观察[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培畅;肌肉疲劳进程中的超声信号衰减特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霖;基于虚拟仪器的骨骼肌肉疲劳超声测试系统[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卢宁艳;局部肌肉疲劳的肌电和脑电反应模式[D];浙江大学;2005年
4 叶伟;静态运动负荷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变化的生理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5 陈晓静;基于表面肌电的草原公路驾驶员局部肌肉疲劳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6 张非若;重复性作业上肢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98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79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