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纳米金靶向生物组织的光热治疗时域建模仿真

发布时间:2017-10-05 17:03

  本文关键词:纳米金靶向生物组织的光热治疗时域建模仿真


  更多相关文章: 激光 纳米金 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 光热模型 有限元法


【摘要】:近年来,激光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渗透到了医学的各个方面,成为许多疾病治疗不可替代的手段,尤其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激光光热治疗更是开辟了另一条道路。研究激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产生的热效应是肿瘤光热治疗的基础,获知生物组织吸收光后转化成的热量是肿瘤光热治疗的关键,对推动肿瘤光热治疗早日进入临床实践阶段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纳米金颗粒隶属于金属纳米材料,被公认为是一种良好的复合多功能纳米颗粒的介质。其独特的等离子共振性质,更是在肿瘤光热治疗领域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青睐。通过控制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形貌和结构,调节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峰位至近红外区(NIR,700~1300nm),此波长范围内生物组织中水和血红素对光的透过性最好,纳米金能在快速提高光热转化效率的同时极大限度地减少光热治疗过程中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同时纳米金颗粒易控的表面化学亲和力使其能与一些特定的蛋白质耦联,制备出功能化的纳米探针与肿瘤细胞靶向结合,在一定激光能量的照射下,纳米金颗粒快速产生的热量使局部温度增高,从而引起蛋白变性继而杀死肿瘤组织。以上这些特性都使得纳米金有望成为癌症临床治疗的新手段。针对目前尚未出现具有指导意义的肿瘤光热治疗理论模型,本文从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出发,研究了生物组织对光的吸收散射效应及光对生物组织产生的热效应,通过传输理论辐射传输方程建立了光在生物组织中的时域传输模型,从生物组织内的光子密度值分布、曝光时间及生物组织的选择性吸收出发,依据Pennes生物传热方程建立了时域的热扩散模型。利用有限元算法对时域光传输和热扩散模型进行求解,定量的计算出纳米金靶向的生物组织内的光子密度值及温度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了激光照射生物组织一段时间后,生物组织体内的光热分布,尤其是纳米金靶向的肿瘤细胞吸收的热量。最后通过构建非匀质仿体对建立的光热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比较了纳米金的光热效应,并对不同纳米金浓度、不同曝光时间及不同激光功率值的大小对纳米金靶向生物组织光热治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提高肿瘤治疗的光热转化效率及活体治疗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激光 纳米金 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 光热模型 有限元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0.5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缩略语对照表10-13
  • 第一章 绪论13-21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激光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其生物效应14-16
  • 1.3 纳米金的基本介绍16-18
  • 1.3.1 纳米金颗粒简介及制备16
  • 1.3.2 纳米金颗粒的光学特性16-17
  • 1.3.3 纳米金颗粒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17-18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及安排18-21
  • 第二章 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理论21-31
  • 2.1 引言21
  • 2.2 光的吸收21-22
  • 2.3 光的散射22-23
  • 2.4 光在生物组织中传输的时域数学模型23-29
  • 2.4.1 时域光传输方程的建立23-25
  • 2.4.2 光源模型25
  • 2.4.3 有限元法25-29
  • 2.5 本章小结29-31
  • 第三章 生物组织的热扩散模型31-38
  • 3.1 光致热的原理31-32
  • 3.2 激光光热转换32-33
  • 3.3 激光热相互作用过程33
  • 3.4 建立热扩散模型33-36
  • 3.5 本章小结36-38
  • 第四章 时域光热模型仿真与分析38-50
  • 4.1 时域光热模型仿真过程38-42
  •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42-47
  • 4.2.1 温度分布图比较42-45
  • 4.2.2 不同参数之间值的比较45-47
  • 4.3 所建模型的缺陷分析47-48
  • 4.4 本章小结48-50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50-52
  • 5.1 总结50-51
  • 5.2 未来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8
  • 作者简介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阳德,罗育林;纳米科技——21世纪社会发展的推进器[J];中国医学工程;2003年06期

2 ;我国在核酸药物的纳米载运体系研究中取得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2年01期

3 于菲菲;王新霞;邹豪;张国庆;钟延强;;三种不同功能化纳米金的制备及其稳定性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4 孔小丽;乔飞燕;齐晖;李富荣;周汉新;;抗体和寡核苷酸双标记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及性能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8年05期

5 李红红;陈兴国;;纳米金银材料在比色检测汞中的应用[J];岩矿测试;2012年05期

6 郭常闰;关树文;黄磊;张超;董彪;宋宏伟;王丽萍;;次血红素六肽对纳米金诱导线虫热激损伤的保护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年01期

7 ;纳米金壳新材料可有效抑癌[J];功能材料信息;2012年01期

8 李宁;骆小平;高飞;;复合纳米金膜技术增强牙科钛瓷结合的基础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4年03期

9 吴维明,蔡强,陈裕泉;纳米金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3年05期

10 ;纳米金壳新材料可有效抑癌[J];技术与市场;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学明;金洁;田佳;赵汉英;;具有温度响应可逆收缩的纳米金球簇[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2 李传新;潘春旭;;纳米科技现状及展望[A];中南地区第十六届电子显微镜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何微娜;林丰;郭祥群;;自旋标记-发光纳米金多模式探针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余玲;张彦峥;王亚丹;张银堂;徐茂田;;非标记纳米金光谱法检测雌激素[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郭彬;李青山;;纳米功能性纺织品的最新研究进展[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贾文峰;李津如;林官华;江龙;;简单方法制备单分散纳米金花及其表面拉曼增强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李竟先;鄢程;吴基球;;纳米颗粒制备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8 唐芳琼;;尺寸、结构、形貌可控纳米颗粒制备与调变技术开发[A];纳微粉体制备与应用进展——2002年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军;纪小慧;洪霞;王连英;贾若昆;菅文平;白玉白;;基于纳米晶特性的免疫检测研究[A];2003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袭著革;;纳米毒理学研究进展[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俊;“纳米食品”安全存疑[N];广州日报;2010年

2 张阳德;我国纳米生物医药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N];科技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童岱;刘扬:发现“神水”之毒[N];北京科技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贾书哲;拨开迷雾看纳米[N];中国质量报;2002年

5 何屹;纳米金晶簇的催化活性与大小有关[N];科技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胜;一吨值一亿美元[N];深圳商报;2002年

7 李树龙;小纳米 大神通(上篇)[N];中国黄金报;2001年

8 记者 任荃;纳米金球让基因拷贝不走样[N];文汇报;2006年

9 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委会副秘书长 陈希荣;微观色彩学与包装设计应用[N];中国包装报;2010年

10 张唯诚;显微世界中的DNA纳米机器人[N];大众科技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洪;硒、碲及其化合物纳米线的液相化学合成和电子器件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淑华;金纳米棒—适配子耦联物的研制及其在体内外肿瘤热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3 霍子扬;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的调控合成、组装及其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4 庄家骐;水溶性掺杂型纳米晶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李锋;稀土掺杂发光纳米晶的制备及在细胞标记中应用的探索[D];东北大学;2010年

6 夏玮;纳米金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雷存喜;纳米活性界面构建新方法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设计[D];湖南大学;2005年

8 徐林;分级结构纳米线的制备、表征与器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李文清;纳米金在雄性生殖毒理和雄性避孕中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童春义;基于硒纳米颗粒的新型生物材料研制与表征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77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977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c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