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坐骨神经损伤以聚乳酸-羟基乙酸管移植修复后蠕变特性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模拟坐骨神经损伤以聚乳酸-羟基乙酸管移植修复后蠕变特性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自体神经 聚乳酸-羟基乙酸 移植 修复 蠕变
【摘要】:对比分析以自体神经和聚乳酸-羟基乙酸管吻接修复后的特性,为临床坐骨神经损伤吻接术提供生物力学参数。实验取死后24 h内的新鲜尸体坐骨神经腰段标本12条,切取20个试样,形成10 mm缺损,分别以自体神经和聚乳酸-羟基乙酸管吻接修复后进行蠕变实验。聚乳酸-羟基乙酸管移植坐骨神经组7200 s应变上升量大于以自体神经移植组。聚乳酸-羟基乙酸具有很好的蠕变性特性,其蠕变特性符合坐骨神经损伤移植修复生物材料的要求。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临床医学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关键词】: 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自体神经 聚乳酸-羟基乙酸 移植 修复 蠕变
【分类号】:R651.3;R318.08
【正文快照】: 1引言周围神经损伤传统的修复方法是采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但自体神经来源有限,而且存在供体部位神经功能缺失及可能发生痛性神经瘤等后遗症,异体神经移植由于存在难以消除的宿主免疫排斥反应,限制了其使用[1]。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以及生物学技术的进展,生物可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溪原;李鹏;马洪顺;;ACL和MCL拉伸力学性质实验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3期
2 张厚安;张翠娟;易继勇;;PLGA/HA骨支架材料的降解特性[J];材料导报;2010年14期
3 李双燕;王曙东;张幼珠;王红卫;邱鹏;;静电纺PLGA管状支架的构建及其生物力学性能[J];合成纤维;2009年11期
4 陈雷;朴成东;张维蛟;刘月莹;;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外侧副韧带应力松弛特性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9年04期
5 张勇杰,金岩,聂鑫,邓蔓菁,王西玲,赵宇,胡世颉;组织工程周围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应用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年02期
6 庞迪;叶京兵;陈栋梁;李箭;熊成东;李庆;;PLLA和PLGA体内早期降解的对比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0年06期
7 Chengdong Piao;Peng Li;Guangyao Liu;Kun Yang;;Viscoelasticity of repaired sciatic nerve by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tubes[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3年33期
8 朴成东;张维蛟;刘月莹;;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外侧副韧带的拉伸力学性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46期
9 王建云,刘小林,朱家恺,李文萍,向剑平;化学萃取同种异体神经种植许旺细胞的体外实验[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10 张志杰;张红萍;李妮;熊杰;刘冠峰;;PLGA对zein纳米纤维膜形貌和力学性能的调控[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民;孟广伟;马洪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治疗的黏弹性实验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4期
2 赵宝林;何凤江;马洪顺;;异种骨椎间融合器附加椎弓根钉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5期
3 于涛;张忠君;唐广志;马洪顺;;模拟失重雄性大鼠L_4椎骨黏弹性实验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8年05期
4 于涛;马洪顺;;髂股韧带与股骨头韧带黏弹性实验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8年06期
5 张凤久;赵志英;刘启;黄丽华;;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实验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沈哲;杨有庚;高明;马洪顺;;氟中毒对肘关节尺神经力学性质影响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年01期
7 叶京兵;朱剑;叶峥;;锁定钢板联合斯氏针内固定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年04期
8 赵荟菁;吴倩瑶;王璐;林婧;;Electrospun Small Diameter Tubes to Mi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tive Blood Vessels Using Poly (L-lactide-co-ε-caprolactone )and Silk Fibroin: a Preliminary Study[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3年05期
9 李超婧;王富军;王璐;;基于可降解聚合物的纺织技术在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J];高分子学报;2015年07期
10 刘洪飞,张宇彤,胡敏,刘洪臣,孙明学,王新;去细胞同种异体移植面神经材料的制备[J];口腔医学;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聂鑫;金岩;张勇杰;刘源;;外胚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神经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修复的促进研究[A];中国组织工程、干细胞与神经再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刘鹏;金岩;张勇杰;胡世颉;聂鑫;王亦菁;国生辉;沈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雪旺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A];中国组织工程、干细胞与神经再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刚;PLGAm/CCS真皮支架的构建及评价[D];浙江大学;2011年
2 金晓飞;兔膝骨关节炎膝关节韧带生物力学改变及针刀松解法干预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唐金树;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的临床前及初步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4 聂鑫;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及在组织工程周围神经再生中的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5 刁晓明;正常手指屈肌腱及模拟损伤吻合术后生物力学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郭宝凤;神经干细胞修复面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牛宇;化学去细胞异体面神经移植修复全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8 王玉发;模拟(鐷母)收肌、(鐷母)展肌移位吻接术生物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彩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10 高嵩涛;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晖;电针治疗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NGF、CNTF、BDNF、bFGF表达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李艳蕾;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低温沉积制造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徐立;坐骨神经化学去细胞方法和组织形态学察[D];辽宁医学院;2011年
4 张凤久;BDNF基因修饰施万细胞结合组织工程技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2010年
5 张景石;同种异体去细胞外周神经支架与细胞外ATP诱导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6 向延芳;前臂神经肌支自身比例定位及其临床意义[D];南华大学;2005年
