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拮抗顺铂耳毒性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拮抗顺铂耳毒性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顺铂致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5只豚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I组)10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6ml/kg;地塞米松组(II组)15只,经鼓室注射地塞米松10mg/ml;顺铂组(III组)15只,单次腹腔注射顺铂16mg/kg;顺铂+地塞米松组(IV组)15只,经鼓室注射地塞米松10mg/ml,1小时后腹腔注射顺铂16mg/kg。给药前及给药后第7天测试各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并检测耳蜗组织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 I~IV组给药前ABR反应阈分别为28.50±4.74、28.67±5.82、26.67±4.88和27.33±5.30dB nH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I组和II组ABR反应阈分别为29.00±3.94和31.33±5.81dB nHL,给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III组和IV组ABR反应阈为55.33±4.81、40.67±3.72dB nHL,均显著高于给药前(P0.05),但IV组ABR反应阈低于III组(P0.05)。给药后I组MDA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2.01±0.07mmol/L和234.10±13.09U/ml,II组分别为2.06±0.09mmol/L和233.20±13.24U/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IV组MDA含量分别为5.74±0.17、3.51±0.18mmol/L,显著高于I、II组(均为P0.05),但IV组MDA含量显著低于III组(P0.001);III、IV组SOD活性分别为107.90±14.21、162.70±11.25U/ml,明显低于I、II组(均为P0.05),但IV组的SOD活性显著高于III组(P0.001)。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顺铂耳毒性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作者单位】: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关键词】: 顺铂 耳毒性 地塞米松
【分类号】:R764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权博源;邱建华;刘顺利;;尼莫地平对内耳缺血/再灌注豚鼠耳蜗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影响[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年04期
2 郑鸣;王丰;梁书锋;;地塞米松对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J];解剖学杂志;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鹏;张奕;符秋养;孟庆翔;谢景华;梁勇;;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拮抗顺铂耳毒性的研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6年04期
2 汪志伟;杨海弟;李永贺;吴剑;李威;;盐酸椒苯酮胺对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5年02期
3 陈萍;高海海;;脑外伤患者的听力学调查[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2年04期
4 白杨;冯亚瑾;魏运军;张学渊;;内耳缺血对豚鼠血迷路屏障中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年03期
5 邢英姿;张燕卓;路虹;;脑震荡对内耳的损伤及机理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年06期
6 胡安;金晓杰;;耳蜗微循环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8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熊巍,邱建华,乔莉,刘顺利;血栓/溶栓方法制备耳蜗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5年03期
2 张学渊,汪吉宝;豚鼠内耳微循环障碍对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影响[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年05期
3 王耀明,莫雪安,童萼塘,方瑗;尼莫地平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J];华中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4 罗志强,孔维佳;尼莫地平对耳蜗微循环的影响[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年04期
5 周伟,吴圣楣,陈惠金,陆良勇;地塞米松对脑缺氧、缺血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J];上海医学;2000年02期
6 潘景轩,朱振宇,,李惠玲,李树浓;糖皮质激素诱导大鼠胸腺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敏,陈蓉,王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药物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5年16期
2 李昱;王爱梅;;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年03期
3 丁大成;廉能静;赵小燕;何丽萍;周际昌;;国产大剂量顺铂耳毒性的临床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1990年03期
4 何英;贺旭英;;链霉素致家族耳毒性反应二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年03期
5 杨福春;;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的评价[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3年02期
6 王志军;氨基糖苷所致耳毒性相关性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03年03期
7 王静;施建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机制[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年06期
8 高文元;;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年05期
9 韩东一;;长期反复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实验研究[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7年06期
10 宋玉梅,郎明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的研究进展[J];日本医学介绍;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波;王苹;张岩;;Minocycline拮抗链霉素耳毒性毛细胞损伤的机制[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胡钰娟;孔维佳;王琼;许黎;彭炜;胡媛;;抗氧化剂在氨基糖甙类药物耳毒性易感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3 邓斌;;谷胱甘肽治疗肺结核患者抗痨期间链雷素耳毒性临床疗效观察[A];2004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钱茂华;施勇;汪晓雷;管沛;;利多卡因抗顺铂耳毒性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5 钱茂华;马莉;丁小燕;施勇;管沛;黄志俊;汪晓雷;;丹参注射液给药时间对预防顺铂耳毒性作用影响的动物实验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6 亓卫东;丁大连;Richard J.Salvi;;二甲基亚砜在离体培养环境下的内耳毒性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7 仲崇玉;;中耳局部应用速效耳净灵对内耳毒性的研究[A];中医耳鼻喉学术传承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9年
8 仲崇玉;;中耳局部应用速效耳净灵对内耳毒性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仲崇玉;;中耳局部应用速效耳净灵对内耳毒性的研究[A];第15届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学佩;李凤玲;;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顺铂耳毒性的防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佳妮;口服庆大也要防耳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2 执业药师 常怡勇;口服庆大霉素也要防耳毒性[N];大众卫生报;2006年
3 赵建来;口服庆大霉素也要当心耳毒性[N];健康报;2006年
4 钟时勋;黑色素可减轻耳毒性[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抗生素常见的副作用[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米彦芳;卡那霉素致豚鼠耳毒性机制及α-硫辛酸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2 王瑾;顺铂耳毒性作用后豚鼠耳蜗形态学及Bcl-2表达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17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01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