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基于脉冲发放皮层模型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01:17

  本文关键词:基于脉冲发放皮层模型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医学图像融合 脉冲发放皮层模型 NSCT变换 融合图像质量评价


【摘要】:在医学上为了对病情做出准确全面的诊断及治疗,往往需要对来自不同医学成像设备的图像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但在临床诊断中,单一模态的图像往往不能为医生提供所需的足够信息。因此,通过医学图像融合获得包含细节更丰富、信息更全面的融合图像,为准确地诊断和有效地治疗提供可靠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作为一种有机结合各种医学影像信息的有效图像处理手段,在图像引导手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非侵入性诊断和治疗计划制定等临床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医学图像融合算法被提出,但这些算法均仅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医学图像,缺乏良好的适用性和鲁棒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脉冲发放皮层模型(Spiking Cortical Model,SCM)的两类医学图像融合方法。第一类方法利用SCM自身点火特性实现图像融合,该方法将待融合图像作为SCM网络的输入,激励神经元同步发放脉冲并达到点火状态,通过计算神经元的点火次数,依据点火次数取大和加权求和的融合规则,达到医学图像融合目的;第二类方法将SCM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the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 NSCT)相结合,以待融合图像经NSCT分解后的系数作为SCM网络的输入,有机结合SCM网络和NSCT变换的优势,在融合图像中获得更为丰富的细节信息。 本论文在四组不同模态的医学图像上对上述方法进行了融合实验,通过互信息、边缘保持度、局部结构相似性和全局图像质量指数指标对融合图像进行客观评价,,并与传统的空间域和变换域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进行了比对。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从主观定性评价还是从客观定量分析,本文提出的算法均优于传统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鲁棒性。
【关键词】:医学图像融合 脉冲发放皮层模型 NSCT变换 融合图像质量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1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9-10
  • 1.2 医学图像融合研究现状10-12
  • 1.3 课题研究面临的问题12
  •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12-14
  • 2、医学图像融合概述14-23
  • 2.1 医学图像融合概念14
  • 2.2 医学图像融合框架14-16
  • 2.3 医学图像融合层次16-17
  • 2.4 医学图像融合方法17-20
  • 2.5 医学图像融合评价方法20-22
  • 2.6 本章小结22-23
  • 3、基于 SCM 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23-33
  • 3.1 脉冲发放皮层模型概述23-26
  • 3.2 基于 SCM 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的设计26-27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27-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4、基于 SCM 和 NSCT 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33-42
  • 4.1 NSCT 变换简介33-36
  • 4.2 基于 SCM 和 NSCT 的图像融合算法设计36-38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38-41
  • 4.5 本章小结41-42
  • 5、医学图像融合质量评价与分析42-54
  • 5.1 医学图像融合评价标准42-48
  • 5.2 对本文医学图像融合的评价及分析48-53
  • 5.3 本章小结53-54
  • 6、总结与展望54-56
  • 6.1 本文总结54-55
  • 6.2 展望55-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63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邱明国,巫北海,王健;医学图像融合[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5年01期

2 谈泉;林家瑞;;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年03期

3 罗述谦,吕维雪;医学图像配准技术[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9年01期

4 陶观群,李大鹏,陆光华;小波分析方法在医学图像融合中的应用[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李印清;李玲玲;李保;;图像融合质量定量评价方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7年06期

6 陈盛祖,党亚萍,陶军,耿建华;Discovery LS PET/CT的验收及性能评估[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872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872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6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