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树脂人工牙耐磨性与颜色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1:34

  本文关键词:树脂人工牙耐磨性与颜色性能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树脂牙 耐磨性 硬度 颜色稳定性 色差值


【摘要】:人工牙是可摘局部义齿和全口义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人工牙是树脂牙。但是,树脂牙存在着硬度低、耐磨性差等缺点。由于长期磨耗、夜磨牙等,常导致树脂牙最表层(釉质层)磨耗掉,暴露“本质层”。临床上突出表现为义齿咀嚼效率下降,甚至出现咬合紊乱,颞下颌关节疾病等症状。而且,长期使用义齿会出现牙齿染色、变色等问题,影响美观。因此,选择耐磨性、颜色性能良好的树脂牙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树脂人工牙的种类众多,但对于树脂牙的选择,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而且关于树脂牙本质层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选取临床常用的5种类型的树脂牙,评价其耐磨性、硬度、颜色稳定性等性能,并比较其釉质层、本质层耐磨性能的差异,为临床人工树脂牙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研究目的:通过三体磨耗磨损机模拟口腔磨耗过程,评估5种树脂牙不同层次的耐磨性能;测量维氏硬度,比较5种树脂牙的硬度及其与耐磨性的关系;通过颜色稳定性实验,评估树脂牙的抗染色性能。 研究方法:选取临床常用的5种树脂牙:贺利氏拜耳牙(A组)、沪鸽凯晶牙(B组)、Vitalife3D树脂牙(C组)、登士柏ExcellenceIPN牙(D组)、松风Endura塑钢牙(E组)。各取上颌中切牙和第一磨牙,于低速金刚石切牙机上制备实验试样,制成树脂牙片,于体视显微镜上观察微观层次,采用EDX分析树脂牙的组成成分;制备耐磨实验试样,于三体磨耗磨损实验机上模拟口腔磨耗,借助3D形态扫描仪扫描磨耗后试样表面形貌,计算树脂牙不同层次的体积和高度磨耗丧失量,结合磨耗表面SEM图像分析,评估不同树脂牙的耐磨性差异。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测量不同树脂牙釉质层、本质层的硬度值,比较不同树脂牙层次硬度差异,及硬度与耐磨性的关系。采用加速颜色老化实验的方法,比较不同树脂牙染色实验前后色差值△E的大小,评估树脂牙的颜色稳定性能。 研究结果: 1五种树脂牙均为3层色树脂牙;除外复合树脂牙——Endura塑钢牙釉质层含有无机成分,其于4种丙烯酸合成树脂牙均不含无机填料。 2五种树脂牙高度和体积磨耗丧失量不同,复合树脂牙磨耗量较小,交联加强型丙烯酸合成树脂牙居中,传统丙烯酸合成树脂牙磨耗量较大。5种树脂牙中,除外Endura塑钢牙釉质层磨耗量显著小于本质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4种树脂牙釉质层的磨耗量虽然均小于本质层,但两层的磨耗量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3五种树脂牙维氏硬度不同,复合树脂牙硬度值较高,交联加强型丙烯酸合成树脂牙居中,传统丙烯酸树脂牙硬度值最低。Endura塑钢牙釉质层硬度明显高于本质层,有统计学意义;其于4种树脂牙釉质层硬度值高于本质层,但均无统计学意义。5种树脂牙的硬度与耐磨性均呈正相关关系,釉质层体积丧失量和硬度值相关系数为-0.787,本质层为-0.430;釉质层高度丧失量和硬度值相关系数为-0.808,本质层为-0.481。 4五种树脂牙浸泡于4种着色溶液(去离子水、可乐、咖啡、红酒)中1~4周后,所测得的色差值不同,随浸泡时间延长色差值增大。4种着色溶液,除对照组(去离子水组)对各树脂牙的颜色没有明显影响外,其他3组溶液对5种树脂牙的颜色稳定性均有影响,即色差值(△E值)较大;其中红酒组树脂牙的色差值最大。浸泡四周后,A组(拜耳牙)、D组(ExcellenceIPN牙)牙颜色改变较明显,B组(凯晶牙)、C组(Vitalife3D树脂牙)、E组(Endura塑钢牙)牙颜色改变较小。 结论:复合树脂牙因其含有无机成分,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和硬度特性,优于传统丙烯酸合成树脂牙,交联加强型丙烯酸合成树脂牙对于提高传统丙烯酸合成树脂牙的耐磨性和硬度有一定改善作用。本实验证明树脂牙的耐磨性和硬度呈正相关关系。红酒、咖啡对树脂牙的颜色稳定性具有明显影响,可乐影响较小。树脂牙的颜色稳定性与浸泡时间有关,时间越长变色越严重。传统丙烯酸合成树脂牙颜色稳定性较低,交联型丙烯酸合成树脂牙与复合树脂牙稳定性较高。
【关键词】:树脂牙 耐磨性 硬度 颜色稳定性 色差值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83.1
【目录】:
  • 缩略语表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3
  • 文献回顾13-29
  • 实验一 不同树脂牙显微 层次观 察及组成成分分析29-36
  • 1 材料29-30
  • 2 方法30
  • 3 结果30-34
  • 4 讨论34-35
  • 5 结论35-36
  • 实验二 不同树脂牙耐磨性的研究36-46
  • 1 材料36-37
  • 2 方法37-38
  • 3 结果38-43
  • 4 讨论43-44
  • 5 结论44-46
  • 实验三 不同树脂牙维氏硬度的研究46-51
  • 1 材料46
  • 2 方法46-47
  • 3 结果47-48
  • 4 讨论48-50
  • 5 结论50-51
  • 实验四 不同树脂牙颜色稳定性能的研究51-59
  • 1 材料51
  • 2 方法51-52
  • 3 结果52-56
  • 4 讨论56-58
  • 5 结论58-59
  • 小结59-61
  • 参考文献61-66
  • 附录66-68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雪颖,孙皎;不同树脂牙硬度的测试比较[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5年03期

