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及诊断分析
本文关键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及诊断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 危险因素 视觉诱发电位 荧光素血管造影 颈动脉超声 视野
【摘要】:目的: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断。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诊断为NAION的患者42例(44眼)行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EP)、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血糖、血压及血脂等检测,对照组30例(30眼),年龄范围42~71岁(平均55.43±8.03岁)。结果:NAIO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年龄、颈动脉病变、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性别及吸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FFA早期44患眼视盘均呈部分荧光充盈延迟或缺损,晚期表现多样;视野检查37眼(84.09%)出现与生理盲点相接的扇形或象限缺损;VEP检查P100波振幅异常的比例(92.50%)明显高于潜伏期异常的比例(67.50%),NAION患眼组与健眼组及对照组比较,P100波潜伏期延长及振幅降低(P0.05),而健眼组与正常组比较P100波潜伏期也有延长(P0.05);颈动脉超声异常率(61.09%)较高,NAION患眼组与对照组比较,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减慢(P0.05),阻力指数(RI)值升高(P0.05),患眼组与健眼组颈动脉各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AION的发病涉及多种因素,尤其与颈动脉病变、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明显相关。FFA和视野检查对NAION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表现复杂;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及VEP检查也具有明显异常,若早期监测,可为临床前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提供新的指导方向。
【关键词】: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 危险因素 视觉诱发电位 荧光素血管造影 颈动脉超声 视野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74.6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9-10
- 前言10-11
- 1 材料与方法11-13
- 1.1 一般资料11
- 1.2 仪器与方法11-12
- 1.3 统计学方法12-13
- 2 结果13-17
- 2.1 NAION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13
- 2.2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结果13-14
- 2.3 视野结果14-15
- 2.4 视觉诱发电位结果15-16
- 2.5 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16-17
- 3 讨论17-20
- 4 结论20-21
- 参考文献21-23
- 综述23-34
- 参考文献30-34
- 附录34-35
- 致谢35-36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36-37
- 个人简历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少华,陈奋湘,陆秀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年07期
2 王慧聪;视觉诱发电位描记在临床的应用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02年02期
3 车广伟;冯玉娟;赵敬国;;武术专项学生的视觉诱发电位[J];山东体育科技;2007年04期
4 赵敬国;庞淑娟;;8周网球运动前后大学生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5 刘爱玲;闫俊茹;李成龙;;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视觉诱发电位相关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13年03期
6 苏王民,王梅,张绍良;100只正常眼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分析[J];眼科研究;1988年04期
7 杜力,宋琛,何庆华,徐玉华,王红;图像反转视觉诱发电位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相互关系之探讨[J];眼科研究;1989年03期
8 王博新;唐渝;齐颁扬;;少样本视觉诱发电位获取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0年06期
9 孟旭霞,王靖华,,张永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眼图像及转视觉诱发电位的观察[J];眼科新进展;1996年03期
10 王志斌,张春莲,许玲,孙斌,张勇;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总和视觉诱发电位研究[J];右江医学;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蕾;潘映辐;孙迪;李秀华;陈天风;;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快速提取的稳定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阴正勤;;儿童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及其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张丽霞;杨佳;陈惠民;童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诱发电位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张丽霞;杨佳;陈惠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诱发电位分析[A];全国第九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杨代秀;尹同进;严国民;叶巍岭;吉海燕;;视觉诱发电位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研究[A];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胡莲娜;仇长宇;李志生;闫洪欣;赵军;高付林;;正常大鼠的视觉诱发电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锋;徐光华;谢俊;张熠卓;;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与展望[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8 赵均榜;张智君;;动态情境下注意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调节作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赵均榜;张智君;;基于客体的注意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调节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夏文涛;董大安;沈彦;朱广友;;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力检测中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均榜;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注意机制及其在脑机接口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2 熊凯;基于颜色视觉诱发电位的色觉缺陷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张杨松;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制及脑—机接口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胡开良;四种蝙蝠色觉的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视觉诱发电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璐;痉挛型脑瘫患儿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5年
2 关倩;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及诊断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刘青峰;视觉诱发电位测量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姜丽丽;基于3A技术的视觉诱发电位单次提取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5 王立丽;视觉诱发电位检测仪的研制[D];天津大学;2006年
6 黄颖玲;稳态视觉诱发响应的检测技术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车广伟;脑干听觉及视觉诱发电位在运动员机能评价应用中的纵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新法;视觉诱发电位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视觉功能保护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9 庞宁;基于FPGA的视觉诱发电位数据采集系统[D];重庆大学;2014年
10 钟丽辉;SD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少次提取和神经元放电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1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051326.html