7 兰学文;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支架的制备及种植雪旺细胞的体外实验[D];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
8 褚庭纲;脱细胞骨骼肌支架与雪旺细胞构建体外人工神经模型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刘宏君;大鼠臂丛神经根的生物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郑广翔;动物颈总动脉与脑膜中动脉生物力学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杰平,马洪顺,褚怀德;骨性关节炎对膝关节软骨粘弹性影响实验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5期
2 王溪原;李鹏;马洪顺;;ACL和MCL拉伸力学性质实验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3期
3 王玉发;高明;马洪顺;;拇展肌与拇收肌移位吻接术前、后黏弹性实验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5期
4 罗平辉;赵玉涛;戴起勋;林东洋;施秋萍;;羟基磷灰石/聚合物可降解生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S2期
5 张厚安;张翠娟;龚兰云;;有机泡沫法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支架[J];材料导报;2009年06期
6 刘伯龄,刘献祥;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概况[J];福建中医药;2003年04期
7 周江涛,刘献祥;骨性关节炎与白细胞介素-1β[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王振林,万涛,闫玉华;多孔脂肪族聚酯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及改进[J];高分子通报;2005年06期
9 谈志龙,邢国胜,李德达,王淑云,于顺禄,李士民,张凯,王毅;细胞因子对关节软骨细胞作用的研究[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5期
10 宋叶萍;谢军军;姚雅君;熊杰;;玉米醇溶蛋白的电纺研究进展[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梅;109例坐骨神经损伤的肌电及运动传导速度观察[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2 禹宝庆,张少成,韩雪华;髋部坐骨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0期
3 韩金豹,韩久卉,田德虎,张经歧;开放性股骨干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1例[J];中国骨伤;2001年08期
4 吴保凡,张峰;药物注射致坐骨神经损伤37例临床及肌电图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1年02期
5 侯春林,王诗波,陈爱民,张伟,匡勇,刘岩,尹承慧,张世民,王金武;坐骨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2002年09期
6 王宝明,陈峰,李素娟,张同庆,高云霄,张彩娟;窝囊肿切除致坐骨神经损伤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2年06期
7 刘青山,刘宏亮,吴杰凤,武继祥;综合康复治疗小儿坐骨神经损伤16例[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30期
8 肖东民,何爱咏 ,李永国;臀部外伤性坐骨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4年06期
9 刘长广;;坐骨神经损伤漏诊误诊2例报告[J];实用骨科杂志;2006年02期
10 蒋康射;;髋臼后部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63例治疗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明;张岫竹;刘大维;王旭辉;张良;王伍超;代维;蔡双霜;林井副;张良潮;周继红;;高速三角破片致猪坐骨神经损伤特点[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韩玉玲;;小儿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赵娟;俞红;徐义明;白跃宏;;物理治疗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再生的实验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4 赵斌;马信龙;孙晓雷;李秀兰;马剑雄;徐康;张杨;郭跃;;兔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A];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李振中;徐晓峰;刘真;;促生长激素神经肽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疼痛的影响作用[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6 王淑凤;韩玉玲;;小儿坐骨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7 廖文;刘红;陈晓萍;刘淑红;吴海涛;葛学铭;范明;;自体成肌细胞移植对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汪燕;;小儿臀部肌注致坐骨神经损伤的综合康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9 唐高石;邹洪;;物理综合疗法治愈针刺引起严重坐骨神经损伤1例[A];2008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术年会暨中枢神经功能损伤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振中;徐晓峰;邢子英;刘真;;促生长激素神经肽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神经营养作用[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膝为主治疗小儿脑病及坐骨神经损伤效佳[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建美;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和PSD-95相关分子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3年
2 邹铁;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在坐骨神经损伤与恢复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高玉峰;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在推拿治疗坐骨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理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朱小建;KHSRP在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刘浩宇;NO合酶抑制剂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颍涛;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与解剖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2 朱晓宇;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提取液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3年
3 张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4 马创;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5 陶冶;超声观察注射致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6 甘霖;Ataxin-10在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D];苏州大学;2013年
7 郑明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坐骨神经损伤[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8 周嫱;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生长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黄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DRG神经元P2X受体通道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10 姜俊杰;坐骨神经损伤后Nogo-A在相应脊髓节段的表达[D];青岛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95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995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