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胃间质瘤27例诊治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03 08:21

  本文关键词:靶向治疗时代胃肠间质瘤的外科理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胃间质瘤27例诊治分析 首席医学网      2010年11月22日 11:39:00 Monday  

 

  加入收藏夹   官方投稿信息

作者:胡卫东, 于立涛, 梅广林, 崔小鹏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组, 南通 226001)

【摘要】  目的:研究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行手术切除治疗,行局部切除7例,半胃切除19例,全胃切除1例。CD117(+)100.0%(27/27),CD34(+)85.5%(23/27)。结论:手术完整切除仍是原发可切除胃间质瘤的治疗首选,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关键词】  胃间质瘤;免疫组化;临床特征;手术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由Mazur等[1]于1983年最先提出。该肿瘤过去往往被诊断为平滑肌瘤或神经鞘膜瘤。近年来临床病理学研究表明,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肿瘤组织对CD34和CD117(c-kit蛋白)呈阳性反应[2]。研究显示胃肠道间质瘤在起源、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分子靶向治疗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是一类独立的实体瘤。胃肠道间质瘤中又以胃间质瘤为最常见,约占到总发病数的60%~70%。本文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有完整病理及免疫组化资料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其中男13例,女14例;年龄31~81岁,平均62.8岁;首发症状表现为上腹痛或上腹不适者12例,呕血或黑便者10例,腹部肿块者3例,吞咽困难者1例,术中探查发现者1例。经胃镜诊断者20例,主要表现为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其中经内镜下超声诊断者3例,活检取得梭形细胞肿瘤病理者4例,,依据CT或MRI诊断者6例,1例为术中探查发现。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局部切除术7例,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2例,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7例,行全胃切除术1例。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肿瘤直径0.8~30 cm,≤5 cm 15例,>5 cm 12例。行半胃或全胃切除的20例病例中胃周淋巴结均未出现转移。本组光镜下可见组织学上富于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的间叶源肿瘤(图1,见封二)。免疫组化CD117阳性27例(100.0%),CD34 阳性23例(85.5%)。其中低度侵袭危险性19例(70.4%),中度侵袭危险性6例(22.2%),高度侵袭危险性2例(7.4%)(图2~3,见封二)。

  3 讨 论

  本组研究发现胃间质瘤有以下特点:(1)常发生于成年人,但以老年人多见,本组平均年龄达62.8岁;(2)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以上腹疼痛不适(12/27例)和消化道出血(10/27例)最为常见;(3)本病术前确诊困难,胃镜是诊断胃间质瘤最常用的方法。本组有20例通过胃镜而获术前诊断。胃间质瘤胃镜下往往表现为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病变较大者可出现火山口样溃疡。病变较小者,黏膜下隆起往往不甚明显,活检又难以取到肿瘤组织,可加做胃镜下超声,以发现较小的病灶。对于以胃腔外生长为主的病灶,可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部位、大小和局部侵犯情况,并在术前初步判断胃间质瘤的侵袭度。

  近年来随着伊马替尼的临床应用,胃间质瘤的外科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但外科完全切除仍是原发局限可切除胃间质瘤治疗的金标准[3]。多数学者认为胃间质瘤基本属于恶性肿瘤的范畴,因此完整切除是外科手术的主要目标。Ahmed等[4]研究发现显微镜下切缘状态(阴性或阳性)是肿瘤复发的重要预后因素。笔者认为对于<5 cm的肿瘤可行局部切除,并需距肿瘤边缘3 cm。必要时术中送冰冻病理切片以保证切缘阴性。而对>5 cm的肿瘤或距贲门或幽门过近的胃间质瘤可行半胃或全胃切除。明显侵袭性生长的,切缘应距肿瘤5 cm以上。本组行局部切除7例,半胃切除19例,全胃切除1例,切缘均未见肿瘤累及。手术中应遵循无瘤原则,避免与肿瘤直接接触,并应尽量防止肿瘤破裂。对有周围脏器侵犯的胃间质瘤可选择联合脏器切除。胃间质瘤淋巴结转移率低(<2%)。除非术中发现肿大淋巴结,不必常规淋巴结清扫。本组行半胃及全胃切除的20例病例中胃周围淋巴结病检均未发现转移,亦证实了上述观点。

  胃间质瘤对传统放化疗均不敏感。随着伊马替尼的临床应用,胃间质瘤预后有了明显的改观。伊马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导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并诱导细胞凋亡。资料显示:接受完整切除的胃间质瘤患者术后应用伊马替尼可显著降低复发率[5-6]。因此术后应用伊马替尼能延缓肿瘤复发,提高胃间质瘤的疗效。对无法手术切除或转移复发的胃间质瘤患者应用伊马替尼也可明显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 姚婵, 施公胜. CD117 阴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分析[J].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9, 29(3):169-171, 175.

  [2] Mazur MT, Clark HB. Gastric stromal tumors. Reappraisal of histogenesis[J]. Am J Surg Pathol, 1983, 7(6): 507-519.

  [3] 叶颖江, 王彬. 靶向治疗时代胃肠间质瘤的外科理念[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0, 30(4):250-253.

  [4] Ahmed I, Welch NT, Parsons SL, et a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17 years experience from Mid Trent Region(United Kingdom)[J]. Eur J Surg Oncol, 2008, 34(4):445-449.

  [5] DeMatteo RP, Owzar K, Maki R, et al. Adjuvant imatinib mesylate increases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ly resected localized 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North American Intergroup phase III trial ACOSOG Z9001[abstract][J]. ASCO Annual Meeting, 2007, 25(Suppl 18): A10079.

  [6] 曹鹏, 朱正龙, 张伟. 胃肠道间质肿瘤38例临床病理分析[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27(2):111-112.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本文关键词:靶向治疗时代胃肠间质瘤的外科理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9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29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f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