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可靠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4 17:29

  本文关键词: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可靠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非负矩阵分解算法 静息态脑电 聚类 可靠性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使用聚类分析的手段来比较不同非负矩阵分解算法(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NMF)可靠性和可靠性上的差异。此外,尝试不同的聚类算法,找到更加适合NMF算法的聚类方法。本文使用一种新的方法——NMF算法应用在脑电数据的成分提取和分解中。非负矩阵分解,一种新的维数约减范式,自提出以来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提出非负矩阵范式以来,基于其他一些约束条件非负矩阵算法大量的产生。非负矩阵算法因为其自带的非负性这一特征,因此它分解的结果拥具有极高的物理意义和可解释性。这一算法可以从我们观测到的信号中提取特征和源成分,并且,NMF算法分解得到的成分中的约束条件仅仅是数据本身所自带的非负性并没有其他,诸如正交性和独立性等限制条件。然而,大多数的NMF算法都是自适应的,采用迭代更新的准则,初始值都是随机生成,因此其NMF算法分解得到的结果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用一个NMF算法对同一个数据分解两次所得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本研究整理的软件包,使用聚类的方式来比较不同非负矩阵分解算可靠性和可靠性的差异。首先选定一个NMF算法,然后多次运行对同一个数据进行分解,比如分解50次,因此我们可以得到50个成分矩阵和系数矩阵,接着将这50个成分矩阵或系数矩阵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大的非负矩阵,使用聚类算法对其进行聚类的分析,通过聚类结果来衡量不同NMF算法可靠性的差异。本研究只是引入了聚类的方式来比较NMF算法的可靠性,并没有对NMF算法提出什么改进了优化可以提高可靠性的方法。因为其核心思路是使用聚类算法,因此在论文的后半部分,我着重介绍了不同的聚类算法。尝试寻找更适合NMF算法的聚类方法。
【关键词】:非负矩阵分解算法 静息态脑电 聚类 可靠性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01.6;R31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1 绪论10-14
  • 1.1 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发展背景10-11
  • 1.2 脑电信号的处理11-12
  • 1.2.1 脑电的概述11
  • 1.2.2 传统静息态脑电分析方法11-12
  • 1.2.3 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在脑电数据中的应用12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12-14
  • 2 试验中的脑电数据介绍14-16
  • 2.1 脑电信号14
  • 2.2 数据介绍14-16
  • 2.2.1 研究对象14-15
  • 2.2.2 脑电记录15-16
  • 3 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和经典可靠性分析16-21
  • 3.1 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的发展历史16
  • 3.2 非负矩阵分解算法主要研究方向16-17
  • 3.2.1 初始化问题的研究16
  • 3.2.2 代价函数的误差测度的研究16-17
  • 3.2.3 约束条件的研究17
  • 3.2.4 算法的优化求解17
  • 3.2.5 算法应用领域的研究17
  • 3.3 经典的非负矩阵分解17-18
  • 3.4 优化求解和四种常见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18-20
  • 3.5 传统衡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可靠性参数20-21
  • 4 非负矩阵分解稳可靠性分析21-43
  • 4.1 在独立成分分析算法领域使用聚类的方式来衡量算法的可靠性21-22
  • 4.1.1 ICASSO中衡量独立成分分析可靠性的指标21
  • 4.1.2 使用聚类的方式来衡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的可靠性21-22
  • 4.2 仿真数据22-35
  • 4.2.1 仿真数据构造22-23
  • 4.2.2 对仿真数据聚类分析23-25
  • 4.2.3 拟合值不能衡量不同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可靠性的差异25-35
  • 4.3 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在真实脑电数据中的可靠性分析35-43
  • 4.3.1 固定成分数下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可靠性的比较36-42
  • 4.3.2 小结42-43
  • 5 尝试不同的聚类算法43-51
  • 5.1 合成聚类43-44
  • 5.2 k-means聚类算法44-46
  • 5.2.1 k-means聚类原理44-45
  • 5.2.2 k-means聚类分析45-46
  • 5.3 自组织映射聚类算法46-51
  • 5.3.1 自组织映射聚类原理46-48
  • 5.3.2 自组织映射聚类分析48-50
  • 5.3.3 小结50-51
  •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蕴雯;季佳佳;冯元生;;实用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其误差研究[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08年04期

2 张妃二,袁鸿,郝同壬;断裂与可靠性分析的随机边界元法[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6年05期

3 李佳,平安,王德俊,卢凤舞;基于材料非稳态疲劳损伤过程的可靠性分析智能化仿真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4 杨瑞刚;徐格宁;吕明;;基于未确知信息的复杂结构能度可靠性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21期

5 蔡金燕;于志坚;韩春辉;封吉平;;基于系统状态信息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J];兵工学报;2008年10期

6 赵海龙;高宗战;刘伟;岳珠峰;;复合材料与金属榫槽粘接结构强度可靠性分析[J];机械设计;2010年08期

7 李鹏程;陈国华;张力;戴立操;;人因可靠性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1年03期

8 于洋;;可修复系统研发阶段可靠性分析[J];中国质量;2011年04期

9 肖芳淳;;模糊价值可靠性分析研究[J];强度与环境;1990年04期

10 吕震宙;冯元生;;工程结构振动可靠性分析方法初探[J];机械强度;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俊红;陈建桥;葛锐;;基于或然性理论的可靠性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许孟辉;邱志平;王晓军;;结构模糊非概率混合可靠性分析方法[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张治勇;孙柏涛;;不等高厂房抗震可靠性分析的一般方法[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4 袁立峰;时钟;;产品退化状态的可靠性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选[C];2008年

5 黄昆;梁建龙;;远洋测量船载卫通站可靠性分析及改进设想[A];卫星通信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周全;蔡泽祥;王善生;肖伟强;;典型配网接线模式可靠性分析[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杨笛;邱志平;;结构鲁棒可靠性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8 蔚林巍;;决策行动的可靠性分析[A];199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9 吕震宙;曹现涛;;人的可靠性分析中强度下降模型研究[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董玉革;高亮;祁型红;;统可靠性分析的模糊方法[A];2005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暨“车辆与工程装备质量与可靠性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穆勇;基于运行数据的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分析方法和评估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李春洋;基于多态系统理论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肖宇峰;基于离散概率模型的二端网络可靠性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4 阎彬;结构—热耦合问题及结构疲劳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世鹏;基于最大可能点摄动法的机械零部件可靠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立香;联合收割机底盘可靠性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7 拓耀飞;不确定弹性机构可靠性分析及其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杨明;基于多层流模型的核动力装置可靠性分析及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9 赵维涛;飞行器结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高文宇;核电厂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几个问题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敏敏;大型平行轴斜齿轮减速器可靠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2 李子先;基于退化模型的电子系统贮存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陈伟;仿生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结构设计及可靠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曾轲;Nicsys1000系统I/O模块的可靠性分析及安全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陈猛;耐压壳体结构的静动力学计算与可靠性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饶小龙;飞控系统伺服作动性能评估与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与软件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张崇波;基于LHS方法的岩质边坡平面滑动可靠性分析[D];南京大学;2015年

8 崔姗;区域路网抗震连通可靠性分析与优化方法[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9 徐萌萌;基于可靠性分析的航天精密机电组件高加速应力筛选试验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王苏乐;先进机载网络的余度配置及可靠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12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912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8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