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胶原支架对髓核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不同胶原支架对髓核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胶原支架中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PMSCs)的细胞存活、增殖能力和分化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在体外构建Ⅰ型、Ⅰ/Ⅱ型混合和Ⅱ型胶原支架,观察其显微结构、孔隙率及降解特性。从健康雄性大鼠尾椎提取NPMSCs,分别采用细胞微球、Ⅰ型胶原、Ⅰ/Ⅱ型混合胶原、Ⅱ型胶原支架培养,其中细胞微球作为对照。通过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材料生物毒性,CCK-8测定细胞增殖,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测定SOX9、聚集蛋白聚糖、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阿尔新蓝组织学染色检测硫酸蛋白聚糖的表达。结果:Ⅰ型、Ⅰ/Ⅱ型混合和Ⅱ型胶原支架孔隙率均为90%以上,构建21d后的降解率分别为(10.30±0.66)%、(9.87±0.71)%和(10.40±0.53)%。培养后7d细胞LDH检测结果Ⅰ型、Ⅰ/Ⅱ型混合和Ⅱ型胶原支架组分别为12.24±0.65、12.13±1.03、12.67±1.15,与对照组12.50±1.3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胶原支架中培养5d及7d的细胞CCK-8检测结果 (Ⅰ型胶原组为0.67±0.04、1.20±0.05,Ⅰ/Ⅱ型混合胶原组为0.62±0.05、1.20±0.07,Ⅱ型胶原组为0.69±0.02、1.34±0.04)明显高于对照组(0.53±0.03,1.02±0.02)(P0.05)。培养21d后,三种胶原支架组与对照组比较,SOX9、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及聚集蛋白聚糖的基因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其中Ⅱ型胶原支架组上述基因表达量最高,与Ⅰ型及Ⅰ/Ⅱ型混合胶原支架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Ⅰ型胶原支架组中仅Ⅰ型胶原及聚集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上升(P0.05);Ⅰ/Ⅱ型混合及Ⅱ型胶原支架组中SOX9、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及聚集蛋白聚糖的蛋白表达有显著上升(P0.05),其中Ⅱ型胶原支架组上述蛋白表达量最高,且与Ⅰ型及Ⅰ/Ⅱ型混合胶原支架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阿尔新蓝组织学染色检测硫酸蛋白聚糖在Ⅱ型胶原支架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结论:Ⅰ型胶原、Ⅰ/Ⅱ型混合胶原、Ⅱ型胶原支架均促进NPMSC的分化,而Ⅱ型胶原支架促进NPMSC成髓核细胞分化作用尤为显著。Ⅱ型胶原是髓核组织工程学的理想生物支架材料。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科;
【关键词】: 椎间盘 髓核组织工程学 Ⅱ型胶原 细胞分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171756,81472114)
【分类号】:R318.08
【正文快照】: University,Hangzhou,310009,China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已造成了愈见严重的医疗及经济负担[1]。既往研究认为髓核退变是椎间盘退变的早期表现及可能的始动因素之一[2]。髓核细胞外基质成分作为潜在的组织工程学材料,其生物学特性逐渐受到关注和研究[3~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志高;张帆;陈智;程勇军;李凤宁;吕开阳;沈洪兴;;退变颈椎椎间盘髓核中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2 张安;杨波;曹峻岭;;整合素与骨关节炎[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7年04期
3 李兰英;蒋维成;何勇;;生物液晶传感材料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前景[J];材料导报;2013年17期
4 洪璧楷;代海洋;肖叶玉;吴仁华;;9.4TMR波谱检测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代谢特征的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3年06期
5 李玉东;徐源;周强;宋磊;刘威;甘翼搏;李培;李松涛;莫秀梅;;聚乳酸-聚己内酯组织工程纤维环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6 李海音;李长青;;成人髓核细胞特征性表达基因的筛选与验证[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10期
7 李威;唐勇;季伟;刘天懿;贾治伟;白雪东;阮狄克;;细胞因子参与抑制犬椎间盘退变细胞内炎症因子水平的体外实验研究[J];北京医学;2015年02期
8 何守玉;邱勇;;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生物治疗研究的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3年10期
9 李威;唐勇;刘天懿;贾治伟;白雪东;阮狄克;;IL-10和TGF-β介导的生物学治疗犬椎间盘退变的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5年03期
10 廖友华;王贵清;;椎间盘退变生物学修复研究进展[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坤;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退变椎间盘的作用的比较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李进珍;AMSCs复合壳聚糖复合支架移植对兔退变早期椎间盘内TNF-α、IL-1β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徐志刚;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自体髓核细胞共培养中相互作用分子机制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凯;TGF-β_3诱导大鼠前软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特性方向分化及其在KLD-12自组装肽纳米凝胶中的培养[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周建国;一氧化氮对兔纤维环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隋佳佳;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GF-β_1在斑秃患者的表达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7 刘明;骶管注射的临床疗效与CT影像学指标之间的关系[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8 李东亮;椎间盘突出物CT值与胶原酶溶解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9 王小虎;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10 杨兴华;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兔髁状突软骨细胞及转染细胞对TMD的治疗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兴茂,陈昭烈,刘红,吴本传,熊福银,胥照平;在多孔胶原支架上构建三维工程的心肌组织(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6期
2 陈晓虎;姚昶;Andreas Groerge;黄峻;朱永康;潘立群;唐蜀华;许芝银;N Pallua;GCM Steffens;;黄芪植入可控降解胶原支架控释促血管生成的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31期
3 曹成波;吕荣晖;张春莲;邹玉萍;宋国栋;张长桥;;新型胶原支架材料的结构特征与性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李文波;张春莲;曹成波;吕荣晖;朱芳莲;李木森;;新型胶原支架材料改性的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8年06期
5 曹成波;宋国栋;吴克安;张春联;吕荣晖;王勇;;新型胶原支架材料的制备[J];现代化工;2006年S1期
6 王慧玲;李琼;郭志坤;孙永琨;Kuboki Y;;胶原支架上体外三维培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16期
7 杜f,
本文编号:979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97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