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抗炎功能的胶原基伤口敷料
发布时间:2017-09-21 09:52
本文关键词:具有自抗炎功能的胶原基伤口敷料
更多相关文章: 胶原蛋白 开环聚乙烯吡咯烷酮 自抗炎 伤口敷料
【摘要】:炎症反应是创伤修复的一个重要阶段,过度的炎症反应造成的组织水肿、溃烂、坏死,伤口难以愈合,这一直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的研究发现,生物活性胶原蛋白和药用辅料聚乙烯吡咯烷酮协同作用,能抑制炎症因子,促进组织重建。本论文以胶原蛋白和开环PVP为基质,制备了具有自抗炎功效的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溶胀性能、保水性能、水蒸气透过性、体外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炎症抑制功效,并对其作为炎症伤口敷料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PVP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药用辅料,但是它的内酰胺结构无法和胶原交联,制备稳定的复合材料。因此,采用高温高压环境,对PVP的内酰胺环进行水解开环反应,制备具有活性羧基基团的ORPVP。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开环率在2.05%~4.85%的ORPVP,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选择开环率为4.79%的ORPVP和胶原在EDC/NHS交联体系中复合,制备了一系列Col/ORPVP复合海绵材料。通过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均一,呈现多孔的互穿网络结构,孔径在50~100μm。复合材料的溶胀性能良好,20s即可迅速吸水并接近溶胀平衡状态,在98.63%~98.94%之间。虽然ORPVP的增加对溶胀性略有降低,但是保湿性能提高明显,最高提升至纯胶原材料的198.88%,减少水蒸气透过损失;并且因为交联作用,使得复合材料的体外抗酶解性能提高。复合海绵材料在体外的应用不会造成溶血现象,无细胞毒性并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黏附与生长。并且复合材料对炎症的抑制作用明显,,对炎症因子NO、IL-6、TNF-和IL-1β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57.10%、50.89%、22.46%和34.85%。 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疏松的多孔结构,能高效吸水,并且具有较高的保水率。通过交联能减少PVP流失,利用PVP和胶原蛋白的协同抗炎作用,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在未加入任何抗炎药物的情况下,可有效抑制炎症细胞因子NO、TNF-、IL-1β和IL-6,同时可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的黏附与增殖。综上所述,复合材料不但符合伤口敷料的要求,更有望作用于炎症过度表达的创伤伤口。
【关键词】:胶原蛋白 开环聚乙烯吡咯烷酮 自抗炎 伤口敷料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18.0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7
- 1.1 创伤修复与创伤敷料8-14
- 1.1.1 创伤修复8
- 1.1.2 创伤敷料8-9
- 1.1.3 医用创伤敷料的分类9-11
- 1.1.4 胶原蛋白基敷料11-13
- 1.1.5 国内外商品化胶原基敷料状况13-14
- 1.2 炎症与创伤修复14-15
- 1.3 本文研究工作及其意义15-17
- 第二章 ORPVP 的制备及表征17-25
- 2.1 引言17
- 2.2 实验材料17-18
-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17-18
- 2.2.2 实验仪器18
- 2.3 实验方法18-21
- 2.3.1 常用实验试剂配制18-19
- 2.3.2 ORPVP 的制备流程19-20
- 2.3.3 ORPVP 开环率的测定20-21
- 2.3.4 ORPVP 的表征21
- 2.4 结果与讨论21-23
- 2.4.1 ORPVP 开环率的测定21-22
- 2.4.2 ORPVP 的表征22-23
- 2.5 本章小结23-25
- 第三章 Col/ORPVP 复合海绵敷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测定25-40
- 3.1 引言25
- 3.2 实验材料25-27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25-26
- 3.2.2 实验仪器26-27
- 3.3 实验方法27-30
- 3.3.1 常用实验试剂配制27
- 3.3.2 Col/ORPVP 复合海绵敷料的制备27-28
- 3.3.3 Col/ORPVP 敷料的表征及性能测定28-30
- 3.4 结果与讨论30-38
- 3.4.1 EDC 交联原理和交联方式30-31
- 3.4.2 样品的红外图谱分析31-32
- 3.4.3 形貌观察32-33
- 3.4.4 溶胀性33-35
- 3.4.5 保湿性35-36
- 3.4.6 水蒸气透过率36-37
- 3.4.7 海绵的体外降解性37-38
- 3.5 本章小结38-40
- 第四章 Col/ORPVP 复合海绵敷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40-50
- 4.1 引言40
- 4.2 实验材料40-41
- 4.2.1 细胞来源40
- 4.2.2 实验药品与试剂40-41
- 4.2.3 实验仪器41
- 4.3 实验方法41-45
- 4.3.1 实验试剂的配制41
- 4.3.2 血液相容性(溶血率)41-42
- 4.3.3 细胞实验的准备工作42
- 4.3.4 细胞培养42
- 4.3.5 细胞毒性实验42-43
- 4.3.6 细胞黏附与增殖实验43-44
- 4.3.7 统计分析44-45
- 4.4 结果与讨论45-49
- 4.4.1 溶血率测定结果分析45
- 4.4.2 细胞毒性实验分析45-47
- 4.4.3 细胞黏附实验分析47-48
- 4.4.4 细胞增殖实验分析48-49
- 4.5 本章小结49-50
- 第五章 Col/ORPVP 复合海绵敷料炎症抑制作用研究50-61
- 5.1 引言50
- 5.2 实验材料50-51
- 5.2.1 细胞来源50
- 5.2.2 实验药品与试剂50-51
- 5.2.3 实验仪器51
- 5.3 实验方法51-53
- 5.3.1 细胞实验的前期准备51-52
- 5.3.2 细胞培养52
- 5.3.3 最适 LPS 刺激浓度选择52-53
- 5.3.4 细胞毒性试验53
- 5.3.5 Griess 法测定细胞释放 NO 水平53
- 5.3.6 细胞因子 IL-1β、IL-6、TNF- 释放量的测定53
- 5.3.7 统计分析53
- 5.4 结果与讨论53-59
- 5.4.1 最适 LPS 浓度选择53-55
- 5.4.2 复合材料的炎症抑制作用55-59
- 5.5 本章小结59-61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61-62
- 6.1 主要结论61
- 6.2 展望61-62
- 致谢62-64
- 参考文献64-70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立新,张宝琛,杜玉枝;塞隆骨和虎骨的羟脯氨酸含量分析比较[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1年03期
2 方晨;郭葆玉;;两种促进烫伤小鼠愈合的融合肽[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高改玲,房喻,祝兴华,胡道道,刘守信,崔亚丽;稀水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构象行为的荧光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11期
4 杜嘉英,尚会建,许保云,郑学明;聚乙烯醇在医疗中的应用进展[J];河北工业科技;2005年01期
5 张步宁;崔英德;陈循军;尹国强;黎新明;贾振宇;;甲壳素/壳聚糖医用敷料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8年04期
6 王迎军;杨春蓉;汪凌云;;EDC/NHS交联对胶原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2期
7 方林;黄红海;;ATR-FTIR光谱技术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8年03期
8 朱圆,曹伟新;外科伤口敷料的选择[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年04期
9 胡晋红,朱全刚,孙华君,高玮;医用敷料的分类及特点[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0年03期
10 杨s
本文编号:893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89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