2 郑靖,周仲荣,于海洋,张杰,黎红;口腔环境因素对树脂牙摩擦学特性的影响[J];摩擦学学报;2003年06期

3 邬雪颖;孙皎;;三种树脂牙耐磨性能的比较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9年04期

4 孟小忠,骆亚宁;人工牙着色影响的定量分析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1998年03期

5 徐宏;周永胜;;Solidex瓷聚体金属烤塑人工牙在颌间隙较低上颌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6年02期

6 邬雪颖;孙皎;;不同树脂牙耐磨性和硬度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51期

7 庄则敬,徐伟健;应用树脂牙修复前磨牙残根的临床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0年04期

8 郑靖,于海洋,周仲荣;天然牙和树脂牙体外三体磨粒磨损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4年06期

9 刘伟进;刘沂;刘长虹;;活动义齿个性化制作方法[J];广东牙病防治;2010年12期

10 白鸣霞;李长福;徐连来;;纳米复合树脂牙与普通树脂牙显微硬度的对比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蕊;高爽;吴敏节;;弹性人工牙龈在种植修复中的应用[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王新知;P.G.Doray;John.M.Powers;John O.Burgess;;五种暂时性修复材料加速老化处理后的颜色稳定性比较[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3 李保泉;朱晓东;;Lingualized occlusion理论和实践[A];全国第六届口腔修复工艺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权田悦通;;全口义齿舌牙尖咬合的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5 袁井圻;张少锋;;上颌全口义齿修复的有限元分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6 张荣寿;王国霞;徐普;;弹性义齿制作的几点体会[A];海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7 孙皎;邬雪颖;;不同树脂牙耐磨性能的比较[A];口腔新材料的临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万伟;袁书海;傅桂风;李军;韦玉舫;;改良式无牙颌再修复方法的临床探讨[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郭杰;;颌位记录在口腔修复中的重要性[A];全国第六届口腔修复工艺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徐晓琦;;可摘局部义齿折裂的设计因素[A];全国第六届口腔修复工艺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泽雯;上海齿材厂 超硬质合成树脂牙研制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宁波天宫庄园果汁果酒有限公司 何少洪;浅析保持桑椹酒颜色稳定性的要素[N];华夏酒报;2010年

3 任贤云;如何维护活动假牙[N];健康报;2006年

4 ;怎样选配假牙[N];大众卫生报;2003年

5 吴一福;纳米技术在口腔科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打配合 要效果[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7 林治华;氧化铁颜料在水性色浆中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7年

8 施慧;科聚亚带来“更绿”塑料添加剂[N];中国化工报;2008年

9 吕培军;口腔医学安上“奔腾的芯”[N];健康报;2002年

10 小马;中国公安部第二研究所最近研制成功新型防涂改纸张[N];中国包装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靖;牙齿的摩擦学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曹静;临床常见因素对全瓷冠颜色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3 韦双颖;湿单板制造人造薄木技术及胶接体系老化机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4 关金花;蒙古族英雄史诗的结安答母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夏春明;光固化复合树脂颜色相关性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6 萨茹拉;安代的文化阐释[D];内蒙古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静;树脂人工牙耐磨性与颜色性能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2 张薇;着色介质及表面粗糙度对PMMA/树脂人工牙着色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3 白鸣霞;纳米复合树脂牙与普通树脂牙的对比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4 周建飞;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的颜色稳定性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5 罗红霞;镍钛根管预备系统预备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D];四川大学;2006年

6 戈旌;氯已定预处理对树脂牙本质间长期粘结力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7 黄世龙;基于6sigma的F公司PVD颜色稳定性改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何铁石;影响环丁砜质量因素的分析及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D];天津大学;2004年

9 汤思聪;共聚甲醛颜色稳定性能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罗梦;人工牙三维重建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7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997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5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